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84号建议的答复
邢丽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议案”(17-4-84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政银担企各界协力奋进,县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总体形势持续向好。全县2024年4月末贷款余额383.03亿元,同比增长18.79%,2024年1-4月份新增贷款23.34亿元,存贷比58.06%,比去年同期提高5.22个百分点。主要推进措施如下:
一、强化对接导向,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一是优化银企对接沟通机制,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①县财政局会同县经信、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梳理摸排县域实体企业资产负债、生产经营、纳税和诚信等状况,分类建立工业、农林牧渔、商务流通等不同行业企业白名单,按季将企业融资需求推送给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县担保公司,结合“五进”组织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适时为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②组织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县担保公司将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汇编成册发到企业,主要包括金融产品服务对象、贷款类型及期限、贷款利率及担保费率、担保及抵质押方式、办理流程等基本信息,并附上银行和担保公司联系方式,方便企业获取并掌握金融产品,增强企业融资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③县财政局会同县经信、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银行、担保适时走访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融资困难,对确实不能解决的,耐心向企业说明理由,取得企业理解。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加大对全县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09.87亿元(续建项目计划投资83.87亿元,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26亿元)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政银担多措并举,用足用活用好财政贴息、担保费补贴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多种政策扶持手段,支持“一片茶(一条鱼)及蓝莓”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将我县白茶产业打造成全省标杆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项目,充分发挥金融支农支小支微功能。四是积极创新,探索“政信贷”金融产品,建立政府、银行、担保、平台公司四方融资合作机制,配套贴息贴费政策。
二、强化服务导向,着力发挥担保杠杆作用。一是督促县融资担保公司制定2024年产品创新方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白名单企业库”,对生产经营正常、征信良好的县域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市场主体,通过增加担保额度,实行信用反担保、提高反担保抵押率,降低担保费率等多种方式支持发展。二是通过财政增资扩股、担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多种手段增强县融资担保公司实力,继续推进余下担保公司增资工作,使枞阳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2024年注册资本达到2亿元。三是鼓励县融资担保公司扩大小额信用担保规模,提高反担保抵押土地评估价,积极争取省担保集团加大业务授信和风险补偿力度,扩大我县小微企业直保范围,不断提高单户在保余额500万元以下企业占比。四是支持枞阳县融资担保公司与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加强对接,积极争取进入全省第2批“徽担总对总”合作名单。进一步加大政银担批量业务推进力度,主要为个体工商总对总批量户、农户和小微企业办理100万元以内的政银担贷款,力争2024年底批量政银担业务占在保业务的30%。
三、强化培育导向,促进企业上市(挂牌)。一是制定我县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实施方案,健全我县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分年度、分梯次有序促进我县企业上市(挂牌)。二是充分发挥国元、华安2家县域券商积极作用,从2024年起给他们下达支持、辅导企业上市(挂牌)目标任务,实行年度考核。三是力推金誉材料主板上市,营造金誉材料成功上市案例带动全县其他企业争先效仿。四是认真落实企业上市(挂牌)财政扶持政策,加强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知识培训,对积极主动对接上市(挂牌)的企业,通过信贷投放、基金投资等多种手段予以倾斜。
四、强化直投导向,充分发挥基金招引功能。围绕铝基新材料、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基金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基金的平台引导、杠杆撬动和资源整合功能,鼓励中科基金从外地招引更多有前景的项目进入我县。
感谢你(你们)对县域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县域金融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枞阳县财政局
办复类别:A
联 系 人:汪磊
联系电话:0562-3227639
枞阳县财政局
2024年6月1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