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2025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民生为本,实施创业就业促进工程。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深入实施稳就业提质扩量服务“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带动力。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基层,因地制宜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提质增效,加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不断增强服务精准度和可及性。结合“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精心打造线上零工市场,发挥促进灵活就业的作用,形成线上线下零工市场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一体推进稳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常态化开展“2+N”专场招聘,扎实开展“三级三方服务千企”活动,按需搭建对接平台,强化市场指引,编制发布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不断增强供求匹配度。
(二)健全制度建设,实施社会保险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数据找人”计划,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按照上级部署,适时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工作。进一步引导城乡参保居民多缴费、长缴费,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提升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通过强化医保政策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保缴费积极性,确保特困、低保、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100%参保,达到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圆满完成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推进“数字人社”建设,实施人社领域“皖美”场景应用和数据工程。加强长三角区域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覆盖率和服务范围。
(三)聚焦战略目标,实施人才引育突破工程。根据县2024年事业单位人员需求,常态化开展好事业单位招聘(选调)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培训工作,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质效。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快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制机制,让人才体系“塔基更实、塔尖更高”。
(四)围绕服务大局,实施维权保稳强基工程。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着力深化根治欠薪行动,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使用制度,切实做好施工项目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预警,提升源头预防能力,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加大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力度,推进乡镇普遍建立实体化调解中心,实现提高调解办案的基层占比率。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和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工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五)突出统筹兼顾,实施人社服务提效工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综合窗口改革,让更多的业务实现网上办、就近办、自助办。提高人社政务服务经办操作智能化水平。依托省市级系统平台,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推进与市级人社领域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共享、业务协同联动,为更多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智慧办,为更多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提供技术支撑。持续开设“能力素质提升小讲堂”,不断丰富岗位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形式,进一步巩固练兵比武活动成效,切实提高人社系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