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雨坛镇>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乡村振兴> 项目推进情况> 项目库建设
索引号: 00312653-0/202108-00014 组配分类: 项目库建设
发布机构: 雨坛镇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优抚
名称: 枞阳县雨坛镇2018-2020年扶贫项目规划概述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5-04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56-2551060
枞阳县雨坛镇2018-2020年扶贫项目规划概述
发布时间:2018-05-04 11:11 来源:雨坛镇扶贫工作站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雨坛镇扶贫项目规划概述

一、乡镇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枞阳县辖乡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菜籽湖东岸。东与官埠桥镇、会宫镇为界,北和义津镇接壤,西、西南隔菜籽湖与桐城市及安庆市郊相望。总面积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950人(2010年六普)。辖10个行政村。全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为低山区,西南为圩区和水域。最高点黄公山海拔380米。矿产有金、铜、铁、煤、重晶石等。景点有黄公山、菜子墩等。

(二)贫困情况

雨坛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9户3454人,有查岭村、云龙、高甸3个贫困村。2014年脱贫164户637人,2015年脱贫168户676人,2016年脱贫110户328人。2017年脱贫253户853人,高甸村出列。截止今年3月建档立卡贫困户1237户3752人,其中未脱贫542户1258人。2018年拟脱贫328户879人,查岭、云龙两村拟出列,计划2019年脱贫184户329人,,2020年脱贫30户50人。现在贫困户更加精准了,分户现象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制约脱贫攻坚的困难和瓶颈主要有:一是作为持续增收的产业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二是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工作推进不平衡;三是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四是结对帮扶的实效性难以凸显。五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各村基本情况

雨坛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雨坛村位于枞阳县西部,东临黄公山,西临菜子湖,总面积7.5km2,现有耕地2256亩,林地1180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总户数867户,总人口3212人,共有25个村民组。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小麦,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

(三)村情况概述

1、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03户30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8户145人,低保贫困户46户135人,五保贫困户19户21人)。2014年脱贫12户50人,2015年脱贫9户43人,2016年共计8户37人脱贫,2017年脱贫25户98人。2018年计划脱贫39户108人。其中2017-2018年度新识别贫困户5户10人。

雨坛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设立扶贫家园,村集体工程,如修建农家乐,旅游基地等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云龙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云龙村位于雨坛镇与会宫镇、官桥埠镇交界处,共有480户、1826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284人,当年脱贫18户51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233人。2016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96人,人口自然增减1户7人,当年脱贫9户29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60人,2017年6月,根据省动态调整要求,对照识别标准,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退出7户14人,1户5人主动要求退出,新增5户17人,基本数据为63户187人(含16年已脱贫户)。2017年11月,根据人员自然变化如出嫁、死亡等,以是否共同生活、是否享受共同开支这一标准,重新再次识别,退出8人,新增5人,目前,云龙村有贫困户63户、184人,其中:2016年脱贫9户29人,2017年脱贫21户74人,目前尚有3181人未脱贫,目前贫困发生率为4.4%。

在现有63户贫困户中,五保贫困户10户11人、低保贫困户26户89人(其中享受低保65人)、一般贫困户27户84人

根据致贫原因分类:因病31户93人(其中因病人员61人);因残18户52人(残疾人18人);因学5户17人(其中在校高职生以上的1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15人;缺劳力2户3人;其它2户6人。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健康扶贫。

贫困户中,因病办理慢性病历卡33户61人,因残的,办理有残疾证12户12人,所有贫困家庭均有签约家庭医生。2017年,因病就医的贫困户,住院、门诊报销93人次,享受“351”“180”“195”政策,大大减轻贫困户负担。有残疾证的贫困人口18人,还享受残补870元/年,残护720元/年。

2.贫困村产业发展。

目前云龙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经济林种植及特色养殖业,建有52亩的油茶基地,有养殖规模近百头的优质黄牛养殖场----成来家庭农场、规模达千只以上的特色陕西黑羊养殖场-----鸿鹰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油茶基地由村集体建设项目,2017年由财政专项扶贫项目投入16万元,已于12月份通过验收。2个养殖场均通过做工作,由本村在外从事工程致富的人士回乡创业兴办,在县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其中:作为申请扶贫基地的鸿鹰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已解决贫困户就业5人、其他村民20人。

