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义津镇>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565J/202405-0012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枞阳县义津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义津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0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600041
义津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05-08 10:03 来源:义津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3年,义津镇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义津的奋斗目标,真抓实干,合力共为,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镇域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3年工作总结

一、强党建、提效能,组织建设呈现新面貌。

一是强化思想阵地建设。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规范化集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教育建设抓在平常、融入日常,不断提升干部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二是严格执纪树牢底线。坚决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坚持抓早抓小,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镇村干部,逢会必提,遇节强调持续正风肃纪,着力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三是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落实落细说“不”提级管理,着力提升作风效能,全面优化服务环境,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严格落实考勤制度,严查严惩迟到早退、擅离岗位现象。积极配合“效能铜都”平台建设,常态化、不定期开展机关效能监督检查,2023年共监督检查9次,通报4次,问责11人,有效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拓渠道、促招商,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是各项指标超额完成。2023年全年财政收入182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1万元,规上工业产值1.05亿,限上单位零售额3992.6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招商引资成果明显。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队赴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开展招商考察及推介工作,对8家企业进行参观考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其中:枞阳县锦程纺织有限公司已于今年5月份开工投产;安徽中诚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购入各项设备约 30 套,预计年产环保水性涂料 20 万吨;山东三特水泥助磨剂有限公司改造利用顺兴米业生产厂房,进行厂房维修和设备采购。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全力以赴争项目,集中精力建项目。投资1260万元的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高先路杨湾大道和投资590万元高先路先让段完工通车。做好2024-2025年项目库谋划申报工作,申报到村产业项目25个,到户产业项目2个,道路建设项目32个,小型水利项目41个,雨露计划项目4个,公益岗位项目2个,先让村文旅创建项目1个,。

三、固成果、提成效,乡村振兴取得成果

一是压实责任加强整改。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县级认领问题结合自身工作认领14个问题,逐条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细化“四项清单,确43条整改措施和6镇级责任部门单位,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聚焦项目精准施策。2023年产业类项目三个,其中:义东村特色米面加工厂项目厂房及附属设施建设已完成。乡村振兴产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建筑2号楼已封顶,隔墙施工即将完成。帮扶类项目四个:1.春季“雨露计划”申报150人,补助资金22.5万元;秋季“雨露计划”申报161人,补助资金24.15万元。2.监测对象户自主产业成本补助项目,共申报455户,639个补助项目,补助金额96.45万元。3.脱贫人口跨省外出务工交通补贴项目,申报交通补贴412人,申报金额12.36万元。4.扶贫小额贷款项目,为全镇121户脱贫(监测)户家庭办理小额贷款468万元。三是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继续坚持态化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常规排查,核实预警信息,做好复审复核。15户51人因患病或突发意外情况导致生活困难,列为监测对象,2户5人为突发严重困难监测对象,针对性开展落实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帮扶。6户监测对象户通过帮扶,符合风险消除条件,已经程序申请消除风险。同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动态管理工作。

四、夯基础、强后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三农”基础不断夯实。2023年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27.86万元。全年总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2个,10-50万元以下的村10个,经济强村(50万元以上)1个,达到98万元。全年发放各项惠农补贴1240万元,惠及12543人(去重);开展脱贫户自种自养共计420户,发放补助资金88.2万元。二是耕地保护有序推进。2023年完成新增耕地135亩,完成“小田变大田”1779。全面推进撂荒耕地核查工作,379个斑块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核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有力推进农田增收、农业增产、农民致富。

五、树新风、美环境,美丽乡村迈出新步伐

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美丽乡村建设后期长效管护机制,做好9个省级美丽中心村管护等相关工作。扎实推进义东村鲤鱼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三清四拆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废弃材料打造特色进户路、“五小园”、“记乡愁文化墙”“三废”“三宝”全镇330户卫生厕所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并对2013以来已建成的4359户卫生厕所开展回头看排查,完成44个摸排问题的立行立改。持续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突出抓好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等重点领域工作。明确秸秆禁烧日常巡查,利用广播、标语、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在重点禁烧管控期间规模经营户逐个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镇政府宣传巡逻车辆全天候、全方位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巡逻发放宣传信8000份悬挂横幅30条。严格落实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狠抓镇域生态环保问题。持续监管镇域内入河排污口情况,建立“一口一册”入河排污口台账。塘泥坳圩、幸福圩、白杨圩珍珠养殖全面完成退养。义津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主体管网已完工,接户80%。

