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枞阳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年度统计信息
索引号: 00312641-8/201912-00061 组配分类: 年度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枞阳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枞阳镇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12-30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67
枞阳镇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9-12-30 10:25 来源:枞阳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截至11月底,完成财政收入1.19亿元,占任务数的99.27%;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61万元。

(一)盯紧目标压实责任推进“双招双引”。一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强”实力。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担当作为,镇招商办压实压紧责任,配齐配强招商人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精干招商队伍。对园区基础设施实施系统改造,完善园区道路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园区品位。二是主动发挥人脉信息优势,进一步补充完善枞阳镇在外成功人士花名册,把握春节、清明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座谈会、上门慰问等形式,争取招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同时广泛发动全员招商,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亲情、乡情、友情等渠道开展招商,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个个争当招商大使,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的浓厚氛围。三是为企业落地实行“一条龙”保姆式跟踪服务,提升招商“软”实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四最”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金牌店小二”。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到位资金额2.3亿元;新签约、新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3.66亿元;重点在谈项目2个,总投资2.3亿元;已建成待入省平台项目1个,总投资1.1亿元。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切实抓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超2.6万亩,实现粮食生产稳定目标。持续高标准推进五一、展望、大青山、郭桥和青龙等村共计7000亩“农业两区”和郭桥村100多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实行科学化种植、收割和管理措施,加快水、电、渠、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生态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和发展。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已发展县级龙头企业12 家,家庭农场 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29家,种养大户92个,流转土地累计达1.8万亩,今年组织申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人。油料加工、茶叶加工、蜂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不断做大做强,大青山老茶(何家青山)和金恒菜籽油参加了今年9月份铜陵市举办的贫困地区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打开知名度。积极探索农业新业态发展路径,立足本土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等资源禀赋,结合葡萄、草莓、茶叶、金银花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一体化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获得明显提高。认真落实惠民补贴政策,完成2019年29950.78亩农业保护支持补贴和20838.09亩稻谷补贴的审核和造册上报,以及2018年1488.76亩棉花补贴造册上报工作。
      (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盘活土地存量,落实农转用、转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清理等工作,保证空间指标的有效使用,强化要素保障,满足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深化闲置厂房租赁管理,进一步挖掘安徽科艺得木业等企业的闲置厂房,引导一批有发展潜力、符合环保要求的小微企业入驻,目前已有6家小微企业入驻,为我镇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蓄积更多更强后劲。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续抓好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鼓励企业机器换人,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今年园区企业共投入技改资金60多万元。同时,积极宣传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申报发明专利,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优惠补贴,并帮助对接科研院所、高校、专业机构等为企业升级换代助力。
      (四)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挖掘内涵,活用资源,着力推动大青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不断增强其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支撑,目前大青山游客接待中心已投入使用,景区旅游道路建设正在抓紧实施。倾力支持枞阳县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的举办,高质量完成主会场建设任务。把发展“农家乐”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积极申报青龙驿农家乐、五一村农家乐为“星级农家乐”,申报荷叶田田生态农庄为“五星级农家乐”;积极做好青龙驿农家乐用电用水协调工作。继续强化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和巩固提升,增强农产品上行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农村电商综合便民服务,通过这些电商站点把万千商品送到百姓家中,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兄弟的生活。今年累计电商物流包裹量近千件,新增电商主体8个,戚矶、蒲洲、下枞阳、旗山、老庄等村居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枞阳镇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
