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计划和背景
制定《白柳镇2024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指导和促进我镇2024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白柳镇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继续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推动白柳高质量发展跑出新速度。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项目为王,提升发展动力。
坚定不移抓好双招双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贯彻落实“重大项目突破年”精神,发挥白柳商会作用,紧盯招商线索,结合我镇优质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招商。2024年力争新签约亿元项目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个,入省平台项目1个,省外到位资金2亿元。坚定不移加快项目进度。依托临近浮山高速出口和枞阳北高速出口、省道S335和S232穿境而过的交通资源优势,重点做好投资1.2亿元有机地标瑞驰秸秆菌渣综合利用项目(安徽有机地标瑞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精工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项目(安徽精工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润焱装配式建筑、商品混凝土项目项目(安徽润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开工纳统投产,安徽龙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特种设备项目签约、征地等要素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投资780万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园(二期)、通用机场等重点项目,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深度,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面临的问题,结合“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制约。开展“春风送岗”、“三公里就业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服务企业用工需求,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强化统计工作,全面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经济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分析数据。
(二)坚持和美为要,擦亮乡村底色。
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道路交通优化提升,做好老S232桂元段、S335钱白段改造升级,推动山河至小岭2公里的提质改造路、小岭村东桥1.1公里联网路和桂元村产业路三个项目建设。全面做好S232安置房后续保障工作,确保村民早日搬进新居。推进枞阳通用机场征地工作,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建设白柳通航小镇。启动白湖中心学校迁址征地工作。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落实省级美丽中心村和宜居村庄建设的高标准,加快建设彰显白柳山水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做好2024年度升级改造项目申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白柳样板”。2024年预计山河和美乡村精品村建设进度达90%,有序推进龙城房岗省级中心村、古楼李岗省级中心村从图景到实景。持续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园二期建设,做好山河复兴圩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开工以及白柳大涧治理、罗昌河治理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8700亩,其中古楼村1574亩,龙城村4373亩,山河村2753亩。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小岭、山河国家储备林项目落地,打造白茶基地,2024年预计小岭村种植白茶200亩,龙井村种植300亩,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步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S232沿线人居环境提升进度,有序推动镇域交通主干道沿线环境专项整治和10个宜居村庄建设等工作,农村改厕古楼、龙城、龙井、小岭、山河全覆盖。建立健全环保、绿化等管护机制,坚决压实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巩固振兴成果。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完善帮扶措施,有的放矢,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开展小额信贷、雨露计划、市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等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优化社会保障。落实稳岗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服务,搭建好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就职平台,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加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宣传力度,扩大养老、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动态管理原则,规范开展城乡低保复核认定和五保、低保等困难群体审核和资金发放保障工作,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开展民生实事行动。聚焦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事,开展涉及我镇的36项民生实事行动。持续推进 “安心托幼”行动,有效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扎实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坚持底线思维,推动社会和谐。
落实信访维稳责任。严格落实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坚持党政领导接访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继续化解积案减存量、抓实初信初访控增量;保质保量完成市长热线平台交办事项,做到“应办尽办、快办实办”,着力提高信访件及市长热线办理效率和满意度。推进“双提升”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应急响应力度,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继续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强化安全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整治行动。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强化对“人、车、路”的安全监管力度。扎实推进集镇沿街商铺、“三无”服装厂、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市场监管,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稳字托底,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坚持刀刃向内,严守清正廉洁。
坚守初心使命,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抓落实、全力以赴促落实。尽好岗位职责,加强作风建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筑牢反腐防线,加强廉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升能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