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 聚焦土地要素保障,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布局保空间。6月7日,《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市政府审议,正式批准实施。乡镇国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枞阳镇、官埠桥纳入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同编制,其余14个乡镇均已形成规划成果。持续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全年完成了20个村庄规划编制,其中7个村庄规划已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二是以指标为载体,多措并举保用地。大力开展新增耕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项目,增加补充耕地指标,全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目前,新增耕地市级验收1438亩,另220亩正在施工,可望于12月底验收。增减挂钩项目第一批次239.14亩已通过验收,第二批次约250亩已完成施工。
三是以挖潜为突破,节约集约增效益。深入开展“三类地”处置。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6宗、1253.60亩,处置闲置土地11宗、234.59亩,处置低效用地6宗、353.47亩,。
(二)聚焦自然资源保护,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林长+河湖长”湿地联合管护工作机制,落实县级林长直接联系林业产业基地、经营主体和基层制度。完成营造林3.9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30万株。积极开展4个省级森林村庄和绿美村庄的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确保实现项铺、金社两乡镇拔点,浮山镇无疫情。开展全县自然保护地湿地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两区”珍珠退养。积极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沙化普查工作。开展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试点,通过“四定”建立组织责任网;开展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12.92公里,组织实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立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
(三)聚焦重点项目服务,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加强土地报批、供应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及时开工建设。今年来,共办理了7个单独选址项目和28个批次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的报批组卷工作,用地总面积约1851.43亩。办理永久使用林地17宗,面积956.55亩;临时使用林地10宗,面积270亩;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项目17宗,面积313.35亩;村民建房17宗,面积6.8亩;林木采伐169宗,采伐总蓄积39919.8立方米。完成土地供应48宗、716.88亩。
(四)聚焦矿产资源利用,加强生态修复治理。落实“一矿一月一联动”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严厉打击无证开采、滥采滥挖等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组织实施横埠河上游(钱铺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省补资金达3500万元。同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制定防治方案,对全县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一点一策,落实防治预案,日常监管到位,筑牢生命工程。汛期共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人员转移5人次。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完成1处省补资金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
(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效能。完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平台建设,积极协调相关县直部门,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不动产+金融”服务,已在全县17处金融机构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网点,登记大厅向开发园区、基层所、社区延伸12处。继续推进“交房即交证”、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办证新模式,成功办理“交地即交证”14宗、二手房“带押过户”43笔。今年来,共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9215件,颁发证书5821本,颁发证明3394份,办理抵押贷款金额达19.37亿元。持续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完成金社镇金山村林权登记试点。开展我县两赛长河等6条河湖等水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成果数据已汇交省中心。
(六)聚焦自然资源执法,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加强法制宣传,强化动态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扎实做好土地矿产林业卫片执法监督检查整改工作。
(七)聚焦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强化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及时有效调处化解群众诉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共受理信访事项44件,办结率为100%。
(八)聚焦党的建设,全力推进作风转变。抓思想武装,提综合素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抓党纪学习教育,推进作风转变。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查摆问题,认真制定措施,确保取得实效。抓省委巡视整改,建立长效机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统筹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和保障发展、保障民生,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构建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全力以赴助推经济稳增长,为现代化美好枞阳作出积极贡献。
(二)2025年目标任务:(初步制定目标,部分指标在省市正式下达后,再作调整)
1、依据《枞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组织开展县中心城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工作。
2、主动对接县发改委、经开区、交运局等部门,及时了解掌握2025年度我县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制定年度计划,并积极开展土地报批、征收和供应工作,确保县重点项目、民生工程用地需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推进“三类用地”处置,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计划实施补充耕地1900亩,其中新增耕地1600亩,增减挂钩300亩。严格保护林地资源,在补充林地储备库中,安排植树造林2000亩,落实林地占补平衡。
4、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开展枯死松树即死即清,巩固松材线虫病除治效果,确保2025年项铺镇、浮山镇、金社镇拔点成功。开展森林防火“百乡千村”网格示范建设,建设2个示范乡镇、15个村,推动网格化走深走实。
5、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启动浮山风景名胜区和浮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勘界立标和整体规划修编工作。
6、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通过“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湿地月”等开展宣传活动,购买“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
7、稳步推进矿权整合出让。加强监管,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确保零伤亡目标。
8、对全县废弃矿山进行梳理,组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工作,建设生态国土。加快推进横埠河上游(钱铺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组织实施。
9、强化执法监察,认真开展卫片和森林督查图斑的整改,确保“零约谈、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