3.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工程:雨会公路途云龙村的有近3公里改建于2017年10月竣工,总投资800万元,按县道标准;由财政投资12万元对村内公路进行修复扩建大黄路。

“八小工程”:“八小”水利工程共投入22万元,修建、扩建小水库、水渠8个。金桥涧沟(7+3万)、板洼大塘(3+1.5)、徐洼塘(2)、大洼塘(2)、姚洼塘(2)、朱泊塘(0.5)、庙门塘(0.5)、新塘(0.5),为158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村组建设工程:2017年由财政投入12万元,对大黄路硬化,为185出行提供方便。房屋建筑由包村单位市烟草局出资20万元维修村小学。承租4间教室,年付租金2万元,余4间作为村党建会议室及其他活动场所。村中的自来水工程正在实施,到户的水管已安装,已有近1/3村民已通自来水,其余的2/3村民家中,乡村正在协调主管道施工,一旦完工即可通到户的自来水。

4.贫困户扶贫项目情况。

光伏扶贫:2016年实施光伏扶贫项目10户,2017年实施光伏扶贫22户,预计年可获收益3000元。

特色种养业:2016年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获取政府奖补资金0.1万元,;2017年1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获取政府奖补资金4.85万元,特色养殖户通过出售产品均增收1000元以上。

就业脱贫:2017年4户4人获得就业培训,每人得补助300元;公益岗位4户4人(王玉华、祝义德、张启发、王小毛),每人获得年收益3600元;介绍务工6人,每人获得务工收入超过1万元/年。

教育扶贫:雨露计划4人,获得资助2000元/年,小学学杂费减免5人、初中学杂费减免7人、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3人、大学国家助学金资助11人。

社保兜底:五保户10户11人,每人五保金4500元/1年,低保贫困户26户90人(其中享受低保66人),享受低保金的贫困户低保金为:A类每人每月390元;B类每人每月312元;C类每人每月220元;贫困人口中是残疾1—2级的并有残疾证的11人,每人可获得残疾补助870元/年,残疾护理费720元/年。

危房改造:房屋修缮7户,(其中一般贫困户4户,低保贫困户3户,每户获得补助1万元);房屋重建5户,(其中五保户新建1户,获得补助3万元,其他获得补助2.5万元,)。

金融扶贫:享受“户贷企用”的贫困户6户,每户免利息贷款额度5万元,用于参股新兴农业主体,每年可获取分红3000元;户贷户用的15户,全部用于到户的光伏电站项目。

社会扶贫:市烟草局帮扶的,给予今年考取大专院校的贫困户子女5人,每人给予教育资助600元;市烟草局对46户帮扶对象给予节日慰问金400---800元,枞阳县国税局给予17户帮扶对象,每户给予500元慰问金;由民营企业家沈德勇给予今年考取大专院校的学生5人,每生给予4000元/年的资助。

光伏扶贫、金融扶贫,主要是前期政策宣传、贫困户申请、村会议研究、上报、公示等,使贫困户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就业培训补贴,根据贫困户情况,上报、安排培训、享受补贴。

三、扶贫工作队在驻村帮扶中主要做的工作

1、抓党建促扶贫工作的开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每月现村党总支组织的党员学习日学习教育活动,发挥村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帮扶作用,党员王志宏,组建小施工队,吸纳3名贫困人口务工,年均增收1万余元;通过村党总书记做工作,本村长期在外发展的能人回乡创业,目前已建鸿鹰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来家庭农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5人;

2、加强扶贫政策的宣讲,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每月例行一次入户走访,主要宣讲扶贫政策、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最新指示,让贫困户知晓扶贫政策,理解扶贫不扶懒、脱贫要有志,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劳动实现增收脱贫。

3、做好贫困户的识别、退出和动态调整,低保户民主评议等工作。对动态调整的贫困户,事前做好摸底调查,对照家庭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不符合的按程序清退,符合的,按程序纳入,并及时协调包村单位安排包户干部参与帮扶。在脱贫过程中,严格标准、按程序规范实施,通过省第三方评审。对低保户参与事前的摸底、列席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监督程序、规范操作。

4、监督参与实施各项帮扶措施,监督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到户的各项帮扶措施,都要经过村两委会、扶贫工作队工作例会进行研究,确保精准施策,并监督落实各项措施程序合规、公平公正公开。监督村实施的“八小”水利工程、水毁路段修复、村内道路拓宽等基础设施建设。

