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应急管理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部门决策部署或计划落实
索引号: 1134072276685849XG/202407-00022 组配分类: 部门决策部署或计划落实
发布机构: 枞阳县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生产、司法
名称: 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09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2029601
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7-09 11:37 来源:县应急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持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实安全责任,化解风险隐患。16月份,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3人。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的“6·16”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安全生产、防溺水、道路交通、消防、燃气、用电等安全知识,引导群众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参与宣传人员达1000余人次,活动共设立询问台23个,摆设展板、悬挂标语6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现场接受群众询问200余人次。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4月初,县安委会印发了《枞阳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先后两次召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调度会,全面推进全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全县各乡镇政府、枞阳经开区及17个县直单位均制定了本区域(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各有关部门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对本地区、本行业和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治理。目前,共检查企业801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000多条,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21条(已完成整改18条,3条正在整改之中)。

三是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非煤矿山领域:根据年度执法计划,结合各专项行动工作,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44次,发现问题隐患159条,累计上报重大事故隐患15条(其中部门执法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3条,企业经自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2条,均落实整改措施)。开展非煤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主要负责人履职、防高坠及车辆伤害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工作。汛前联合县生态环境分局,聘请尾矿库专家,对全县10座尾矿库开展安全环保“专家会诊”,发现问题隐患49条,并完成隐患整改“回头看”,目前各尾矿库均已落实整改措施,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闭环。积极组织4座尾矿库企业申报中央专项尾矿库隐患整治项目资金,下一步拟实施闭库销号,正在积极推进枞阳县原井边铜矿尾矿库(无主尾矿库)闭库销号工作。今年以来,非煤矿山领域共对涉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等违法违规行为预防性处罚8起,罚款14万元。工贸领域根据年度执法计划,结合各专项行动工作,对县内工贸企业开展执法检查16次,发现问题隐患38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条,整改率100%对铜陵光华铝业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涉及深井铸造(或铝加工)的新建项目加强跟踪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建设项目 “三同时”和深井铸造(或铝加工)行业标准要求,严格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验收等工作。制定印发《枞阳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百日护安”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对安徽明豪实木等3家粉尘涉爆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发现企业存在除尘抑爆等安全设施未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粉尘清扫台账不完善等问题10项,目前企业均完成整改。结合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金属冶炼企业重大隐患等开展执法检查,对1家建材企业存在电气焊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构成重大事故隐患予以立案处罚,罚款1.6万元,目前企业已落实整改措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检查加油站等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25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3项,其中21项现已完成整改,2项正在整改中。完成对3家危化品经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延期、变更审核,对1家危化品经营企业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查。联合县商务局开展成品油“打非”行动,核查7起成品油经营行为和1起危险化学品经营行为。开展烟花爆竹重点企业执法检查,对铜陵市钟鸣烟花爆竹专营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累计检查6次,共发现隐患19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开展烟花爆竹“打非”工作,查处烟花爆竹零售单位违规销售礼花弹行为1起,罚款人民币2000元;查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违规向无证单位销售烟花爆竹行为1起,罚款人民币5000元。配合公安部门查扣非法储存烟花爆竹200余件,并对“打非”收缴来的烟花爆竹进行销毁。

(二)抓好防灾减灾救灾,提升综合防范能力。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早部署、早准备、早预防,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漏补缺,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好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印发《枞阳县减灾救灾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枞阳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暨枞阳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全县2024年防灾减灾救灾、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各项工作任务目标。

二是强化冬春救助。印发《枞阳县2023-2024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方案》等文件,指导各地合理确定救助人员及救助标准,下拨467万元自然灾害救灾(冬春救助)资金,救助因灾生活困难群众25480人。

三是强化汛前检查工作。印发《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安排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防汛抗旱工作目标。3月下旬,县防指办派4个督查组,分别由县应急局、县水利局联合对菜子湖暨两赛流域、陈瑶湖流域、江堤、白荡湖流域等汛前准备工作进行督查。对大小泵站、水库、堤防以及地质灾害易发点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强险工隐患排查,查出11处险工隐患,县防办及时下隐患整改通知单,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四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县防办加密召开会商会,加强联合会商研判,第一时间点对点提醒各乡镇、各单位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应急广播、12379等预警平台作用,及时发布气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40条,累计接收22311人次。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1117条、山洪灾害预警2条。及时启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对受影响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叫应,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强化应急响应机制。62120时,县防指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6297时,桂坝水位14.51米,超三个江心洲警戒水位0.01米,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7112时,桂坝水位15.52米,超警戒水位0.82米,将防汛应急响应由三级提升为二级,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动员全县力量抗洪抢险。7212时,长江桂家坝水位15.70米,超警戒水位1.00米,组织二线民工上堤,并对枞阳江堤枞阳县段实施交通管制。同时鉴于当前灾情、汛情和雨情,县减灾救灾委员会于630日启动县级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72日将四级提升至三级。积极对上争取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2000床被。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落实落细防汛救灾各项措施,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

