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贯彻国办发〔2019〕54号文件精神。根据省、市标准参考目录,规范县、乡镇、村各级领域公开清单,共设置县级31个领域约690个栏目、乡镇级19个领域约140个栏目。扎实推进村居信息公开,指导村居设立公开清单32项,政务服务事项48项。自2019年以来,全县各级各单位共发布“两化”信息1.7万余条。
根据新修订条例,完善各方面制度25项。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先后形成规范性文件入库和解读、县政府(办)文号文件发布、新闻发布会、依申请公开件办理等符合县情的各项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谁产生、谁发布,谁发布、谁审核,谁公开、谁负责”及“谁起草、谁解读,向谁申请谁答复”等原则,落实服务质量责任和信息安全责任。
现已形成“一口”收件、领导批示、机构承办、格式把关、法务把关、领导签发、资料归档的全流程“闭环”。全面规范信息公开指南及依申请办理指南,制定标准文本,规范申请渠道、咨询电话。每年度开展2期电话测评和线下申请测试,印发点评文件。逐步完善县政府办、县司法局及政务公开机构和多部门参与的协商机制,共同处理复杂申请。
全面确定栏目发布规范和信息类别标准,以2019、2020县、乡标准目录为蓝本,分县本级、乡镇、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等4类明确栏目维护标准;制定文件类、意见征集类、解读类、会议类、清单类、主动回应类及交叉信息类、说明类、摘抄类、线下专区等10大类标准信息格式。加强人员培训,年度不少于2次业务知识培训和条例重点内容学习。
加强网站查评力度,开发查评系统,由原各乡镇、单位互查改为县政务公开办统一查评,结合工作群、电话、OA等手段,基本实现查评、反馈、整改、复查全链“四即时”,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制度化错敏字查、改责任,按月发布整改情况报告。按年度开展无效信息清查。本年度截止目前已查改错敏字错链1200余个,切实保障网站内容质量。
定期收集整理群众关心关注问题,落实回应责任。本年度发布各类热点回应信息200余条。编制《政策问答手册》,收集各类政策问题150余条并规范解答。全站所有栏目均发布咨询电话,方便群众咨询和答疑。规范政策解读机制和新闻发布会工作机制,本年度截至目前发布政策解读292件,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27场。连续4年开展政府开放活动,累计开展活动41场,逐步由开放日向开放周、开放月扩展,承办单位逐步深入基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