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桥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优化政务环境,推进我镇政务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
推行政务公开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进行。
(二)真实公正。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结果应当公平公正。
(三)及时便民。政务公开一定要做到及时,要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四)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三、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政务公开的范围包括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各站所的政务公开。对政务公开内容的要求是:全面、真实、具体。公开的事项要求具备“六个要素”,即办事依据、办事职责、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结果。
(一)镇政府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职务、职责权限。(2)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完成情况。(3)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年度财政预算和财政收支情况。(5)上级政府或政府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及使用情况。(6)镇直属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承(发)包、租赁、拍卖等情况。(7)债权、债务及支付转移情况。(8)工程项目招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9)向农民集资的项目、依据、标准、结果及使用情况。(10)镇政府向社会承诺的大事、要事、实事完成情况。(11)工作纪律和廉政规定情况。(12)其他临时性重大事项情况。
(二)与村务公开相对应的公开内容。(1)镇村税费的收缴、使用情况。(2)各村镇代管资金的收支情况。(3)计划生育情况。(4)征用土地情况及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5)各村宅基地审批情况。(6)水电费价格及收缴情况。(7)扶贫救灾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8)干部任免、招聘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情况。(9)镇人大代表的建议、议案办理情况。(10)其他需要公开的政务情况。
(三)各站所公开的内容。(1)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度、办事纪律、办事期限、监督办法和办事结果。(2)执收执罚部门的收费、罚款标准和收缴情况。(3)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要求的必须公开的其他事项。
(四)镇政府对本机关干部职工公开的内容。(1)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洁自律情况。(2)机关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3)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4)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5)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1、公开栏公开。各部门均要设立政务公开栏;
2、会议公开。主要结合有关会议,对相关事项在会上公开,也可召开专题会议,就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3、新闻媒体公开。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某一重大活动进行公开;
4、进村入户公开。印发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
公开的时间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五、具体要求
1、实行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加强对机关和各基层单位公务运行情况的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推进民主建设,促使干部职工廉洁从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求务必达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硬监督、严查处、求实效”的目标。
2、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单位要必须确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政务公开登记簿,对公开的内容、形式进行记载备查。
六、组织领导
政务公开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经常性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镇直各部门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抓好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开内容的合法、完整、规范、实用、有效。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同其他工作一起安排、同时部署、一起落实。
七、监督检查
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钱桥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每年11月上旬开展一次自查,并向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自查材料。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检查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单位,要按照考核办法,实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