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索引号: 1134072274305240XG/202503-00026 组配分类: 应急预案
发布机构: 枞阳县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病虫情报】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2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56227
【病虫情报】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5-03-28 15:17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安徽省枞阳县种植业服务中心                              20253月28

Add:县连城东路18号            E-mail:ahzyxzbz@163.com        Tel:0562-5756215

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小麦赤霉病全县偏重至大发生。

二、发生依据

1、田间菌源充足  据我站近期调查,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平均18%、枝带菌率平均1.6%。由于近小麦赤霉病在我重发频率高,冬闲田、秸秆还田面积比例扩大,有利于田间菌源积累随着近期连续降雨和后期气温回升,稻桩子囊壳带菌率将快速上升,小麦扬花期田间菌源量将满足赤霉病重发的菌源条件。

2、寄主条件和栽培措施  我县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普遍不强,且播种期长、播种量大,生育期不整齐、群体密度高,抽穗扬花期拉长均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

3、病菌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花期吻合度高  预计4月上旬,主栽小麦将进入至扬花期。预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也在4月上旬,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易感病生育期吻合度高。

4、气候因素  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5日至4月24日全省有2次降水过程,出现在4月9-11日和4月21-23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1℃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

三、防治意见

贯彻落实分区治理、科学用药、减量控害的防控策略,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

(一)农业防治: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加快小麦促弱转壮,增强植株抗逆性。

(二)化学防治

1、防治适期:抓小麦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预防。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抢在雨隙或雨前施药,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

2、防治药剂:推荐选用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高效药剂,如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叶菌唑、戊唑·醚菌酯等,也可选用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等单剂与三唑类药剂混用。

3、科学施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要用足药量,配足水量,均匀喷雾。植保无人机施药应添加助剂,增强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4、注意事项:坚持以小麦赤霉病防控为重点,兼顾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的防控,做到“一喷”;适时使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同防控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施用农药,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产生。小麦收获期应加强管理,及时清除赤霉病粒并干燥入仓,以免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严禁乱丢乱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