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交运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信息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837F/202407-00023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信息
发布机构: 枞阳县交运局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
名称: 2023年度部门所属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2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476
2023年度部门所属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21 15:55 来源:枞阳县交运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承担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拟定交通行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执行;参与拟定物流业发展规划;负责全县交通行业统计和新技术应用引导。

2.监督、指导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监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使用;承担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3.负责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拟定城市客运行业规范并实施监督;负责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指导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

4.指导全县交通运输通行条件的管理;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进行调控;在遇到抢险、救灾和国防建设等紧急或其它特殊运输任务时,受县政府委托发布调度运输工具的命令;负责全县交通战备工作。

5.指导监督港口管理工作;承担港口规划和岸线使用审查的有关工作;监督全县内河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安全、港口安全、局属部门生产安全。

6.承担运输市场监管责任。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

7.组织全县交通重大科技开发,推广新技术应用;指导全县交通体制改革、交通行业职工队伍建设、行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8.负责辖区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9.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构设置: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本级内设办公室、人事股(监察室)、工程股、财务股、综合股(法制股)、交通战备办公室、县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办公室和县物流业发展工作办公室共8个职能股室。下设四个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枞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枞阳县县乡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枞阳县公共交通服务中心、枞阳县公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一个股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枞阳县邮政业发展中心。具体情况见下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1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本级

行政单位

2

枞阳县县乡公路管理服务中心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3

枞阳县邮政业发展中心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4

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5

枞阳县公共交通服务中心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6

枞阳县道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编制及人员情况: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本级编制数13人,其中工勤编制2人,在职人数12人。部门事业编制58人,在职事业人数110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序号

单位名称

编制

在职

离休

退休

遗属

其他人员

单位性质

1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

13

12

1

17

1

1

行政机关

2

枞阳县县乡公路管理服务中心

5

34

 

16

1

 

公益一类事业正股级单位

3

枞阳县邮政业发展中心

2

2

 

 

 

 

公益一类事业股级单位

4

枞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41

64

 

36

1

 

公益一类事业副科级单位

5

枞阳县公共交通服务中心

5

6

 

1

 

 

公益一类事业副科级单位

6

枞阳县公路运输管理服务中心

5

4

 

 

 

 

公益一类事业副科级单位

合计

71

122

1

70

3

1

 


(二)单位预决算情况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初部门支出预算批复9035.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326.95万元,占25.75%,主要用于保障机构日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等;项目支出6708.88万元,占74.25%。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年中预算调整数4075.1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91.51万元;项目支出3783.6万元。

枞阳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度部门决算收入总计13110.94元、支出总计13110.94万元,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2782.06万元,占97.49%;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28.88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江心洲行人免费通行补助215.5万元和快6线公交运营亏损补助1133826.25元),占2.51%。基本支出2618.46万元,占19.97%,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10492.48万元,占80.0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10163.6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328.88万元。

(三)单位整体绩效目标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19个项目绩效和6个单位人员经费、日常运行12个项目进行了量化考核,最终评价得分为95.61分,评价等级为优,涉及项目资金8450.90万元、基本支出2437.56万元,整体绩效目标质量良好,资金绩效正在释放,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使用进度相稳合,单个工程项目的指标明确,对应不同的问题偏差无。但由于财政资金不能及时拨付,扣4.39分。

2023年度,县交通运输局通过实施项目,有效的达到了各项预期绩效目标,整体评价优。在这一年里,成功创建了安徽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荣获全省5A水平;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荣获国家示范区;客货邮枞阳经验全省金寨会议推广;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获评2023年度铜陵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交通工程建设工作获评市局先进集体;县邮政业发展中心荣获2023年度铜陵市寄递安保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创建工作获评第二十一届铜陵市文明单位。

2023年度财政预算共投入预算资金10888.46万元,其中:人员工资、福利费和日常公用经费2437.56万元,项目资金8450.9万元,全部投向预算目标。

2023年初预算设定绩效目标项目13个,财政预算共投入预算项目金额6708.88万元,主要包括:本年的一般公共预算4016.52万元和2022年结转结余一般公共预算2692.36万元。实际财政投入绩效目标项目31个,项目资金845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5.97%。具体如下:

1.全面完成了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完善执法保障体系,以建设高效便捷、整洁有序、美丽交通为目标,大大改善全县道路运输秩序,提高了城市出租车治理能力,提升了治超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实施了重点工程建设。争取S340横埠至雨坛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233庐江至小缸窑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列入省、市“十四五”规划修编、加速推进天天高速枞阳段、S40宁国至枞阳高速公路枞阳段前期工作、配合铜陵、安庆两市交通部门尽快完成S228枞阳至安庆快速通道变更设计等前期工作。

3.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36个59.199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其中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2个6.51公里,总投资2300万元;旅游公路项目3个36.13公里,总投资9560万元;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13个5.06公里,总投资624万元;联网路项目18个11.499公里,总投资2670万元。实施肖长路等9条道路养护工程,总里程约155.45公里,总投资1218万元(其中实施大中修工程47.53公里,计划投资1205万元;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107.92公里,计划投资13万元)。完成矾矿桥、半街桥、东风桥、王洼二桥、祖庄桥等5座危桥改造工作,计划投资417.2万元。实施116.76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总投资1520.5万元。                                     

