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统计局> 统计领域> 统计数据> 统计公报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7229/202505-00001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枞阳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税务
名称: 枞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5-07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463
枞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10:36 来源:枞阳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枞阳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1] 

枞阳县统计局

202557日)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拼经济、全面提效能,为扎实推进现代化枞阳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226.056.8调整为17.135.84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592元。

 

 

 

 

 

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人数742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0.46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4.31万户。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2%。粮食播种面积112.78万亩,增长0.23%,粮食总产量44.05万吨,增长0.75%。蔬菜播种面积增长1.4%、产量增长0.5%。全年生猪累计出栏18.42万头,同比下降4.58%。全年家禽累计出栏449.57万只,同比增长0.78%,全年禽蛋产量1.91万吨,同比增长3.62%,全年活牛累计出栏0.15万头,同比增长12.6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0.29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4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9.4亿元,比上年增长4.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2.6%;金融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5.4%;房地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1.8%。全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7%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7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国内旅游收入48.7亿元,增长10.5%。年末全县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处,旅行社5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8%。工业投资下降37.9%,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27.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1%。民间投资下降3.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0.7%。商品房销售面积7.4万平方米,下降22.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6.2%,餐饮收入增长5.0%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8.8%,肉禽蛋类增长8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9%,中西药品类下降16.2%,汽车类下降31.3%,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7.8%

七、交通运输

全年旅客运输量119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6%。旅客运输周转量77722.7万人公里,增长3.1%。全年货物运输量2819.6万吨,增长4.8%。货物运输周转量581165.8万吨公里,增长5.4%。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231.6万吨,增长1.2%

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7.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0%,其中个人汽车6.0万辆、增长2.3%。年末全县等级公路3429公里、高速公路54.35公里。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1亿元,下降1.5%。重点支出项目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下降12.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9%,教育支出下降4.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74.8亿元,增长8.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438.1亿元,增长21.8%

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增速

 

年末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各项存款

674.8

8.0

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

42.5

-13.6

住户存款

599.3

10.8

机关团体存款

32.0

3.3

各项贷款

438.1

21.8

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

324.1

23.3

住户贷款

113.9

17.7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6.7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5.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

全县人口出生率3.53‰,人口死亡率5.22‰,人口自然增长率-1.7‰。

全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20元,比上年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38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5元,同比增长7.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32万人。

年末全县共有156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351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十、教育、文化

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28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普通小学40所,幼儿园62所。

2024年全县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在校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普通高中

9933

3257

普通初中

13905

5087

普通小学

23796

4527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9%,年末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9%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79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50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44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93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77人,注册护士1140人。

全年发展二级裁判员15人,发展三级裁判员30人,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发展二级运动员2人。全县有体育场馆1个。全年共举办百人以上体育健身活动20次,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总人数3.6万人次。

全年建立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01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14。全县社区从业人员181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474元。

十二、生态环境和社会安全

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15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5种(含亚矿种),其中金属矿种5种,非金属矿种10种。

年末森林面积3.34万公顷,当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40公顷。

全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座,水质自动监测站8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05天。全县PM2.5年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

全年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5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主要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卫生数据来自县卫健委;机械总动力数据来自县农业农村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彩票、社区服务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就业等数据来自县人社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县交运局;户籍人口、机动车等数据来自县公安局;财政收支数据来自县财政局;金融存贷款余额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电视、广播、旅游数据来自县文化和旅游局;居民收支、粮食、畜牧业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枞阳调查队;矿种、森林面积等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环境数据来自县生态环境分局,生产安全事故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