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经开区> 重点领域>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告书、报告表)审批
索引号: 1134072275683622xx/202503-00003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告书、报告表)审批
发布机构: 枞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巨同(安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前公示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06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56058
巨同(安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前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06 16:38 来源:县经开区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巨同(安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枞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拟批准《巨同(安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予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示期间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电话:

13956499568

传真:

/

地址:

枞阳经济经开区管委会

邮编:

246700

项目名称:

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地点:

安徽枞阳经济开发区

建设单位:

巨同(安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安徽绿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利用巨同公司1#厂房,新建铝灰煅烧处置生产线2条,购置球磨机、圆筒筛等生产设备,建设供应链延伸铝灰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5万吨铝灰渣。该项目经安徽省枞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同意开展前期工作(项目编号2410-340722-04-03-815625)。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施:

一、废气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铝灰渣球磨分级生产线废气(包括投料、球磨、筛分、铝渣料仓废气)、铝灰渣回收铝生产线废气(包括回转炉回收铝、铝灰冷却、中间料仓呼吸废气):铝渣投料经密闭收集罩收集,各级球磨及筛分各设备产生的废气经密闭集气管道收集,铝渣料仓由仓顶呼吸口密闭管道收集;回转炉回收铝废气、铝灰冷却废气经全封闭围挡+半密闭式集气罩收集,中间料仓呼吸废气由仓顶呼吸口密闭管道收集。上述废气经收集后进入1套“重力沉降+覆膜布袋除尘器”装置处理,通过12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2)铝灰渣煅烧生产线废气(包括投料、煅烧、细灰料仓呼吸废气):煅烧炉配套低氮燃烧器产生的废气经SNCR脱硝后经全封闭围挡+半密闭式集气罩收集,细灰投料废气经密闭收集罩收集,细灰仓废气经仓顶呼吸口密闭管道收集。上述废气经收集后进入1套“重力沉降+覆膜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喷射”装置处理,并入2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3)熟料冷却、包装废气

熟料冷却及包装废气经全封闭围挡+半密闭式集气罩收集后进入1套“重力沉降+覆膜布袋除尘器”装置处理,通过12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二、废水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满足枞阳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经深度处理后的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经管道排入长江。循环冷却系统定期排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一期项目碱喷淋塔补充水

三、固废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固氟剂废包装袋、尿素废包装袋:收集外卖废品收购站。

2除尘器收集粉尘:属于危险废物,铝灰库暂存后直接回用于生产。

3破损废铝灰包装袋、废液压油桶、废液压油、废布袋、废润滑油、废润滑油桶、废灯管、碱喷淋废水: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4)员工生活垃圾: 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四、噪声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1)根据拟建项目噪声源特征,建议在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在满足工艺设计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型号的设备,如低噪声风机、水泵等,从而从声源上降低设备本身的噪声。

2)为防止振动产生噪声污染,拟建项目各类泵、风机及各噪声设备均设置单独基础,并加设减振垫,以防治振动产生噪音。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少泵的振动和噪声经管道传播。以上的噪声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噪声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3)拟建项目生产高噪声设备均布置在车间内,因此噪声源均封闭在室内。在厂区周围种植一定的乔木、灌木林,亦有利于减少噪声污染。

4)平时加强对各噪声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良好运转,减轻运行噪声强度,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5)厂区内禁止机动车辆鸣笛、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等,均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而引起的噪声排放。

五、地下水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分区防渗”要求,落实不同区域的防渗措施,落实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六、土壤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四周厂界种植吸附性较强的植被,按“分区防渗”要求,落实不同区域的防渗措施,落实土壤跟踪监测计划。

七、环境管理措施

运营期加强环境管理,设置环境管理机构,执行环境管理台账制度,严格按照总量控制指标执行,定期完成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现状跟踪监测计划,定期(每半年一次)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并自觉向社会公开环保信息。

公众参与情况:

受理期间,已在网站进行受理公示(建设单位已主动公开环评全本信息),受理公示期间未接到有关群众的反馈意见。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