六是做好灾害应对。组织做好2024年“梅雨”季节洪涝灾害防范应对,截至7418时,16个乡镇172个村(社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受灾人口44352人,紧急避险人口529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643人,其中:设置集中安置点8个,集中安置人口1043人,分散转移安置人口2600人。成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组,分工负责防汛救灾具体工作。截至74日,全县累计派出407名防汛包保责任人下沉一线,投入巡堤查险力量6923人次,巡查超警戒水位堤防333.6公里,查险抢险技术支撑180人次,抢险救援力量1109人,抢险救援资金170万元,袋类2万条、布料类1.5万平方米、土方105立方米、石方166立方米。出动361人次巡查山洪灾害威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尾矿库、城乡内涝区域风险隐患。因汛关停非煤矿山16矿次、撤离作业人员221人次,停工建筑工地14个,停渡7道,停产港口企业2家。农业农村部门成立3个技术指导服务组,组织县级专家14余人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开展抗灾救灾指导服务工作。

七是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印发《枞阳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2024年工作要点》《关于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全国两会”和清明节期间节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黄色和橙色预警》,要求各单位切实把各级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县直单位包保责任、各单位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专项督查,于321日至46日期间,对全县所有乡镇、重点林区实地督查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装备及使用情况。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印发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紧盯重点敏感时段和防火紧要期,突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等重点林区和重点防火单位督导检查,确保各级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已排查出火灾隐患1个,已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全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当前形势和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充分发挥安办综合协调作用还有差距。在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上做的还不到位,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上还有不足,在问题整改、任务完成情况跟踪问效做得还不够,没有形成常态长效化机制。二是部门与企业责任履行还不到位。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主动性还不强,特别是一些领域职责边界依然存在监管盲区。部分中小微企业安全发展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淡薄,易导致事故发生。三是随着近年来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多发易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入“新常态”,而人民群众避灾避险自救能力尚存在不足,同时基层综合应急救援保障人员专业水平相对不高。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举措,努力克服这些问题和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严控重点领域风险。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按照进度安排,序时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细致排查治理,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加快推进实施,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突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严查地下矿山顶帮板、通风、探放水等工作落实,严格露天矿山边坡管理,严厉打击矿山企业违法开采行为,严密防范地下矿山中毒窒息、火灾、跑车坠罐、冒顶片帮和露天矿山边坡坍塌等事故。同时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确保尾矿库安全度汛突出危化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各环节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监管,确保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突出工贸安全监管。强化工贸行业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重点部位环节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加强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工贸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严密防范工贸行业消防安全风险。同时结合夏季高温天气,督促各企业落实落细防暑降温措施。突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聚焦电动自行车、燃气、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大重点行业领域、人员聚集场所风险管控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紧盯自然灾害防治。着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动态跟踪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强化隐患排查处置,紧盯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加强巡查值守,及时排险除险,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物资保障,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压紧压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平稳度汛。着力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落实预警“临灾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做好会商研判、统筹调度、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灾后重建等工作。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整合宣传教育资源,运用“案例教育法”,推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七进”。有序开展冬春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冬春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着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把握重点时期,管住重点人群,抓住重点环节,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之内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强化森林防火宣传力度,适时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和冬季防灭火专项督查。稳步推进林火因子监测站和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建设。

(三)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围绕实现乡镇“十有”、村(社区)“三有”的目标,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推动落实枞阳县基层防灾救灾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县级专业救援队伍和16个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配备水平,全面提升县乡两级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尽快完成县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提升全县指挥协调和基础保障能力。有序推进可视化系统、天通卫星网络建设,力争将指挥调度延伸至各乡镇,实现灾害事故现场第一时间可视化,逐步提升应急指挥能力,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