5、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向包村单位积极争取支持。获得定向捐助8万元用于村级光伏电站建设,每年可为村带来5万元以上的收益;二是通过与村两委会商,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的要求,10月,对村200亩山场以拍租方式出让使用权,年获租金1.95万元;三是主动与包村单位汇报,由包村单位出资20万元对村小学予以修缮,并承租其中的四间,收取租金每年2万元。

6、组织培训,提高贫困户生产技能。

7、加强与包村单位协调,安排好包户干部入户走访工作。2017年向包户干部开展培训7次,组织集中走访10次,编写《扶贫政策汇编》、《包户干部应知应会》等学习材料2册,每位包户干部人手一册,使包户干部能达到“真帮实扶”,获得市领导的肯定。双丰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双丰村位于枞阳县雨坛西北部,与会宫、义津镇接壤,义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下辖一个中心村30个自然村。村域面积约9.1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504.51余亩,山场面积3339.9亩,水域面积2500余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59个村民组.1200户.4098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玉米,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增收。

(三)村情况概述

14年,我村贫困户建档196户,542人;2014年度已脱贫19户,86人。2015年已脱贫 35户,126人2016年度巳脱贫14户,41人。经过动态调整现有贫困户85户未脱贫。

双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查岭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查岭村位于雨坛乡东部,东接官埠桥镇,黄公山脚下,境内有村村通水泥路横贯东西。属丘陵山区,总面积5.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66亩,有效灌溉面积1207亩,林地4300亩,退耕还林398亩。全村29个村民组,603户,2166人,其中劳动力910人,年有近860人外出务工。查岭村现有正式中共党员63人,每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书记、主任一人担任。村集体经济薄弱,是我县贫困村。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29个村民组.603户.2166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玉米,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地理位置分散,经济基础薄弱。

(三)村情况概述

14年,我村被定为全县80个贫困村之一,其中贫困户建档94户,283人;2014年度已脱贫12户,44人。2015年已脱贫12户52人,2016年度巳脱贫6户20人。2017年度已脱贫13户50人,清退5户6人,新增1户4人,经过动态调整现有贫困户47户110人未脱贫。18年我村出列。

查岭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村集体工程,如油茶基地,核桃基地等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新民村基本情况

一、新民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新民村位于义小路两侧,距离镇政府1公里,东南与本镇雨坛村接壤,北与合响村、义津镇相接。行政区划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0亩,其中农民耕地3116亩,村集体耕地534亩,山场属农民自留山,村集体山场20亩现已租赁,水面属国有。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26个村民组.724户.2726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茶玉米,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外出务工增加年收入,地理位置分散,经济基础薄弱。

(三)村情况概述

14年贫困户建档94户,296人;2014年度已脱贫13户,39人。2015年已脱贫 11户41人,2016年度巳脱贫9户,31人。2017年度已脱贫21户,83人。经过动态调整2018年现有贫困户46户,99人未脱贫。15年我村预出列。

新民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小额信贷,设立扶贫家园,村集体工程扩大扶贫基地两个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

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新塘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新塘村位于枞阳县西部,黄公山脚下,全村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00亩,林6600亩。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环境优美,是省级生态村。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总户数817户,总人3080人,共有43个村民组。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茶叶、小麦,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

(三)村情况概述

1、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为95户259人。2014年脱贫1651人,2015年脱贫12户52人,2016年共计933人脱贫,2017年脱贫2695人。经过动态调整我村现有60户129人未脱贫,2018年我村计划脱贫29户83人。

新塘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设立扶贫家园,村集体工程,如修建农家乐,旅游基地等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合响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合响村位于黄公山脚下、菜籽湖西岸,义小公路横穿南北,交通便捷,北临大墩圩,西临新民村,东临新塘村,与雨坛镇相距大约3公里。全村总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36平方公里。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54个村民组.1012户.2889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外出务工为主,无集体企业,收入以承租为主

(三)村情况概述

14年,我村被定为全县80个贫困村之一,其中贫困户建档164户,480人;2014年度已脱贫19户,69人。2015年已脱贫 27户104人,2016年度巳脱贫10户,36人。经过动态调整现有贫困户78户未脱贫。

合响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高甸村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高甸村位于雨坛东北部,属于丘陵地区,总面积6.19km2,现有耕地1727亩,林地面积4500亩,水域面积150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总户数625户,总人口2215人,共有32个村民组。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

