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9号建议的答复
唐迎满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践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7-3-039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你们关于文旅产业方面建议,答复如下:一是统筹农旅融合开发。围绕浮山景区提标升级,以浮山至白云岩的半马赛道为主线,打造乡村振兴旅游富民示范区,谋划和实施37个优质农文旅项目,将沿线的景点、民宿、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进行串联,通过旅游富民接续乡村振兴,实现农文旅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长江文化公园枞阳古城、三公山景区开发、浮山旅游度假区、在陆花园、岱冲湖景区开发、枞阳欢乐世界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打造枞阳文旅新亮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新突破。二是办好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利用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四季精品”,构建“春赏花、夏田园、秋研学、冬非遗”的乡村旅游体验格局,策划推出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荷花文化旅游节、钱桥蓝莓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文旅节庆活动,打造具有枞阳地域特色的文旅节庆宣传矩阵,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做好后疫情时期文旅消费振兴发展文章。三是落实乡村旅游行动标准。全力打造“主题村”、创建“美食村”、建设“风景道”、培育精品民宿、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后备箱”示范行动、推进“双微”(微创意、微改造)提升。对照省市行动标准,制定提升举措,针对工作举措,明确责任主体,细化时间节点,确保提升行动动作迅速。四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枞阳“桐城派文化”“红色文化”“汉武文化”“气节之乡”“院士之乡” 等文化故事和历史场景,整合地区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形成以山水人文为纽带的魅力枞阳名片。以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横埠镇育才村中共桐城直属支部旧址、八县联席会议旧址、浮山农民运动讲习班旧址、王歩文革命活动纪念馆等为依托,打造红色旅游专线。积极推动刘大櫆故居、吴汝纶、姚鼐、朱光潜纪念馆建设,打造名人文化游专线。
二、针对你们关于特色农产品打造方面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一名县干联系,一套班子推进,一个规划引领,一个品牌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一批项目支撑,一套扶持政策,一套推进机制”的“八个一”工作举措,统筹推进白茶、黑猪、媒鸭等“十大”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突出抓好“一片茶、一条鱼”等重点产业发展。二是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已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积极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今年培育新入规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以上,累计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4家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增长10%以上。三是创建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持续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推动枞阳农业由“做产业”向“做品牌”转变。目前,枞阳黑猪、枞阳媒鸭、枞阳大闸蟹、枞阳萝卜先后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枞阳白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累计获得“两品”认证产品149个,其中绿色食品企业107家,产品140个;有机食品企业5家,产品9个。获得“皖美农品”企业品牌1个、产品品牌3个。获批“铜陵老字号”5个、“安徽老字号”3个。2024年持续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3个,力争枞阳白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产品。四是坚持科技赋能。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19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190个行政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引到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探索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50名。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枞阳县人民政府
办复类别:B
联 系 人:吴小光
联系电话:0562-57**227
2024年5月1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