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2023年学校体育工作自评结果和体育发展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1. 学生情况:本县共有在校学生 48494人,其中小学生24560 人、初中生14106 人、高中生 9828人。
2. 学校情况:各级各类学校125所,高中7所(2所民办),中等技术学校2所,初中22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93所(中心学校16所,小学23所,教学点54个)
3. 教师情况:专职体育教师 157 人,兼职体育教师 126 人。
二、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情况
(一)学校体育课开课率: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所有学校均开足、开齐体育课,开课率达到 100%。
(二)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体育教学工作。要求各校制定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和总结,各体育教师备课充分,注重体育常规课堂教育与体教融合。
2、县教研室教研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相关学校检查教案,随机听课评课,学习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课堂教育观念,科学合理选用教法和学法,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落实核心素养新课标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县教体局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比赛不低于3场次和市级比赛5次以上及开展本级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小学生三人制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县级赛事。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重视体育经费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县各校经费投入,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需求。按照相关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落实管理制度。并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了运动场改扩建或场地升级改造,以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
(五)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通过多种途径补充专职体育教师,如特岗教师招聘、招才引智等。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建立全县体育校本教研小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2、组织支教、走教活动,促进城乡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3、组织开展铜陵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心备课组研讨活动。
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促使学生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定期上报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
2、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如培训体育教师、规范测试流程等,确保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本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一定提升,预计90%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上报成功率 100%。
四、主要措施及成效
1.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体育器材配备,部分学校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
2. 强化师资建设,补充新鲜血液,优化队伍结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和各类培训。
3.强化体育教学视导工作,组织学校自我评估,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2. 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如专业分布不均衡、年龄老化等。
3.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存在体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4.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肥胖、近视等问题较为突出。
六、改进措施
1. 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资源,逐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2.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进一步强化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
5. 针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和干预措施,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七、未来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政策,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强化学生体质监测和管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推动本县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