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乡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我乡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针对 2023 年全省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短板,经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关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主动解民忧、谋民利、办民事;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双提升”活动,进一步深化平安创建各项成果,切实解决平安建设和执法司法工作中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政法机关执法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着力提升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能力水平,努力实现全乡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重大恶性案事件的工作目标,力争我县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测评结果均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实施时间
2024年全年(其中:5 月份和 11 月份为集中宣传月)
四、工作措施
(一)精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打防结合,将防范的重点和打击的锋芒对准电信网络诈骗、涉养老涉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紧紧抓住重要行业、区域,组织开展摸排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巡逻防范行动,对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治安巡逻和警灯闪烁活动,提高见警率。(牵头单位:乡派出所,责任单位:乡直各单位,各村)
(二)规范程序,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加强释法明理工作,向群众把理讲透,把法讲明,提高当事人息诉服判率。加强执法办案监督,实现案件全流程监管,针对影响办案效率的普遍性“老大难”问题,切实发挥能动性,找准病因,着力攻坚,切实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提高案件质量。(牵头单位:乡司法所,责任单位:乡综治办、乡派出所、各村)
(三)持续发力,切实维护交通安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路网升级改造力度,深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机制建设,加大超载、超员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强化日常的道路安全管控,做好交通安全的常态化宣传,坚决遏制较大以上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针对人民群众关心和反映的突出交通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努力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的获得感、满意度。(牵头单位:乡城建办、乡派出所,责任单位:各村)
(四)聚焦重点,全力做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抓紧抓实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各项措施,强化协同联动、责任闭环,落实重点管理对象“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到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到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到位、青少年群体关爱帮扶到位、社区戒毒康复效果到位、安置帮教对接衔接到位。(牵头单位:乡司法所,责任单位:乡综治办、乡派出所、乡民政办、各学校、各村)
(五)改进作风,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加大领导干部接访力度,认真负责化解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结合“两大一防”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围绕经济、金融、劳动关系、环保、医疗、教育、征地拆迁、交通运输、房地物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治行动。推广“警民议事厅”“有事找书记”和“先让礼让工作法”等工作模式,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提升矛盾调处能力水平。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牵头单位:乡综治办,责任单位:各村)
(六)拓宽渠道,不断提升宣传质效。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平安建设、政法工作成效,大力提升政法机关形象;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1+4+N”等活动,落实民呼我应工作机制,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拓展宣传形式和渠道,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提升群众对“双提升”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牵头单位:乡综治办,责任单位:乡直各单位、各村)
五、任务安排
(一)各村
1、要严格按照村每周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例会制度,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要落实网格化管理,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逐项登记造册,逐一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包案领导和工作措施,及时组织化解,依法有效处理初信初访问题。
2、开展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建立专门的宣传橱窗等形式,大力宣传综治中心、治安防范、反邪教、扫黑除恶等内容,大力宣传平安建设工作内容和成效,着力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度。
3、开展下基层大走访活动,通过平安志愿者发放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平安宣传手册,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政法(平安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尽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4、落实“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运用“先让礼让工作法”解决矛盾纠纷问题。
5、加大“枫桥式综治中心”的创建力度。加强综治中心职能作用宣传,让群众充分知晓综治中心职能作用、充分了解发生矛盾纠纷该找哪个部门、由哪些人员来做调解工作,并及时将便民服务卡发放到位。
(二)乡宣传办
1、牵头做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宣传工作,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形式,多角度地宣传政法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果。采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争当优秀受访者,当好平安枞阳代言人。
2、在孙畈街道和乡主要道路口等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标语,提升群众知晓率。
3、加强对涉及政法机关舆情的监控,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严防负面舆情炒作。
(三)乡综治办
1、组织开展“平安+满意”调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交办到各村和乡直部门,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入户解决问题。
2、牵头做好村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切实发挥村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在预防、发现、制止、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3、组织开展乡“平安+满意”活动,并对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4、积极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控工作。
(四)乡派出所
1、对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犯罪问题开展专项打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对发生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立即开展上门走访和现场宣传。
2、通过实施“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和案件回访制度,特别是对未结案件的被害人及其亲属、近年来案件处理中有抵触情绪的重点人员开展走访活动,维护农村地区稳定。
3、做好全乡村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工作,切实发挥村级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在预防、发现、制止、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重点加大公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维护应用工作。
4、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员的教育管控工作,抓好命案防控和侦破工作。
5、全面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推进“一站式”服务。开展警民恳谈、警企恳谈活动,听取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严格贯彻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
6、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成效,各项便民利民措施,预防侵财性案件、防(电信)诈骗、防非法集资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治安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等。
7、加大对交通秩序管理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强化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尤其是电动车问题整治,着重解决农村交通安全问题。
(五)乡司法所
1、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到村、各中小学校开展有针对性、重点性、灵活性的巡回普法宣传,着力增强宣传成效。
2、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集中专项活动,加大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力度,充分发挥多元纠纷调解机制,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完善刑释人员帮教制度,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4、扎实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跟踪回访工作,及时了解受援人存在的困难和对办理援助案件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
(六)各学校
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开展民调的当月,各校要出一期板报专刊,开展一次活动,营造浓厚的“集中宣传月”氛围,形成“人人都是宣传者,家家都知双提升”的局面。
2、开展一次法治副校长集中上课活动,重点宣传“双提升”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3、解决问题短板,围绕师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坚,以取得群众对教体工作成效的认可。
(七)乡城建办
1、加强村级交通基础建设,补短板,强弱项,针对“农村道路狭窄,会车难”问题,结合地形条件、交通量、车辆组成状况等实际情况修建“会车道”,方便群众出行,消除安全隐患。尽心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2、及时修复损坏的路面,与交警部门配合,加强对超载超重车辆的管理,严防因超载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3、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宣传“双提升”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双提升”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尤其是政法机关,要严格落实包保和指导的责任,确保“双提升”工作强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齐抓共管,加强联动。“双提升”工作涉及面广,各单位要树牢一盘棋的思想,围绕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部位的突出问题来加强日常监管和整治。对牵头单位布置安排的工作,各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确保完成任务。
(三)抓好督导,严格考核。各单位要担负起主体责任,结合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将“双提升”工作落实到位。乡政府将对“双提升”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群众职工参与度、知晓度、满意度低和矛盾问题多、群众意见大、发生重特大案件事故的单位,严格落实追责问责,确保“双提升”工作各项举措落深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