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民政局>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负责人及其他解读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7304/202407-00034 组配分类: 负责人及其他解读
发布机构: 枞阳县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优抚
名称: 【负责人解读】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22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346
【负责人解读】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4-07-22 15:00 来源:枞阳县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发布时间:2024722日上午9  

二、发布地点:县民政局六楼会议室

三、发布主题和主办单位

主题名称:2024年《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方案》政策解读发布会

主办单位:枞阳县民政局

四、发布人:张志松

五、参会人员:局领导班子、机关各股室负责人

 

朋友们:

大家好!根据2024年县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问题1张主任,您好。关于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方案的最新调整,在特困供养对象尤其是失能特困对象中引起不小的反响。请您介绍一下这个文件出台的主要考虑?

答: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尤其是失能特困人员的集中养护工作方面。在对象的确定、服务机构确定和资金的保障等方面强弱项、补短板,失能特困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和提升。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健全完善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体系,促进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根据《关于印发<铜陵市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专题调研发现问题整改责任分工>的通知》(铜社救〔2023〕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的通知》。

问题2这次《通知》的创新举措有哪些?

答: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的通知》,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5家集中养护机构,明确了每月20日前,各乡镇对特困人员入住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县民政局。每月20日后,县民政局根据各乡镇审核上报情况,统一安排第三方评估机构入户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经评估为全失能或半失能且具有我县户籍的特困供养人员结合特困人员本人意愿、按就近就便的原则安排入住供养服务机构

问题3《通知》主要为失能特困人员提供了哪些服务类型?请您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答:服务类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获得集中供养机构提供的符合服务标准的养老服务;二是享受定期体检服务;三是照护服务。

问题4特困人员需要经过什么程序才能进行集中供养服务?假如某特困人员今年80岁,肢体二级残疾,他可以安排入住集中养护机构吗?

答: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提出集中养护申请,或由近亲属、村(居)委会代为申请县民政局统一安排第三方评估机构入户对特困人员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经评估为全失能或半失能的特困供养人员,才能进入这5家机构集中供养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枞阳县失能特困人员集中养护工作的通知》,该老人入住集中养护机构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本人申请。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人员提出集中养护申请,或由近亲属、村(居)委会代为申请。

(二)审核评估。每月20日前,各乡镇对特困人员入住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县民政局。每月20日后,县民政局根据各乡镇审核上报情况,统一安排第三方评估机构入户对特困人员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三)入住机构。经评估为失能、半失能条件的特困人员,各乡镇结合特困人员本人意愿、按就近就便的原则安排入住供养服务机构并报县民政局备案(特困人员死亡或离院同步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与特困人员或其监护人、供养服务机构、村(居)民委员会签订四方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和职责,确保特困人员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务,供养服务机构要及时将入院人员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各乡镇、村(居)对集中养护对象每半年探视不少于1次,因病住院,乡镇、村(居)要协助供养机构办理出、入院手续,并经常探视

问题5可否介绍一下供养的标准?这些资金来源是如何保障的?

答:(一)供养标准。综合考虑供养服务机构入住人员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管理费等因素,全失能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养护标准为2500元/人·月,半失能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养护标准按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加上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执行,(不满15天的按半个月计算,满15天不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

(二)资金来源保障。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财政补助和照料护理补贴按月拨付至乡镇,由乡镇按月拨付至各机构全失能特困人员供养资金,在供养标准扣除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和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后,剩余资金由县乡财政按7︰3承担,县民政局和各乡镇分别纳入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