(三)村情况概述

1、14年,我村被定为全县80个贫困村之一,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为97户28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9户203人,低保贫困户25户68人,五保贫困户13户14人)。2014年脱贫2059人,2015年脱贫21户84人,2016年共计26户51人脱贫,2017年脱贫29户85人,2017年我村顺利出列。2018年计划脱贫1户2人。

高甸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光伏扶贫,设立扶贫家园,村集体工程,如扩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合作社等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高峰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高峰村位于枞阳县雨坛乡南端,东与官埠桥镇接壤,西临菜籽湖畔,南与枞阳镇毗邻,区域面积9.23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400亩,其中水田1580亩,山场2253亩。旱地水田肥沃,湖叉河网交错,村庄风景优美,农业资源丰富。

    现有贫困户93户,贫困人口25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5户152人,低保户46户89人。五保户12户12人。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共有33个村民组,829户总人口318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养殖牛羊猪牲畜和鸡鸭家禽增收,。

(三)村情况概述

1、本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贫困人口25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4162人,低保户38户79人。五保户12户12人。

2014年脱贫20户78人,2015年脱贫18户65人,2016年共计7户24人脱贫,2017年脱贫26户83人。2018年计划脱贫33户91人。其中2017-2018年度新识别贫困户2户8人。

高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从两大块落实中央扶贫政策,抓脱贫攻坚工作:一块是解决贫困户贫困问题,保证贫困户得到“两不愁,三保障。”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化好脱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理清四个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块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块村集体抓脱贫攻坚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扶贫情况,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与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采取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集体收入这一块如大窑圩承包、发展壮大高峰木器加工专业合作社等,村集体工程,如修建农家乐,旅游基地等项目做一个规划,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这一系列农户能切身收获到利益的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得到最大收益。


先锋村基本情况

一、村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先锋村位于枞阳县西面,雨坛镇南部,距雨坛镇政府2公里,紧邻菜籽湖东岸,陆地自东北向西南一直向菜籽湖中心延伸,呈半岛型,长约7公里,宽约0.5-2公里,陆地总面积7.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8.64亩,山坡林地面积930亩。水域包括铁芦冲水库、齐咀圩口和菜籽湖石会传统养殖水面,已经被利用的水域面积近20平方公里(约3万亩)。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49个村民组,936户,3383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芝麻、棉花、红白薯、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以及养殖牛羊猪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增收,沿湖地带村民主要以捕鱼为生。山场林地和水域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我村受地理位置影响,耕地集约化程度低,闲置地较多,且较为分散,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三)村情况概述

14年,贫困户建档128户,357人;2014年度已脱贫18户,58人;2015年已脱贫 12户43人;2016年度巳脱贫12户,30人;2017年度巳脱贫24户,77人;经过动态调整现有贫困户62户161人未脱贫。18年我村预脱贫30户102人。

先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扶贫政策,狠抓脱贫攻坚工作。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对症下药”,以贫困户 “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逐户制定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以贫困户高标准脱贫为目标。

为此村两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致贫原因,脱贫需求,谋划好扶贫措施,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制定好“四项清单”,逐年完成脱贫任务。

第一是抓产业发展,因户制宜,因人制宜制定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第二是抓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

(四)发展规划

针对贫困现状,我村积极展开思路,把握政府给予的政策,积极围绕村集体发展实施到村到户项目,到村项目主要围绕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如塘口兴修、砂石路铺设和道路硬化等。设立扶贫家园,推进村集体工程项目规划,如修建农家乐,旅游基地等项目。到户项目有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金融扶贫等一系列农户能切身受益的项目,这些项目做一个规划。力争在村集体和农户身上都能均衡发展,取得最大收益。


              

 


 

(三)雨坛镇发展规划

“十三五”规划已经开局,今后五年是雨坛镇加速崛起,进位赶超,加速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雨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抢抓引江济淮发展和国家精准扶贫等各种机遇,精心谋划,凝心聚力,加快美好雨坛的建设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壮大民营经济实力,加快雨坛集镇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油茶、茶叶、光伏、乡村旅游、互联网+”五大支柱产业,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立足生态,改善民生,努力推进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将雨坛建设成经济特色明显、发展品牌响亮、生态环境一流、社会平安和谐的幸福家园。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任务是:

1、认真组织实施好《雨坛镇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3、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扶持和壮大工业经济和民营经济。

