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布时间:2024年7月17日(星期三)上午9:30
二、发布地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八楼会议室
三、主题主办
主题名称: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
主办单位:枞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四、发布会主持人和发布人
主 持 人:县政府新闻办主任 朱英兵
发 布 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土地收储中心主任 傅旺明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股负责人 姚新生
参加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环境分局、县城市管理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股室主要负责同志。
五、出席媒体
中安在线、安徽网、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网、文乡枞阳等。
六、议程
(一)宣读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发布词,介绍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情况及规划成果;
(二)回答记者提问。
七、主持词
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有:县自规局党组成员、土地收储中心主任傅旺明同志,县自规局空间规划股股长姚新生同志。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环境分局、县城市管理局、县水利局、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县自规局相关股室主要负责同志;媒体有:中安在线、安徽网、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网、文乡枞阳等。
首先衷心地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县自规局党组成员、土地收储中心主任傅旺明同志介绍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情况及规划成果。
八、发布词
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布词
县自规局党组成员、土地收储中心主任 傅旺明
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向莅临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规划编制目的
为加快构建我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升空间治理能力,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建设,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号)、《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资规划函〔2023〕5号)等文件精神,开展了《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过程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原则,2020年5月,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本规划编制工作历经初步方案编制、“三区三线”划定、规划草案编制、规划审查审批四个阶段。
(一)初步方案编制阶段(2020年5月~2021年8月)。开展了规划资料收集,深入专题研究,制定规划大纲与初步方案,形成“1套初步方案+8个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并广泛征求县直部门、乡镇政府和社会各界意见。
(二)“三区三线”划定阶段(2022年5月~2022年9月)。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自2022年5月开始,我县启动了“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历经“三上三下”多轮试划,9月完成划定成果,2022年9月28日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
(三)规划草案编制阶段(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依据审查通过的“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多次征求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意见;2023年3月31日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论证;2023年3月21日至2023年4月21日进行了规划方案公示;2023年4月至7月,征求了周边县(区)意见。
(四)规划审查审批阶段(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2023年5月11日通过了县自然资源规划委员会审查;6月6日通过了县政府常务会审查;6月19日通过县委常委会审议;6月30日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审查;2023年7月提请铜陵市人民政府审查,市局和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对规划成果组织了多轮审查;2024年6月3日通过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审议,2024年6月4日通过铜陵市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4年6月7日铜陵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集、规划说明、专题研究和相关附件,其中规划文本共十一章五十五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枞阳县行政辖区全域国土空间,涵盖国土总面积1473.40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年到2035年,其中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三)城市性质。江淮运河渠首港口城市、滨江临湖山水城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节点城市、安徽省森林城市。
(四)主要内容
一是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落实“三区三线”,规划期内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4.9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66.7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00.6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超过36.47平方千米。
二是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落实铜陵市全域国家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定位,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细化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管控,形成“两带、两区、两屏”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双园四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一心两带、两屏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和“一带两轴、一核多点”的城镇空间格局。
三是着力提升空间品质。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注重自然山水资源保护,按照滨江临湖山水城市的发展思路,划分7个功能片区进行管控。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安排居住用地,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严格城市四线管控,系统建设公共开敞空间,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四是注重塑造城市特色。加强桐城派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戏曲文化、汉武文化等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突出枞阳特色,构建以桐城派文化为核心、多文化圈层相辉映的整体保护格局。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化城市设计、村庄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将长江、莲花湖、羹脍赛湖、幕旗山自然景观资源纳入城市特色空间,塑造“山水融城”整体空间形态,形成具有浓郁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五是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网布局,促进县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形成长江运输通道、江淮运河运输通道、北沿江运输通道、德上运输通道、京台运输通道、天天运输通道、无桐运输通道构建的综合运输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提高防灾减灾标准,合理布局防灾空间和设施,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六是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发挥枞阳优势,协同推进多重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多重战略实施。深化与合铜产业走廊、安徽沿江城市带、安池铜城市组群、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域协调,提升枞阳区域影响力。
七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规划实施政策和项目保障机制,依托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九、答记者问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场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提问。
一、本次《规划》的批复,对于枞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谢谢。
姚新生:《规划》是枞阳未来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和约束性,有助于支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是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枞阳行动方案。《规划》基于现有发展阶段特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通过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在全面落实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国家战略安排上,提出了枞阳未来15年的行动方案。
二是强化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规划》加强底线管控,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拓展农产品多样化生产空间,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构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为长三角高水平安全发展筑牢安全基础。《规划》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严格保护、优先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加强毗邻地区生态共保,共同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治理,合力打造长江生态廊道,为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做出枞阳贡献。
二、本次《规划》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谢谢。
姚新生:规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施导向相结合,以“城市认知—目标定位—格局优化—要素统筹—空间治理”为规划基本框架,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找准县城发展定位。随着江淮运河的开通,规划方案提出打造江淮运河渠首的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枞阳枢纽港,
布局临江产业园、黄公山产业园,发展港口经济,使其成为枞阳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二是保障县城产业用地。强化工业用地布局,保障产业园区工业“底色”。与上一轮规划相比,县城区工业用地面积由2.96平方公里增加到6.8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占城市用地比例由11.62%提高到28.32%。居住用地由8.58平方公里减少到6.21平方公里,居住用地占比由33.68%降低到25.52%。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保障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谋划城市空间形态。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县城地理格局为基础,提出中心城区远期按照“一城两湖四片”的空间形态构建发展格局。规划布局临江产业园、桥港工业园,建设枞阳枢纽港,引导城市滨江发展。
四是注重特色风貌塑造。塑造渠首之城特色,将长江、江淮运河、莲花湖、羹脍赛湖、连城湖、幕旗山等自然景观资源纳入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临江河、拥山水”的整体空间形态,成为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渠首之城。明确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对滨江地区、运河沿线、环湖地区、环幕旗山地区为中心城区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强化城市设计管控,彰显城市空间特色。
三、《规划》批复后如何做好实施和监管?谢谢。
姚新生:我们将按照省厅和市局部署,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推进乡镇级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以及各部门的相关专项规划。推动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一是建立规划的衔接传导机制。强化对交通、水利、生态、市政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统筹各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依托,协调矛盾冲突,下级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要服从总体规划,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管控边界、管控要求、名录管理、项目清单等内容。
二是完善规划的实施监督机制。《规划》批准后及时完成入库上图,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和实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十、结束语
主持人:好的,由于会议时间有限,今天的新闻发布到此结束,其他媒体朋友如果还有问题,欢迎会后与相关人员进一步交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