      (五)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坚持早筹划、早宣传、早准备、勤巡查,全年累计出动秸秆禁烧巡逻人员300余人次,确保麦收期间未发生一例秸秆焚烧卫星火点。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全镇13个村居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临时收储点,积极引导农民将秸秆打捆出售给收储点,变废为宝推动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全年共收购油菜秸秆40.16吨,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坚持宣传引导和强力整治相结合,做好散煤治理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对全镇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对存在问题的商户立即进行整改,目前共清理散煤2.1吨。以“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注重日常巡查、群众广泛参与,强化行政监管执法,确保“河长制”落实到位,截至目前镇级河长共巡查150余人次,督查村级河长工作4次,发现问题6例,均已整改到位。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两批共计28个,目前已完成县级验收14个,余下14个正在实施中,力争年底前完成县级验收。
      (六)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高标准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描绘美丽乡村幸福画卷。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明确改厕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完成全镇4个村共411户改厕任务;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今年全面完成郭桥、青龙两村农村饮用工程和全镇贫困户自来水入户任务;扎实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由镇文明创建工作小组牵头,发动各村居组建村庄清洁行动志愿服务队,对镇村范围内的卫生死角、户外广告、河道等进行大排查大清扫,目前已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十余次,清理垃圾约20吨,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保持违法建设、违法用地治理高压态势,继续集中精力“清零”,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对城区5个棚户区已支付补偿款应拆除房屋进行拆除。继续扩大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年初申报五一行政村竹东中心村为2019年度市(县)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于上半年建设完成,水、电、路、厕等基础设施完备,村庄面目一新。层层压实“林长制”责任,加强森林防火的巡查和监管,确保森林资源不受侵害。
      (七)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护,全面完成郭桥、大青山两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高祖联圩、立新圩汛前滑坡段治理已及时完工。加快农村道路网络体系建设,让农民兄弟尽快走上致富路奔小康,今年我镇扶贫道路项目分三批次进行,共涉及8个村21条道路,全长10.472公里,目前第一批扶贫项目道路已完工,涉及2个村7条道路,全长1.787公里,受益贫困户38户135人;铜陵市铜官区对我镇的扶贫项目戚九公路(长河段)新建工程的立项、设计、评审工作均已结束,并于11月5日开标。涉及我镇7个村的2019年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项目(共19条道路,全长11.591公里)正在抓紧施工。
      (八)认真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成果,加快确权数据的汇总和运用步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内容错误摸底排查工作会议要求,我镇召集14个村居召开会议安排有关工作,并按文件精神落实包保制,目前摸底排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强化交账意识,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稳妥推进、全面完成,目前我镇11个村和3个社区已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九)努力夯实乡村治理根基。一是培育倡导健康向上的乡风民俗,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不断增强群众自治能力。深入挖掘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等乡风教化资源,发动群众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让一个个家庭都成为“文明细胞”。镇村积极开展寻找“身边好人”“最美家庭”活动,坚持“群众评、评群众”,让群众当主角,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带动效果。目前,全镇共涌现文明家庭24户,身边好人更是层出不穷。二是不断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全镇高标准成立村民自治组织,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同时注重将小能人、种养大户、高学历人才引入村民自治组织,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十)脱贫攻坚战果不断扩大。坚持问题导向,抓严抓实中央专项巡视、省考核反馈、市委巡察反馈、大排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成立专门组织,建立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措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逐项销号清零。坚持成效导向,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推进扶贫“十大工程”。2019年,我镇引导和帮助贫困户申报自种自养扶贫项目1992个,补助资金达181.79万元;对各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引导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家乡贫困户脱贫致富;代缴新农合4255人,补助资金83.61万元,代缴养老保险1504人,补助资金15.04万元;享受健康脱贫“351”“180”政策7847人次,基金支付737.49万元;光伏扶贫收益共向贫困村发放资金34.14万元,向508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资金0.39万元;保险扶贫参保人数为4295人,代缴保费36.51万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全面提升各村“双基”建设,共争取财政专项发展项目29个,资金近600万元,争取铜官区帮扶项目4个,帮扶资金440万元;利用全县油菜花节主会场设在我镇五一村的契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十一)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速。全镇实现新农合参保全覆盖,2019年共有34015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1%,超额完成上级交给任务数。卫生计生服务质量有了新提升,成功举办计生协活动,在石岭社区“城市生活e站”的基础上,打造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的亮点,同时做好新华社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创新项目。民政优抚救助工作稳步开展,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94.4898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21.378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85.176万元,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资金65.2718万元,建设了1个残疾人之家和5个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关注群众精神生活改善,开展送戏进村、进社区演出活动和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增配图书、文娱设备等,组织主题读书活动4场,举办文体活动12场。一如既往抓好征兵工作,政审定兵27人,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征兵任务。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