4、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6、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完善集镇整体功能。

7、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立足生态,将生态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8、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创建平安雨坛。

9、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我们将立足镇情、科学谋划、合理安排、精心组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农业市场化、农民科技化、农村城镇化的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种养结构和品种结构,提升农业生产安全质量效益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加快蔬菜、茶叶、油茶等基地建设。二是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劳务输出,鼓励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发展地方经济。三是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坚持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向集镇靠拢,加快发展旅游业、商贸业、服务业,加强各类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不断繁荣集镇经济。加快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利用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核心力量,推动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是紧抓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统筹推进集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整合各方面项目资金,继续推进雨坛镇中心文化广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停车场项目建设,加速推动菜籽湖车富岛景观工程,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分区推进,完善功能,着力将雨坛集镇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家园。加大中心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管理和保洁服务组织,完善生活垃圾治理保障奖惩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实现全镇所有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全部得到有效处置,努力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三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抢抓车富岛旅游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确保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公益林森林抚育等各项工程,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补充灭火器材,保护国土生态系统安全。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生态兴镇、绿色崛起”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培育生态经济和乡村旅游经济,发挥后发优势,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2018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引江济淮雨坛码头建设机遇,主动做好服务对接,高标准建设一批农庄,农家乐,吸引城市及周边消费者到我镇旅游休闲,积极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互联网+多种形式,着力将我镇的油茶、茶叶等绿色有机的、生态的产品推出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二、2018年项目规划

 

计划实施6个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828.6万元,使预计年收益158.35万元,往后能产生持续收益,能极大地改善贫困户条件。

项目一:特色种养业预计帮扶340户,投资95万元,预计带来收入148万,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水平。

项目二:鸿鹰生态养殖场产业发展, 入股50万元,预计年分红10万元,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

项目三:雨雨露计划预计帮扶贫困学生60人,总投资12万元,减少贫困户因为子女的教育而产生的家庭负担。

项目四:预计危房改造54户,计划总体投资98万,项目使贫困户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项目五:美丽枞阳,幸福农家示范户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座落在合响村张湾组 ,总投资20万元,能容纳100人就餐,累计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总投资20万元,帮助贫困户收益,年均增收3500元。

项目六:共计129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总投资585.6万元,其中包括池塘清淤、道路硬化、桥梁修复等三个方面,项目能为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提供便利,方便贫困群众出行,具体项目见附件1。

二、2019年项目规划

 

计划实施6个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940.5万元,使预计年收益160.35,往后能产生持续收益,能极大地改善贫困户条件。

项目一:特色种养业预计帮扶350户,投资100万元,预计带来收入150万,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水平。

项目二:鸿鹰生态养殖场产业发展, 入股50万元,预计年分红10万元,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

项目三:雨雨露计划预计帮扶贫困学生60人,总投资12万元,减少贫困户因为子女的教育而产生的家庭负担。

项目四:预计危房改造55户,计划总体投资100万,项目使贫困户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项目五:美丽枞阳,幸福农家示范户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座落在合响村张湾组 ,总投资20万元,能容纳100人就餐,累计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总投资20万元,帮助贫困户收益,年均增收3500元。

项目六:共计151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总投资658.5万元,其中包括池塘清淤、道路硬化、桥梁修复等三个方面,项目能为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提供便利,方便贫困群众出行。

三、2020年项目规划

计划实施6个产业发展类项目,总投资1146.77万元,预计年收益168.35,往后能产生持续收益,能极大地改善贫困户条件。

项目一:特色种养业预计帮扶390户,投资108.82万元,预计带来收入158万,带动贫困户增收,提高贫困户自主脱贫水平。

项目二:鸿鹰生态养殖场产业发展, 入股50万元,预计年分红10万元,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

项目三:雨雨露计划预计帮扶贫困学生60人,总投资12万元,减少贫困户因为子女的教育而产生的家庭负担。

项目四:预计危房改造56户,计划总体投资100.2万,项目使贫困户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项目五:美丽枞阳,幸福农家示范户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座落在合响村张湾组 ,总投资20万元,能容纳100人就餐,累计带动6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总投资20万元,帮助贫困户收益,年均增收3500元。

项目六:共计153个基础设施项目,预计总投资855.75万元,其中包括池塘清淤、道路硬化、桥梁修复等三个方面,项目能为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提供便利,方便贫困群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