4.全面完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强化公交一体化PPP项目运营考核,按照PPP实施方案,制定了公交企业运营维护考核办法,实行动态跟踪考核问效,确保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安全管理可控,着力把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打造成PPP示范项目。                     

5.强化了道路客运市场综合治理。加强稽查,整治非法经营、违规经营客运车辆,重点整治私家车、“黑头车”违规经营。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规范城区和乡镇客运市场经营秩序,重点纠正农工班车不按站点停靠,沿街兜客,与出租车争抢客源等违规行为。

6.开展了超限超载治理。深化源头治超,严把超限超载出厂、上路关。着力整治了非法改装货运车辆和非法改装企业。深入开展路警联合治超,加强路面管控 。        

7.创建了“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项目绩效评价目的:对项目达成目标提供依据;对预算支出取得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了解项目预算支出对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项目绩效评价对象:是指县交通运输局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中央、省市转移支付资金。

项目绩效评价范围:是指纳入本单位财政年度预算项目资金。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原则: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指标值

实际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指标1

 

 

 

 

 

质量指标

指标1

 

 

 

 

 

时效指标

指标1

 

 

 

 

 

成本指标

指标1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指标1

 

 

 

 

 

社会效益指标

指标1

 

 

 

 

 

生态效益指标

指标1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指标1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指标1

 

 

 

 

 

总分

 

 

 

 

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其他评价方法等。

评价标准: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其他标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项目评价计划;参与评价项目协议会议。

第二阶段: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方案。现场考察和收集初步材料;由分管领导带队项目组成员到项目现场进行调研。

第三阶段:项目评价执行阶段。按照评价方案细化评价计划,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根据需要组织问卷调查;开展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工作;加强与项目组成员合作,召开推进会,形成绩效考核报告。

第四阶段:评价报告汇总。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优化集中综合汇总修改评审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由于受到项目成本的影响,抽样的随机性和相关取数困难的影响,绩效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通过科学方法尽量避免偏差,但本次项目绩效评价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合理性。

2023年,枞阳县交通运输局绩效目标自评项目31个,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合规,补贴金额合理,所有项目资金专项存储,专账核算,资金使用合规,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较高,项目资金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评价小组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31个项目绩效进行了量化考核,最终评价得分为95.61分,评价等级为优,涉及预算资金10888.46万元;不能完成绩效目标有0个,预计年底完成情况与年初目标差距较大的项目有0个。

绩效评价偏差原因分析:项目绩效评价19个专项资金绩效运行的整体质量良好,资金绩效正在释放,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使用进度相稳合,单个工程项目的指标明确,对应不同的问题偏差无。但由于财政资金不能及时拨付,扣4.39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决策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化及民主化。项目在决策前,按照科学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的项目可行性及社会效益性进行决策分析和论证,形成结论后吸纳不同的意见,分析各种风险,会议研究后通过。

(二)项目过程情况。

1.成立项目组:开始项目启动。

2.需求调查: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全面收集项目相关资料,通过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编写项目需求文档,实时对工程绩效监控。

3.项目执行过程设计:根据项目达成预算目标要求,科学规划设计项目执行指标的可行性。

4.项目评估、整改:项目组定期对项目绩效评价、评估、整改。

5.项目绩效目标考核:局工程股定期收集相关材料,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考核,制定可行评价指标。

(三)项目产出情况。

1.数量产出情况;2.质量产出情况;3.时效指标;4.成本指标。

2.间接产出情况:无。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指标;2.社会效益指标;3.生态效益指标;4.可持续影响指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局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局长为组长的“枞阳县交通运输局工程项目绩效目标评价领导小组”,由办公室、财务室、工程股、综合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设在工程股,由工程股长任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程绩效事务。

2.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

各股(室)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根据项目进度及相关手续,在资金审批、使用等方面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管理好各自项目资金,做好各自日常绩效事务。

3.强化监管,确保质量。

为确保项目监管到位,由枞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经常化看守、局工程股定期巡查,督促第三方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确保项目任务按计划完成。

4.严格程序,确保资金效益。

为确保工程项目资金安全有效合法,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层层审批,做到操作程序规范,手续齐全,严格根据工程进度拨付。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3年枞阳县交通运输局共投入预算资金10888.46万元,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绩效目标标准,无偏差。

七、有关建议及其他说明事项

一是加快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对接。做好财政绩效与各单位预算执行系统支付数据的对接,实现一次填报、多系统多层级共享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基层工作量,做好与拨款单位对接,做到相互利用、互为补充,提高监控效率。

二是优化绩效系统项目调整功能。在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自评中,基层反映的项目资金,有时一笔资金指标包含多个项目,有时同一个项目包含多笔资金指标,无法拆分对应填报。建议对项目设置合并和拆分功能,实现从资金到项目的对应填报,更加真实、精准地反映项目产出效益。

三是及时收集基层反馈意见,扩大培训覆盖面和力度。建议关注县级财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困难,进行汇总分析,及时解决完善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切实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绩效填报质量。

四是建议县财政统一拨付经费、统一聘请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

 

                             2024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