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定不移做大总量,全力以赴提高发展质量
聚力建设工业强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规上工业企业双倍增计划,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以上。借力桥港工业园区,依托藕山绿色建材园,改造提升绿色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招引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打造有竞争力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聚力攻坚项目建设。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工作导向,持续深化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强支撑、增后劲、惠民生、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千方百计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全力服务保障桥港园区项目建设,强力攻坚县经开区桥港园北扩项目、下北线藕山段道路延伸工程土地征收和房屋征迁,全力保障桥港园重点产业项目落户用地需求,全面完成桥港园商服地块土地交付。
聚力攻坚招大引强。举全镇之力、汇全镇之智,强力攻坚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要乡贤,用好用活藕山商会平台,统筹在外乡贤、全镇村(居)各方资源力量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全力支持创新创业,新增一批市场主体,申报一批商标品牌,加大镇域市场主体的个转企、小升规力度。加快推动乡村电商振兴,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出村进城便捷高效。
(二)坚定不移扩大投资,全力以赴完善基础设施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交通投资倍增计划,服务保障好重要节点工程和连接通道建设,密切跟踪河池高铁站点、港口码头规划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年内,重点配合做好下北线藕山段道路延伸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红线范围内的土地房屋征收,及时交付土地进场施工。谋划建设提升一批“四好农村路”,组织实施一批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改造重建一批农村危桥,全力打通一批村组“断头路、肠梗塞”道路,畅通城乡交通微循环。
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水利投资倍增计划,配合建设白荡湖流域综合治理、沿江易涝区治理、大砥含站泵站拆扩建、万桥排涝站等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圩口防洪标准和对江机排能力,推动“水患大镇”迈向水利强镇。
推动能源电网设施建设。服务好、保障好皖能天然气管线工程、合池天然气管线工程建设,推动藕山段天然气管网全线贯通,藕山输气站工程建成投运。谋划实施一批利民惠民的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同步建设一批电网改造工程,统筹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稳妥推进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三)坚定不移聚焦三农,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的产业造血、就业帮扶等长效机制,谋划实施一批到村到户产业项目。统筹驻村工作队等力量,持续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群体落实监测联系人,制定帮扶措施,强化网格员管理,加强日常跟踪排查。全面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力促脱贫户、监测户“防贫保”实现全覆盖。
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巩固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成果,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抓好农村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示范。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力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先行先试。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高效开发建设凤仪洲田园综合体。
(四)坚定不移建设乡村,全力以赴改善人居环境
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始终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及时回应、有效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藕山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强力攻坚秸秆禁烧,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秸秆禁烧管控措施,确保省市秸秆禁烧工作“零通报”,实现全镇域“零火点”“零黑斑”。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开镇区框架,提升镇区承载力,提升镇区人口集聚度,加强集镇区建设。接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坚持以“绣花”之功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村、特色自然村。推动“林长制”迈向“林长治”,促进国土绿化提升、林业增绿增效和林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五)坚定不移为民服务,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更加完善的民生保障。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落实好各类民生政策,及时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筹抓好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强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征缴和扩面提标,加大困难群众、残疾人等“五难”群体救助,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户,做到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打造更加和谐的“善治藕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持续深化“先让礼让”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坚持主动接访、带案下访,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耐心听取群众诉求,用心用情办好初信初访和化解信访积案,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