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卫生健康委> 规划计划>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0722348722127R/202405-00030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枞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疗
名称: 枞阳县卫健委2024年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5-08 发布日期: 2024-05-0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27
枞阳县卫健委2024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5-08 10:17 来源:枞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枞阳县卫健委2024年工作安排

(一)全面加强卫健系统党的领导。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强化党的统一领导,落实县卫健委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和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强化党委等院级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各项卫生健康工作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结合“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完善卫生健康行业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深入推进“三合理”行动和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双十条】规范诊疗行为,提升人民群众就医满意度,坚决维护风清气正卫生行业环境。

(二)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等级医院、县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支持与安徽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或安庆医专洽谈落实实习基地项目;全力推进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优化县人民医院外科学科设置,尤其是县级公立医院省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县人民医院加强与省立医院对接力度,早日建成“省立医院名医工作室”,县中医院进一步加大专家团队、先进技术引进;建设会(转)诊项目,实现医共(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争取出台枞阳县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扶持项目,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高层次团队和人才按层级给予经费支持;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根据省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落实我县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依据县级公立医院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结果,核定县级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监测体系,定期召开指标分析会、点评调度会;推进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内涵式发展,建立完善以绩效导向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支出体系;健全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委派制度。

(三)分类管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原有基础上重点打造特色专科,培育一批特色服务项目,既实现与上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别化发展,又为当地乡村振兴赋能。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数、医务人员数、医疗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以完善功能、资源重组为重点,按照“一院一策”原则,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错位发展。推动中心卫生院(一类)创建二级医院,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社区医院;加大对钱桥镇、义津镇、汤沟镇、横埠镇4所中心卫生院人、财、物支持力度,打造全县医疗服务次中心。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和公卫服务水平。

(四)筑牢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科学落实县乡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落实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区别县乡医疗机构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薪酬考核制度,实行医务人员岗位目标薪酬与绩效考核和岗位工作量挂钩,突出技能和服务质量考核,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探索建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村医工资待遇;增加村卫生室管护经费,分步推进24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所标准化建设。

(五)持续深化医共(联)体建设。稳步推进“省市县医联体”建设,重点争取专家和技术下沉;支持县中医院和省中医院建设医联体,开展重点学科帮扶;全力支持县中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创建省级示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域内就诊率、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不含药店)、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等重点指标监测,及时分析存在突出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提升。继续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落实“百医帮扶”政策,积极争取省市三甲医院与医共体牵头医院“对口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省级健康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创建,建立健康支持性环境;积极融合长三角脑卒中医防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脑卒中综合防控;完善院前急救站点,打造县城区“15分钟急救圈”、乡镇“半小时急救圈”,提升县域内急诊急救能力。

(六)探索建立县区域检验中心。借鉴外地的做法,结合枞阳实际,拟引进第三方,依托县人民医院建立县区域检验中心,逐步实行耗材“五统一”(统一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目录、统一网上采购管理、统一采购价格、统一验收及配送、统一药款支付方式),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检验设备、检验流程、质量体系等全方位提质升级,推动检验报告互认,降低财政在医院检验科建设上的重复投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的满意度、幸福感。 

(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继续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推广“智慧中药房”建设,制定推广“银针行动”和“十病十方”实施方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技术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馆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中医服务基层能力。

(八)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持续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其他传染病防控措施,持续做好精神障碍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透和癌症患者的规范管理,持续做好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五小”场所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服务。

(九)“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持续完善。一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以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为契机,完善县产前筛查中心建设二是加强人口监测,提升出生信息、生育登记信息等数据质量。做好三孩政策衔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断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积极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医防融合发展。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的筛查干预和分类指导,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