六、惠民生、补短板,公共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是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力落实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各项保障资金1081.6万元积极做好医疗统计、救助申报工作。2023年全年受理报销和申报慢性病材料共1273份,医疗救助25人次,救助金额41.02万元。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落实工作,2023年度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到账人数16796人,缴费到账率93.9%,超额完成县下达目标。享受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认证率100%。二是慰问帮扶及时到位。多措并举,切实关心关爱现役、退役军人。对军烈家属、困难退役军人开展“八一”建军节、春节座谈会等一系列慰问活动。8月1日镇党委政府慰问20名现役义务兵家属并送去慰问金,全年发放退役军人困难补助共26000元,做好残疾人帮扶服务工作,全年为7名肢体残疾患者适配辅具,为372名残疾人协调家庭医生服务,妥善处理30名余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补助、278名精神病患者提请药费补助,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协调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群体提升生活质量。三是精心谋划民生实事。高标准常态化推进2023年度10项暖民心行动。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建设,发布信息60余条、发放宣传单页1500多份。平台登记人数2979人,访问量56910人,就业105人。居家就业审核通过人员34人,公益岗位就业人员113人。建设文明菜市,强化政策宣传,发放“明白纸”1000余份,环保袋300份,制作宣传展板,合理规划设置分区,优化菜市硬件设施,不定期对商户开展卫生培训。扎实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管理,全镇建立老年大学16所,惠及15个村(居)1200余老年人,充分发掘和吸纳本地师资人才,设置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程,真正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七、抓信访、讲安全,社会稳定开创新局面

是抓实抓细信访维稳。通过开展信访问题“大走访、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对信访人员均建立了“一人一档”工作台账,对重点人员成立了专班,明确了包保责任人,赴省、到县信访件均已成功化解,并实行销号管理。镇信访平台共有信访件22件,办结22件,办结率100%。做实“党建+信访”、“倒查+问责”“清单+闭环”、“专项整治+系统治理”的“四加”工作机制,落实“有事找书记”制度,常态化实行每日党政领导干部带班接访制度,对于重大信访事项,实行包案化解制度。坚持月排查、周调度、日报告制度,组织各单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突出源头预防治理,提升首访办理质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是安全防范从严抓实。牢固树立“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着力整治重点企业、道路安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针对辖区内重点部位、重点企业、重点消防单位,不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2023年共下发安全整改通知书30余份,要求限期整改问题30多个,均已完成整改。坚持贯彻堵疏相结合工作理念,注重联防联控,加强舆论宣传,确保企业、群众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加强青少年防溺水意识,发放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单1600余份,设置防溺水警示牌、救生圈;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增强防意外伤害意识。开展“5·12防震演练”“11·9消防演练”。积极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培训21次,共有600余名家长和学生参加了培训。

2024年工作计划

一、优化产业结构,高质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经济建设工作。招商引资为引擎结合资源优势,聚焦文旅康养产业链,扎实做好外出招商工作。结合实际,突出优势产业,大力吸引外地企业来镇投资。开展亲情招商,充分发挥义津乡贤多的优势,强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抓紧对接在外乡贤,鼓励企业家带着项目和产业回家乡创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带动效应,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深入挖掘义津自然人文资源,围绕先让礼让文化项目,用好用活山水资源,全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部分企业转变经营方向,淘汰落后产业,围绕农产品加工,预制食品加工等产业做文章。整合镇域服装加工企业,利用交通优势,鼓励抱团发展,形成小规模的产业集聚。以企业服务为宗旨高度重视优质企业培育工作,坚决贯彻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强化为企服务思想,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工作成效,进一步增强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主动对接企业负责人,深入企业车间,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意见,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全力解决、及时反馈。

二、夯实农业基础,高标准提升农业发展条件

一是坚决守牢耕地红线。一方面,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另一方面,要持续扩大增量,坚决完成新增耕地任务目标,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加大联合执法查处力度。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的联动协作,从重从严查处非法占用耕地行为,严厉打击土地违法刑事犯罪。二是大力扶持集体经济。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紧抓住结合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等契机,结合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山林、鱼塘、水库等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村集体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先让礼让”文旅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切实做好土地延包。坚决落实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保护农户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保护农户承包地的稳定。坚持四项原则,落实好实施“长久不变”的四大举措。既不能“一延了之”,更不能“打乱重组”,要结合我镇实际与群众的诉求,在合理合规的调节范围内做好土地延包。

三、补齐民生短板,大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秉承为民服务宗旨,积极在为民解忧、为民释惑上下真功夫。一是深入实施暖民心工程。严格按照民生办工作要求,扎实做好2024年民生工程工作。加强对社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镇参保率。按照合医的报销比例,规范报销程序,健全工作机制。健全镇、村、组三级网络,抓好健康生育常规管理,关切老年人的健康卓有成效地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二是强化各类责任制落实。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狠抓镇域内环保问题,时刻保持警醒认识全面开展清理乱占耕地建房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建房行为,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突出抓好森林防火、秸秆禁烧、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工作全面开展重点企业、道路安全、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三是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全力做好市长热线等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核实,耐心细致做好答复工作。继续保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不断优化工作作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加大信访形势研判。对梳理出的信访隐患,逐项分析原因,找到突破口,迅速化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大人文关怀。对重点信访人,继续给予思想沟通和政策宣传教育,同时给予生活上的关怀。严防案件回流,严控网上重复访数量。

四、聚焦廉洁高效,全方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提高思想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义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主动接受镇人大监督以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深化政务公开,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推进廉政建设。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厉行勤俭节约,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对重点领域资金的监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