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
强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以“科升高”“规进高”“招引高”为主要抓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常态化开展包保联系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一企一策”精心制定服务企业的专属工作方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快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帮助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实现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有效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以季度“赛马”为驱动,把好科技创新“新关口”。
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科技局作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单位,要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指标监测、进度分析和情况通报。二是进一步落实赛马工作机制。注重协调衔接,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掌握季度“赛马”最新情况,组织专班认真研究负责指标构成要素,掌握要义。三是进一步紧盯落后退位指标。针对科技“赛马”失分情况认真分析,紧盯短板落后指标,必须集中火力,重点攻坚,查找失分问题根源,找准解决路径,举一反三,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紧推进,确保全年排名争先进位。
(三)以研发投入为抓手,夯实创新保障“新支撑”。
强化对县域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和研发投入专业知识的宣传培训,指导企业掌握科技创新政策。同时积极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推动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做好研发费用归集工作,提高研发投入工作水平。
(四)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塑造创新主体“新势力”。
加大对现有企业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强平台管理,引导企业加强平台创新投入,提质升级;强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结合自身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创建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提升我县科技创新承载能力。助推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科技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建设步伐,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将科创“关键变量”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有效增量”。
(五)以成果转化为重点,助推核心技术“新发展”。
聚焦“四个百亿产业”等重点产业链,探索科技成果“外部孵化、内部转化”新模式,以全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政产学研用金结合,有效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及时发布高校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深化与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六)以招才引智为根本,释放创新创业“新活力”。
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强化招才引智,大力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产业组织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引进我县急需的海外E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股权激励”模式,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七)以科技强农为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实施“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服务新模式,引导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单位整合科技、信息、资金和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