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
办理情况通报
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24日)
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160件,其中财政经济类30件、城建环资类45件、教科文卫类40件、农业农村类23件、其他类22件。这些提案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是委员们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休戚相关,充分体现了委员们胸怀大局、与时俱进的敏锐眼光和心系发展、情系民生的为民情怀,也客观反映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予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各承办部门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所有提案已全部办理完毕,并按照要求进行了沟通和回复。从反馈表统计情况看,A类(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80件,占50%;B类(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有关工作已启动)69件,占43.1%;C类(所提问题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有待以后研究解决)10件,占6.3%;D类(留作参考或不可行)1件,占0.6%。从委员反馈意见看,满意率100%。
二、主要做法
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论述,健全完善提案办理“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府办公室综合协调,承办单位具体落实”的职责体系,切实做到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是强化交办,务求精准。坚持充分沟通,收到提案后,县政府办公室立即认真研究,逐件确定责任领导、主办单位及协办单位,同时积极对接县政协提案委,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坚持以职定责,在确定主办单位时,对职能明确的“谁主管、谁主办”,对职能交叉、跨部门的“谁牵头、谁主办”,对所涉事项职权难以确定的“指定谁、谁主办”,确保各项提案有人办、办得好。坚持简化程序,落实精文简会要求,今年未召开全县性的提案交办等会议,所有事项均以一份文件简明扼要明确到位,让各承办单位有更多精力办、知道怎样办才能办好。
二是强化承办,务求规范。抓好“最后一米”,各承办单位把承办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每件提案办理的分管领导、承办人员、完成时限、目标要求等,努力做到办理到位、走访到位、答复到位。抓好全程沟通,坚持办理前、办理中和办理后“三沟通”,确保与政协委员见面率、提案办复率均达100%,政协委员对提案办理的满意率达100%。抓好满格审核,对提案办理实行严格的审签制度,所有回复一律由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核签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审签,主办件需再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三是强化督办,务求实效。加大领导督办力度,县政府各位领导结合日常工作,将涉及分管领域的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检查调度范围,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建章立制。加大督考联动力度,充分发挥县政府督查室、县目标考核办职能作用,采取电话催办、现场督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办理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各方面信息和情况,并将承办单位提案办理日常表现与年度考核挂钩,推动每一件提案的承接、办理和答复都落实到位。加大分类督导力度,定期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回访、评估,对承办量较大、热点难点问题较集中的单位重点关注,加强检查、抽查、复查;对委员可能不满意的,及时要求重新办理答复;对于一时难以办理的提案,列入跟踪督查计划。
三、办理成效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寻求治本之策,认真解决突出问题,切实将提案转化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发展动能。针对第2号《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等4项提案聚焦我县营商环境提出的相关建议,县政府一是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对标提升改革、企业诉求服务、城市口碑提升、法治营商提升、作风能力提升等五大行动,在全县上下树牢“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的鲜明导向,营商环境18个领域指标今年第二季度考核处于全市第二位。二是加强惠企政策支持,建立惠企政策集成清单,编制《枞阳县县级财政涉企专项资金政策汇总指南》,充分运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方式,推动各类涉企政策及时兑现落地,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常态开展为企服务活动,组织全县30名县领导、66名科级干部包保联系323户重点企业和18个重点项目,实行挂牌服务,按季度到企业走访,着力帮助解决问题;大力开展“亲清有约”星期六助企服务日活动,今年已累计举办24场,协调解决问题71个;线上收办省为企服务平台企业留言284件,办结283件,办结率99.64%,线下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31个。
(二)积极抢占发展风口,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针对第9号《关于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提案》、第75号《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县政府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根据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导向,制定《枞阳县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争取早日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二是做强龙头企业,全力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建设,一期正在逐步达产达效,二期即将于9月28日正式开工,同时注重深挖奇瑞集团这座“富矿”,着力引进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核心环节,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真正放大得壹能源头部企业带动效应。三是搭建产业平台,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2.46平方公里桥港园北扩区控制性规划和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与奇瑞集团合作打造零碳产业园区,为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公用区域充电桩建设,到2026年末,拟新建101个充电桩点、881个充电桩,其中2024年新建19个充电桩点、170个充电桩,同时分类推进住宅小区充电桩建设,依托“三个结合”加快实现农村地区充电桩建设的有效覆盖。
