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发改委> 重点领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及执行效果评估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597L/202408-00033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及执行效果评估
发布机构: 枞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评估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8-19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33007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评估
发布时间:2024-08-19 08:34 来源:枞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执行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24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总量

增长%

总量

增长%

一、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5

 

4.6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5.8

12

8

12.6

三、规模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

13.6

10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亿元

62.5

15

25.8

-4.6

五、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5

 

-6.4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12.4

8

54.5

6.8

七、外贸进出口总额

美元

1919

10

1084

10

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

 

7.3

九、招商引资

 

 

 

 

 

利用外资FDI

万美元

450

 

0

 

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

亿元

100

 

36.4

 

十、节能减排

 

 

完成省、市控制目标

 

完成省、市控制目标


经济运行平稳提升,内生动力逐步增强

经济发展稳步提升。牢树“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聚焦“三个翻一番”的奋斗目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增长3.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4.8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7.3%。

对上争取精准有效组织申报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产粮大县、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等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共获批上级资金7760万元。2024年度第一批政府专项债券8个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核。谋划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展5个批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动员,共报送项目22个,总投资153.02亿元,申请国债资金17.97亿元。上半年,全县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94个,完成投资54.84亿元,投资完成量居全市第二位。

项目高位推进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全力打好扩大有效投资攻坚战,深化重点项目县干包保、重大项目专班推进、“蜗牛项目”通报整改等机制,对亿元以上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99亿元,投资完成率59.1%,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0.3亿元,投资完成率44.31%。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3个,开工率68.75%;新竣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个,竣工率65.21%。

三次产业统筹发展路径多元拓展

农业生产态势良好聚焦“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创建小麦、油菜、水稻高产示范片10万亩以上,精耕细作示范点1个。夏季粮油总产8.68万吨,同比增长9%夏种面积60.04万亩,其中早稻20.4万亩,一季稻33.06万亩。制定印发《枞阳县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上半年全县肉牛饲养量6500头、出栏2000头,分别超目标任务41.3和17.6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一片茶、一条鱼”特色产业发展,新增枞阳白茶茶园达7000亩以上编制《“白茶+金融+科技”试点县项目实施方案》,申“枞阳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工业经济奋力求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铝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型建材、港区经济四大百亿产业上半年铝基产业产值达44亿元、增长32%,奇瑞一期加快量产,黄公山第二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枞阳枢纽港造船板块完成签约升规纳统提质增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申报进规1户;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户,推荐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推荐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完成战新企业名录调整摸排,上报调入企业8户。2024年8个制造强省建设项目全部通过省级审核。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技改投资增长34.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0.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1.9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商贸流通不断壮大深入推进商业行动,7户企业纳入县域商业项目储备库。结合节假日等消费旺季,组织重点商超、电商企业开展主题日、周年庆、会员日等促消费活动40余场。完成放心家政培训1615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601人;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3期,累计培训42人次。新增外贸实绩企业1家(中速国际)。上半年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14.9%。文旅活力不断彰显,推广全民阅读,举办“国器大讲堂”、国学经典诵读、阅读悦成长·采采绘本乐、送书下乡等各类主题活动138场次。加速文旅品牌创建,推出《枞阳味道》系列美食节目。望龙湖欢乐世界正式开园,浮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三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上半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335.4万人次,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增长16%。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改革攻坚多点突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开展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摸排,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谋划推进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乡镇财政体制。加快推进横埠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培育建设浮山研学、汤沟光伏、项铺雨具、麒麟苗木花卉等特色小城镇。

科技创新稳步提升。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开展包保联系企业梯度培育,组织铜陵中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铜陵市综交新型路面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完成“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企业”“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企业”“双清零任务。围绕我县农业实用技术需求,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线下服务264次,培训农民1478人次,共计引进、推行新品种、新技术128项。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健全民声呼应闭环办理机制,严格落实“新春助企大发展”、“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实现市场主体联系服务全覆盖。全面落实企业诉求“挂号制”,切实做到“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上半年通过省为企服务平台办结企业诉求129件,办结率逾98%。分解“赛马”考核23项具体指标,逐项压实到分管县干和责任部门,跟踪调度推进,定期晾晒比拼。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招商成效日益凸显

