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镇继续锚定“建设经济发达镇、打造县域副中心”的目标任务,按照“抓项目、推征迁、善治理、强党建”总体工作思路,苦干实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4个,总投资1.01亿元,增长46.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0万元,增长17.86%;规上工业企业7家,总产值1.82亿元,增长6.87%;限额以上商贸单位19家(法人单位5家,大个体14家),销售额2.38亿元,增长13.92%,镇域经济发展势头动能强劲,各项指标良性增长。
一是抓项目。通过拜访乡友、商会,参观对接企业55家,签约横生污泥资源化、杰峰民宿等项目5个,总投资4.2亿元。同时,落实科干包保、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普阳新能源、养生米业2家投产项目达标入规;学桂工程、亿嘉盛超市等4家签约项目建成投产;宏城制冷、预制菜2家竣工项目即将验收;盈禾粮食加工、高档商务酒店2家签约项目筹备开工。二是推征迁。坚持“三个一”,统筹调配各方力量,完成房屋征迁近300户,全面保障江北港铁路、G330、天天高速、横埠河大畈堤防加固等重点项目全线贯通建设。同时,推进完成了育才旅游路、新华兴丰路等3条镇、村道路的建设工作,配合完成了宁枞高速、S340前期工作。三是善治理。常态化抓好首接首办责任制,落实“有事找书记”“信访四条”等措施,高效贯彻“三到位一处理”,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0余起,化解率96.5%;办结交办信访72件,办结率92.3%,并成功化解了信访积案、难案12起。开展“亲商助企”活动80余次,走访重点企业、项目工地26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项目施工等问题29个,全力营造“大抓项目、争先创优”良好投资氛围。四是强党建。探索推进“党组织+经济合作社”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培强扶弱”计划,打造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经济强村2个,50万元以上的村6个,2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依托中共桐城直属支部、左光斗纪念馆等文旅资源,引领发展“农文旅”、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推进刘一村故居、黄镇故居建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