(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针对第21号《关于培育和发展汤沟茶干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汤沟茶干产业的的提案》、第121号《关于捕捉城市活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振兴乡村经济的提案》,县政府一是推动农产品特色化,落实《枞阳县坚持做大做强“十大”特色农产品工作方案》,落细“八个一”工作举措,加快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发展,目前“一片茶”“一条鱼”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二是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持续加大对品牌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推动枞阳农业由“做产业”向“做品牌”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产品)4个,获批“两品”认证产品165个、“皖美农品”产品品牌3个、“安徽老字号”3个,枞阳白茶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产品。三是推动农产品市场化,积极组织汤沟茶干等枞阳名优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皖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合肥)交易会、皖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上海)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等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提高枞阳农产品知晓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切实提升幸福指数。针对第88号《关于农村中小学配备校车的提案》等提案,县政府一是加强校车监管,严格落实校车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带病车辆”接送学生,严厉打击非法营行为,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二是开展定制公交试点,继麒麟镇之后,2024年春季学期,又在藕山、官埠桥两镇试点开通了10条公交线路,服务学生300余名,定制公交运营良好,社会反响积极正向。三是推广定制公交服务,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制定出台《枞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定制公交运营方案》,组织开展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定制公交,切实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远、乘车不安全等问题。
针对第81号《关于提高乡镇医疗卫生水平的提案》等提出的建议,县政府一是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医养结合一体化项目建设,强化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备,进一步提升乡镇医疗硬件水平。二是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安排镇、村两级卫生健康单位医务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脱产培训,继续实施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政策,扎实做好大学生村医编制保障工作。三是构建基层医疗急救体系,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120急诊急救调度中心1个、院前急救站点10个(涉及7个乡镇),纳入120院前急救救护车20辆,担架22个,急诊科医师32人、护士52人,司机22人,调度员5人,乡镇卫生院均具有完善的急救制度以及必需的急救设施设备。
针对第97号《关于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第98号《关于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体系的提案》,县政府一是清单化推进养老服务,编制出台《枞阳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规定了农村老年人享受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基本养老服务内容,明确了民政、卫健、残联等14个部门工作职责。二是持续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全县现有76个老年食堂,更好满足了老年人用餐需求;近几年累计建成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118个,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采取“1+1+N”模式,建立1个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中心、1个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加快构建以养老为特色的“15分钟服务圈”,同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金社镇中心养老院打造升级成为智慧养老机构。
针对第44号《关于加强对非机动车管理的提案》等5项提案指出的非机动车治理难题,县政府一是持续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以“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及“七进”宣传等为载体,通过线下、线上形式进行宣传,曝光突出交通违法和典型事故案例,营造浓厚的非机动车整治氛围。二是持续强化非机动车道通行秩序管理,在县城区设有非机动车道路段安装完善“机非分离”交通标识牌,实行“机非分离”管理;全面摸排非机动车道停车位,对影响通行的及时予以清除;清理拖离长期霸占道路资源和影响市容市貌的僵尸车。三是严管严查严处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20074起,其中未佩戴头盔19674起,逆行273起,违反交规118起,醉酒驾驶9起。从5月份起,将全县公职人员驾驶非机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其所在单位;将各学校学生家长驾驶非机动车接送学生时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抄告学生所在学校。
此外,其他提案均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县政府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促进作用。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的提案办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县政协和各位委员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有的承办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办理进度较为缓慢;有的承办单位办理过程中与委员协商沟通还不够深入,办理效果有待加强;有的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缺乏沟通协调,办理工作存在脱节;有的提案落实难度较大,承办单位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创造条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等等。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有效的举措,强化工作落实,推动提案办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健全办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承办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压实责任、紧盯目标,完善培训交流、交办督办、定期调度、集中通报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目标清单化、办理责任化和跟踪持续化,确保提案办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提升办理成效。坚持在办理过程中突出办理重点,采取定期调度、现场督办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成效,严把办理质量,督促承办单位和委员加强沟通交流,确保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扎实抓好“回头看”。围绕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对条件具备、符合现行政策、时机成熟的建议进行跟踪督办,特别是事关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建议,将努力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提案“闭环”落实。
主席、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办理提案是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在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改进措施、完善制度,全面提升提案办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大力度地抓好委员满意率和提案落实率,让人民群众满意、让社会各界满意,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枞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