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练主题
师生火灾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消防事故,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火灾应急行为习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科目:火灾常规疏散和救援。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教学楼发生火灾,进行师生火灾紧急疏散和救援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安排:2024年4月12日14:45-15:30.
地点安排:校内。师生由教室或办公室内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吴文清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王国兵
成员:方卫国 吴胜才 刘贵兵 姚汝刚 江李祥 方同中
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和救援演练工作;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方卫国
成员:办公室 安全办
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消防大队的联系沟通等;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组长:吴胜才
成员:信息中心 实习实训处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负责应急人员疏散现场的广播指挥,并关注学生疏散时的总体情况3.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刘贵兵
成员: 教务处 政教处 团委及各班班主任 体育教师
职责:1、当堂授课教师负责学生紧急疏散时的撤离秩序、安全管理,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2、每楼层安排两个安全岗人员,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积压等情况发生;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要严防拥挤事故发生。4、负责在学生撤离后检查教室内有无滞留学生,办公室内有无滞留教师,并帮助其迅速撤离。5、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组长:姚汝刚
成员:聘用校医 电大
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
5.秩序组:
组长:方同中
成员:教研室 培训处 资助办
职责:负责集合地秩序及疏散人数统计汇报工作。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6.后勤保障组
组长:江李祥
成员:总务处
职责: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1.演练工作组会议:2024年4月10日15:40在行健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工作组成员会议。
2.全体演练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班主任、安全岗人员)会议:2024年4月11日15:45在行健楼一楼西报告厅召开全体演练工作人员会议。
3.各班班会安排:2024年4月11日21:00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并进行身体问询检查。
4.准备工作检查:2024年4月12日10点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九.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疏散路线安排:教学楼南北楼西一到西三教室学生从西边楼梯下来直接去操场规定区域集中,教学楼南北楼东一到东三教室学生从东边楼梯下,先在教学楼广场上集中,等前面学生撤离完后去操场规定区域集中。去操场路径:教学楼南楼学生从操场南边大门进入,教学楼北楼学生从操场东门进入。
集结地为操场,区域分配同课间操安排一样。
十.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2024年4月12日14:30,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疏散演练:2024年4月12日14:45,1)总指挥吴文清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王国兵发布人工指令“现在教学楼发生火灾,教学楼师生立即疏散。”(反复)。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1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
十一.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
3.须使用润湿的毛巾或衣服(可用随身携带或邻近同学的饮用水润湿)掩住口鼻
十二.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3.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4.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5.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6.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十三.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十四.总结工作安排
2024年4月12日15:30,现场总指挥王国兵进行现场点评。
2024年4月28日前,组织协调组做出总结报告。
2024年4月29日前,所有演练资料交安全办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