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当好综合参谋部。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枞阳县铝基产业提升专项规划(2023-2027)(送审稿)》;起草并提请县政府办印发了《枞阳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起草并提请印发了《枞阳县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枞阳县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枞阳县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机制、工作举措。二是强化经济分析。制定印发了《枞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精准细实抓好经济调度,定期提请县委县政府召开经济运行研判分析调度会,通过现场调研、集体研判、协调推进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024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2亿元,居三区一县首位;全年完成战新总产值60.33亿元,同比增长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4.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1.2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全年辅导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户,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2.当好创新实战部。一是坚持谋划为先。充分发挥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发展规划、国家级专项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项目谋划实施的引导作用,聚焦“两重”“两新”重点领域,结合“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建立健全项目分级、分领域储备机制。2024年全县新增谋划项目超230个,总投资超160亿元,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上级资金3.5亿元以上。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实行“四个一批”推进模式,完善县干包保、专班服务、“星期六会商”等工作机制,2024年我县共有1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完成投资47.09亿元,投资完成率114.85%。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8个,项目开、竣工率均超年初目标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坚持产业为要。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编制完成了《枞阳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送审稿),围绕奇瑞、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立足本土配套优势,完成了半钢子午轮胎等6个项目的招引,已集聚企业23家,争取省市新能源汽车专项奖补资金170.5万元,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值达10亿元、增长257%。助推县域产业新旧动能转化,2024年一次性调入战新企业6户,全县战新企业总数达37户,组织推荐的得壹能源工业互联网项目获“2024年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活动优秀奖;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跃迁”,集中式光伏、电网侧、新型储能等8个新能源项目均已竣工,全年新增备案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67个,容量总计120MW、同比增长478.6%,备案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1234个,累计2411户、79.1MW,全年新能源发电量已达到7.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54.3%,占全社会用电43.2%。三是坚持融合为径。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全年实施水库移民项目8个、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11个;编制完成《枞阳县与江阴市交流合作实施方案》,结合县域实际,重新明确了优化人员配置、加强企业交流、开展园区合作等10项重点任务,有序分类推进实施;持续推进江北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已完成沿线122户红线内房屋征迁和第四期的验工计价;全面保障合池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完成18个部门40多项资料的收集,全力配合开展项目的可研报批、土地预审、规划选址、征地拆迁摸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各项工作;持续促进引江济淮枞阳段项目发挥效益,谋划打造引江济淮渠首公园,积极协调处理引江济淮枞阳节制闸及鱼道左岸临水房屋征迁事宜。天然气项目扎实推进,合燃长城庐池线枞阳段与枞阳皖能桐枞线、会枞线、县城高压管线项目全面竣工,枞阳正式迈入“管输天然气”时代。四是坚持安全为基。提升能耗“双控”质效,制定《枞阳县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严控招引单位工业增加值0.879吨标准煤/万元以下的项目,并纳入全市“十四五”用能空间。2024年我县能源消费总量下降1.8%、单位GDP能耗下降6.3%,均居全市第一。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2024年开展政策性粮食巡查11次,配合省、市开展了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对16家企业开展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粮食收购检查,警告处罚企业1家;完成了2024年4000吨县级储备粮轮换出库;已累计调运汤沟镇等4个乡镇折叠床1756张、毛巾被1830床、空调被150床、草席1650张、凉席330张、帐篷10顶,保障救灾物资及时调拨。强化能源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共开展光伏、天然气等能源项目安全生产检查28次;组织全县120余家公共机构完成2023年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印发了《枞阳电网2024年度电力迎峰度夏负荷管理方案》,全县有序用电四级方案共落实参与用户45户,有序用电可中断总负荷6.4万千瓦。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发放《居民防空防灾手册》500余本、《国防动员基本常识》手册300份,组织开放人防宣教馆和“9.18”防空警报试鸣,推进人防第二代机动指挥平台建设,联合县应急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开展枞阳县2024年地震综合应急演练,逐一排查县内人防工程并进行网格化管理。五是坚持民生为本。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任务细化到具体职能部门和乡镇,发挥齐抓共管的协同效应,2024年共召开推进会7次,督查项目点137个,发送提示、督办函16份,开展专栏解读10期,抖音转发视频5255条,入户走访超5.6万户,发送宣传资料13万余份、宣传短信43万余条,顺利完成43项民生实事的全年目标任务。调整自来水价格,通过履行价格调查、成本监审、征求部门意见等程序,城区水价调整为居民用水1.8元/吨、工商业用水2.7元/吨、特种用水4元/吨,农村取消基本水价,水价调整为居民用水2.3元/吨、非居民用水3.3元/吨、特种用水5元/吨。理顺天然气销售价格,结合非居民天然气上游采购成本测算情况和用气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压力,确定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按照4.63元/立方米执行【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出台民办学校调价方案,为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调整枞阳县新世纪实验学校和铜陵市枞阳实验中学收费标准。加强涉纪涉案价格认定,做好涉刑、涉纪、涉税、涉案财物价格认定工作,2024年共办理价格认定117起,认定总金额331.99万元。
