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低效闲置资产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布局园区,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一是强化水电气要素保障。园区供水管网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外接主干供水管道80cm管径,可满足入园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其中:连城园18公里、新楼园16公里、横埠园7公里、桥港园9.2公里),园区平均水价为3.23元/吨。园区电力设施齐全,供电能力充足可靠,用电均价约0.75元千瓦时(低谷0.38元/千瓦时、平段0.6元/千瓦时、高峰0.9元/千瓦时)。如遇全国、全省性供需缺口,由县政府统一协调,保证重点投资项目用电。供气保障到位,目前连城园、新楼园、横埠园由枞阳县海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灌装供气,气价4.16元∕立方米。桥港园管道气计划2024年底前通气,目前采用LNG气化站方式组织供气。二是园区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主路网全覆盖,生产运输和生活出行方便(其中:连城园2.3公里、新楼园6.2公里、横埠园8.32公里、桥港园5.22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遵循“轻资产运营、拎包式入驻”招商理念,累计改造、新建标准化厂房22.65万平方米(电子信息产业园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家居智造产业园建筑面积6.02万平方米、高端制造产业园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夯实园区招商引资承载平台。三是积极盘活僵尸企业。加速“腾笼换鸟”,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进行招商,引导企业通过转让模式盘活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探索通过征缴土地闲置费、提高土地使用税标准等方式,倒逼企业限期开发或转让盘活;依法收回企业非法占用的土地使用权,2023年处置8宗、面积310亩闲置土地。
二、完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营造民企科创氛围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力求形成完整的政策创新体系,对比先进地区已有而且正在执行的政策,结合枞阳实际,拾遗补阙,出台《枞阳县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2023年)》,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枞联合开展技术项目开发的,按年度技术合同成交并实际支付金额的20%、最高25万元给予企业补助。安排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大院大所产学研对接活动及高层次人才招引等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财政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改革,探索科技创新资金的使用方式,发挥科技创新资金的使用效果,对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取得重大突破和成绩给予一定的奖励,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积极搭建银企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优化银企对接沟通机制,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一是建立企业“白名单库”。定期组织财政、经信、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梳理摸排县域实体企业资产负债、生产经营、纳税和诚信等状况,分类建立工业、农林牧渔、商务流通等不同行业企业白名单,按季将企业融资需求推送给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县担保公司,结合“五进”组织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适时为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二是编印发放金融宣传册。组织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县担保公司将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汇编成册发到企业,主要包括金融产品服务对象、贷款类型及期限、贷款利率及担保费率、担保及抵质押方式、办理流程等基本信息,并附上银行和担保公司联系方式,方便企业获取并掌握金融产品,增强企业融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开展助企纾困。结合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银行、担保适时走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融资困难,对确实不能解决的,耐心向企业说明理由,取得企业理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