区域合作走深走实。印发实施《枞阳县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枞阳县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一批小切口合作交流事项有序实施,安徽胡氏食品有限公司、鲍记蜂业同江南大学产学研合作加快对接;推荐恒兴农业、惠文米业、蟹之都有限公司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开展医保门诊慢特病、医保按病种结算病种、药品、耗材等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工作,加快与长三角部分地市实现统一。组织推荐2名生物学学科教师、1名义务教育学校校长、2名地理学学科教师分别赴江苏省扬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参加安徽省“国培计划”。

园区平台不断夯实。锂离子电池项目二期、博泰产业园项目拆迁加速清零;新楼园区华茂北侧等场地平整有序推进。累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76亩、闲置厂房21800平方米。加快园区项目落地转化,新开工项目10个,新投产项目17个,新增入规企业3家。园区配套提速建设,市政道路已竣工2条、正在推进6条、开工建设2新楼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桥港园区皖能天然气调压站开展供地前期工作;新楼园区392套人才公寓、桥港园区三期352套安置房加快施工。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同比增长12%。

招商引资协同发力。深耕双招双引“一号工程”,主推7大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招商,实行“县领导领衔+行业部门牵头+专职招商”协同联动模式,优化驻外招商、商协会招商、枞商回归等创新打法,健全“项目预审、每月调度、过程管控、约谈离岗”等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招大引强。上半年,新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190.38亿元,开工转化率53.7%,入省平台项目33个,内资到位资金36.4亿元。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基础巩固

文明县城愈发宜居。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续建市政道路5条、8.76千米,建成污水管道4.02公里、雨水管道1.61公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29个、城市停车位993个。精准落实城镇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79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全部开工。持续推进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643户。县老城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和美乡村愈发宜人。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和家庭农场培育提升行动,上半年新增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216个。持续实施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加强城区扬尘、农村厕所改造管护等重点领域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改厕管护服务覆盖率均达100%,农村问题厕所整改完成95%。认真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面推进5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55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基础设施愈发完善。江北港铁路、天天高速、G330一期、乌金渡二桥加快推进,S340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合池铁路全过程咨询服务工作、S40高速开工前准备工作正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开展选址论证。枞阳港区新开沟作业区综合码头、临江产业园、长河作业区综合码头等工程纳入省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大砥含站投入试运行,除险加固3座小水库,立新水库扩建、沿江易涝区泵站圩内配套等工程加快建设,横埠河枞阳段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两湖灌区、两湖治理等重点工程开展相关专题编制。加强电气基础设施建设,会宫-枞阳天然气管线、枞阳合建站至县城高压管线、公共领域充电桩等一批工程按计划实施。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低碳发展成效彰显

生态治理有序有效。全面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配合做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全市第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汤沟河、两赛长河治理修复持续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规范实施。

绿色转型紧抓不懈。深入实施“双碳”方案,印发实施《枞阳电网2024年度电力迎峰度夏负荷管理方案》,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减排行动,强化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落实落细47条任务举措。启动奇瑞零碳产业园创建,加速推进枞阳海螺日产5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超低排放技改项目,渡江变储能电站项目申请纳入省新型储能项目库。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加强投入。投入5.9亿元高标准实施43项民生实事,已有8项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坚持就业优先,落实落细减负稳岗扩就业举措,上半年共举办招聘会72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27.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5263人,新增就业总量和完成进度均居全市首位,17个社区达到“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序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完成3个小学教学点撤并。深化产教融合,县职业技术学校A类达标创建完成省级实地验收。持续推进省市县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通过国家卫生县创建省级评估。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规范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救助工作,开展重点困难人群未纳入保障范围排查,创新“枞情关爱零距离”社会救助服务模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争议案件、欠薪案件结案率均达100%。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党建+信访”“纪检+信访”等机制,严格落实“先让礼让工作法”、“有事找书记”、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制度,持续提升网上信访、初信初访办理质效,加大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力度。全面排查整治城乡房屋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严格落实“双提升”十条刚性措施,探索轻罪治理基层实践路径,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