二、2025年工作规划
(一)做好规划引领,谋划高质量发展布局。深入各乡镇、经开区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厘清思路、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起草形成《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基本思路研究》。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把准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充分发挥项目谋划专班力量,动态谋划储备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类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力争202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二)做好项目攻坚,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提升谋划“契合度”。持续深化重大项目主题年活动,做实做大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针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投向,前瞻思维,科学统筹谋划储备一批“拿得出、顶得上、能见效”的大项目好项目,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33个,完成投资124亿元以上。二是跑出建设“加速度”。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要求,进一步压实乡镇和主管部门责任。持续完善领导包保、星期六会商等工作机制,持续优化项目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分级分类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三是激发投资“活跃度”。推动行政审批“极简化”,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帮助解决一批项目建设“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在项目推介、融资、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壮大民营经济,激发投资活力。
(三)做好强链补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全面提速“枞阳县国家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建设,锚定铝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核心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双链并行”发展体系,建设产值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两大产业2025年实现产值达10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上。统筹布局产城联动发展新格局,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技术升级、绿色低碳等发展目标。配套专项政策包,同步谋划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引育等支撑体系。制定枞阳县试点工作重点项目清单,谋划一批铝基新材料延链补链、新能源汽配智能化改造、基础设施升级等重点项目,建立动态项目储备库。
(四)做好民生保障,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一是加大民生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加强跟踪协调,确保2025年民生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早日完工。二是加强全民诚信教育,扎实做好信用信息和“双公示”信息归集共享,加强诚信典型宣传和失信典型披露,抓好与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切实落实失信联合惩戒。三是持续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持续推进粮食经营企业收购资格认定“审批改为备案”工作,严格开展收购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强化秋粮收购市场监管,确保粮食流通市场稳健有序。加强粮油应急供应网点和县物资储备库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四是做好价格调控和收费管理。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清费减负,做到“涉企收费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会同县房产服务中心、县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规范我县物业服务行业收费行为,增强物业公共服务费和代收费公开度和透明度。落实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根据各季度非居民天然气的采购价情况实施动态调整。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组织县民政、退役军人事务、人社等部门向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五是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强化标前、标中、标后监管,持续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隐形壁垒、限制、排斥性条款和负面清单的项目及时督促中标单位整改到位,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抽查结果和督促整改情况及时公开。强化联动共治,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司法部门,加强沟通、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加强与长三角地市远程异地合作,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不断完善远程异地评标配套的规范、规则、标准及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远程异地评审优势。六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做好国防动员专业队的整组和训练工作,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做好城区防空警报器检修维护,确保“9.18”试鸣工作圆满完成。按照省级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人防机动指挥平台和人防地面指挥中心建设。
县发展改革委
2025年4月15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