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计划和背景
制定《2024年白梅乡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对指导和促进我乡2024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乡加压奋进、追赶跨越的重要之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全乡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三、主要任务
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开发格局,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立足乡村发展优势,大力实施“党建引领、生态立乡、农业稳乡、旅游兴乡”战略,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旅游业投入,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进步,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力争把白梅建设成为“乡风好、经济强、生态优、环境美”的现代化集镇。
坚持巩固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坚持固本强基,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继续拓宽改建旅游道路网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加快推进环景区旅游专线建设;加快推进旅游路沿道景观提升、绿化亮化和道路延伸工程。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谋划推进杨市河白梅段治理,建设好八小水利工程。谋划多类乡村振兴项目,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落地实施。招引企业安家落户,扶持本土企业积极申报规上企业。加快对标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路建设。
强化创新思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发挥茶文化种植优势,围绕“提质、扩量、增效”要求,大力发展白茶、黄金茶、油茶和本土绿茶产业。坚持双核驱动,打造白茶、黄金茶产销研基地,不断延伸特色种植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持续抓好基地建设,拟建设6000亩茶叶基地,新建5000平方米厂房,用于支持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研学于一体的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集群化的茶基地发展优势,带动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深入挖掘白梅茶文化价值,弘扬白梅茶叶独特的地域文化、制作工艺,匠心打造白梅茶叶品牌,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新动力。
坚持筑巢引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引导民营企业坚持稳中求进,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坚持抓产业、抓项目,充分发挥临近G330国道、G3京台高速庐铜段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招引优质企业入驻,培植涵养税源,增加一般预算收入和非税收入,提高财政质量,不断壮大综合财力。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建立健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企业机制。
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做好白云岩旅游发展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规模化户外运动中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旅游富民示范区建设,结合白梅实际,有序推进落实,第一阶段循山环水,坚持生态营造,塑造自然山水文化生态博物馆;第二阶段产业重塑,强化双轮驱动,打造山水生态产业链;第三阶段宜居宜游,塑造生态社区,带动村庄全域旅游。同时,积极弘扬乡土文化,发展采茶、采果等农耕体验园,发展别具一格的风味农家乐,千方百计吸引游客旅游观光,着力打造星级旅游品牌。
坚持主题鲜明,打造宜居特色小镇。结合旅游产品销售,依托孙畈老街的历史文化承载,推动白云岩景区、孙畈老街发展带动旅游商贸业的兴起,实现人文休闲商旅体验,划定特色区域,全力打造白梅旅游特色小镇,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为背景,深入挖掘白梅桐城派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内涵,形成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载体,以产业为支撑,以文旅融合为延伸的集生产、生活、生态、宜业、宜居、宜养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完善供排水系统,做到给水及时,排水通畅。建好公共绿地,让古镇展新颜。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重要性,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认真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包保责任制,确保禁烧工作落地落实。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和绿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力争五年后森林覆盖率达到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2平方米。
坚持服务理念,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和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落实伤残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切实关心和支持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确保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推动活动中心切实发挥作用。认真开展汛期水库和防火期山场安全检查工作。持续推进平安建设,为全面振兴保驾护航。推动农村社会文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