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雨坛镇>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5300/202402-00009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枞阳县雨坛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印发《雨坛镇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雨政【2024】25号
发布日期: 2024-02-07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56-2551060
关于印发《雨坛镇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2-07 10:33 来源:雨坛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关于印发《雨坛镇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镇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市、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拟定了《雨坛镇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雨坛镇人民政府

202427


 


雨坛镇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

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安排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针对当前易发多发的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迅速组织开展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云南昭通市雄县山体滑坡事件教训,分析研判现阶段自然灾害风险形势,针对当前易发多发的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和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分部门、分行业组织开展春节前后防范应对专项行动,全面排查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予以防范化解,提前防范,做足准备,科学处置,高效应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欢度春节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任务

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应对行动主要任务是推动各有关部门针对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森林火灾等冬春期间易发多发的自然灾害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一)强化工作责任落实。进一步明确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具体到岗、责任到人、形成闭环。具体包括:落实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责任制,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分级分部门负责的责任制,行业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以及分部门包保责任;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运行;建立健全部门间衔接配合工作机制等。

(二)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组织力量对危险区域排查整治,努力消除风险隐患,降低灾害风险。具体包括:山区库区、公路沿线、切坡建房、临水临边临崖、靠沟靠坎等重点部位,露天采场、在建工地、取(弃)土场等涉及边坡管理的作业工程和采空区等重点位置,林区周边重要设施、林间村庄、农林结合部、森林城市周边以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巡查排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采取清单化闭环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危除险。加大森林防火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紧盯重点区域、重要设施、重点人群和易游聚集区等重点部位的源头管控,强化进山路口把控,严控火源进山入林,严防祭祀、吸烟、野炊等野外违规用火引发火灾。

(三)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加强会商研判,健全完善群防群测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抓实预警响应,落实紧急避险转移措施。具体包括: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震情变化趋势,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突出做好重点地区、重要时段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滚动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和灾害风险提示,及时提醒社会公众、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有效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预警响应,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一旦发现灾害前兆或出现灾险情,有关责任人要不折不扣坚决果断转移受威胁群众。

(四)强化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我镇实际,以有效应对一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标准,配齐配足各类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应急所需。具体包括:积极增储搜救、挖掘、灭火、扫雪除冰、检修维护等应急装备器材;融雪剂、防滑料等抢险物料;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资。组织开展物资盘点,确保物资数量充足、储备完好、调得快、用得上。

(五)强化突发情况处置。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值班人员、队伍要在岗在位,随时处置各类突发状况、险情灾情,有效处置舆情。具体包括:一是加强值班值守。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发生有感地震后强化现场流动监测、快速研判震情趋势,加强地震监测和异常观测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流程,按照首报要快、续保要准、终报要全的要求,按照规定时限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各类值班信息。二是加强处突能力。建立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合力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灾害。各有关成员单位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前布置抢险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加强演练,提高应对处置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强舆情特别是地震舆情引导,突发有感地震或出现涉震谣言,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三是加强民生保障。紧紧围绕保安全、保畅通、保供电、保民生、保稳定,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安全检查,有序处置恶劣天气下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突出抓好水电气热供应和通信保障,落实水管、水表维修养护和防冻措施,加强电网覆冰巡查监测和应急融冰除冰,做好通信基站、线路等隐患排查和维护,强化电力、燃气等供应调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水电气等24小时应急服务电话,对于群众反映的停水、停电事件,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加强国省干道、市政道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窄桥窄路等重要路段的路况巡查,落实必要疏导和管控措施。妥善安排城乡公交线路,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加大对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指导力度,做好在田作物、蔬菜大棚、畜禽养殖和水利工程设施防御雨雪冰冻灾害工作。及时清除农业设施和体育场、车库、仓库等大跨度建筑顶部积雪,防止受损垮塌。强化商超、敬老院、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工作,落实企业生产经营和家庭取暖用火用电安全管理,谨防小火亡人和一氧化碳中毒。落实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和市场调控。认真开展敲门行动,为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脱贫户、重度残疾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做好关爱帮扶

(六)强化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防止冷热不均、政社脱节。具体包括: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显示屏等多种手段,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老旧小区住户、地灾隐患点附近居民、林区群众和恶劣天气出行人员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雨雪天气防范、地质灾害应对、森林防火法制等宣传,用好案例教育法,用典型案件教育广大群众、警示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防灾减灾救灾氛围

三、时间安排

(一)组织实施阶段(从即日起到2月底)。制定方案,开展行动,督促指导。

(二)总结成效阶段(31日至4日)。复盘分析,汇总整理、形成报告。

(三)整改提升阶段(长期坚持)。整改问题,消除风险,持续推进。

四、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春节前后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懈怠和侥幸心理,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目标任务,把责任压实到每个层级、每个环节、每个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群众欢度春节。

(二)加强工作协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调动优势力量,合理整合资源,加强协调配合。乡镇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和排查重点。

(三)加强问题整改。各有关部门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实行清单管理,逐一登记在册、明确整治责任人、完成时限,限期办结、动态清零,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要适时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实时掌握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推进情况,确保问题隐患闭环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