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枞阳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年度统计信息
索引号: 00312641-8/202205-00090 组配分类: 年度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枞阳镇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枞阳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2-0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67
枞阳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1-02-08 15:14 来源:枞阳镇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0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苦干实干、勇于担当,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截至12月,完成财政收1.26亿元,16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0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52万元。

一、聚焦强化招商引资,大力推动本镇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按照全县双招双引推进大会会议要求,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立足镇情,创新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截止目前(2020年10月底)已完成5个项目。一是新签约、正在建设项目一个——安徽科艺得返乡创业园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落户在镇园区,部分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工。二是枞阳渠梁血液透析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项目落户在枞阳镇,租赁枞阳县大运车业以营有限公司。新上血液透析设备60台。三是新增稻谷烘干项目,总投资1亿元,落户在枞阳镇五一村,占地20亩。建设先期管理用房1000M2,生产厂房8000M2,储运仓库4500M2,晒场10000M2,以及相应的食堂,门卫等生产生活配套建筑等13800M2。购置烘干设备8台,锅炉4座,斗式提升机4台,叉车4辆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四是御华府商居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落户在枞阳镇,建设总建筑面积185358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58121M2,商业建筑面积25460M2,以及相关附属设施1777M2。五是工业遥控器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落户在枞阳镇下枞阳原县染织厂地块约10亩,购置107台(套)设备。在谈项目两个:一是安庆市满发生态农业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落户在镇长河村境内,已签订承租土地650亩。二是安徽宗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项目投资拟在枞阳镇园区落户,约租赁占地6000M2。与此同时,枞阳镇依托产业基础,发挥区域优势,总投资1亿元的安徽荷叶田田粮食烘干项目生产厂房、办公用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一期投资2亿元的健康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落入镇园区,目前正式投入运行。

二、聚焦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紧盯三类人群,实施精准帮扶。紧盯2020年的拟脱贫户,成立一户一专班,制订“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资源条件、发展能力和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安排专班跟进帮扶实效。另外,对于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强化动态监测,准确掌握他们的家庭现状,优先落实产业、就业和金融扶贫等政策,及时化解致贫和返贫风险。

二是沉着科学应对,迎战疫情汛情。为消除疫情对贫困户外出务工的影响,全面开展未就业贫困户的摸底排查工作,通过与县就业局对接,介绍143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对未能外出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安排公益岗位实现就业,2020年新增“三保四护”公益性岗位11人。未能外出务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近实现居家就业,均按季度申报务工补贴。截至目前,我镇共有2628名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开发了“三保四护”公益性岗位111人,实现居家就业115人,共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35.75万元。认真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为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先后发放救灾菜种378公斤、叶面肥1900袋、水稻生产调节剂1270袋、有机肥替代化肥46吨。

三是抓实问题整改,提升工作实效。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进行逐项查摆,认领问题27条,拟定整改措施81条,取得整改成效81条。督促指导各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认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各村共认领问题99个,制定措施243条,对应成效243条。开展村级互查,抽调各村工作队成员及扶贫专干,对全镇12村2016年以来脱贫户资料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20年10-11月份,派出由联系村科干和驻村镇干组成的12个专班,奔赴12个村,与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起,对2014年以来的贫困户、边缘户进行全面入户走访。逐人逐户核对,及时查遗补漏,纠偏改错,发现问题1708个,解决问题1708个。加大对两个重点督办村的指导力度,补充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切实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举办业务培训会,加强日常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基层业务能力与水平,进一步规范基础工作。同时将各项整改工作,统筹结合,一体化推进,推动全镇脱贫攻坚质量整体提升。

四是坚持精准施策,推动乡村振兴。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人进村入户宣讲等方式,让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加大光伏、产业扶持力度,2020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个,可为村集体增收3-7万元/年;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发展自主经营产业获得补助115万元。发放光伏扶贫资金136万元,其中508户到户收益119.20万元,3个贫困村16.8万元。组织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帮助五一村、双龙村、戚矶村、展望村成功申报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施水利项目两批共7个,总投资120万元,已完成资金拨付;道路项目14个,总投资862万元,已全面完工。发放光伏小额贷款208户共208万元。通过与电商企业对接,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达2292万元。

三、聚焦改善居住环境,统筹推进城乡宜居建设

一是着力完成城区改造。按照《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先后对东方花苑、天城上府、中海山水城、华翔观天下、龙湖国际城等小区进行了成立业主委员会启动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东方花苑、天城上府、中海山水城、华翔观天下四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各项工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棚户改造任务全面启动,县医院外科大楼项目、县城连羹河段、五七圩段影响防汛抗洪施工的房屋全部拆除。积极配合县执法局勘察处理城区老旧房屋漏水修善问题24起。2020年危房改造共实施4户,并将18-19危房改造资料录入补全。组织、协调房产鉴定部门对连城和沿河水灾受损的四类人员22户的住房安全进行鉴定,住房安全。廉租房补贴工作完成全年续租83户审核,经济好转退出4户,新增9户。二是着力推进环境治理。镇党委、政府坚持把深化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纳入当前重点工作之一,着力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前期摸排出居户旱厕1544个(其中长安村、长河村和古塘村共计236个),公厕16个,粪桶(缸)2372个。通过集中攻坚活动,全镇目前共整治旱厕1133个(其中拆除116个、改造117个、填埋232个、封堵668个),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对长安、长河和古塘三个村的旱厕改造(目前共整治89个)和县住建局对公厕的改造工作(目前已整治15个)。深化做好县城文明创建工作,153个无物业管理小区和背街小巷,实行市场化运作正常,城区“双禁”工作顺利推进,县城创建常态长效。三是着力推动交通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打好脱贫攻坚战,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我镇2020年实施的扩面延伸道路涉及6个村29条道路,全长15.639公里(旅游路7.632公里)项目资金2989.6万元。扶贫项目公路第二批涉及9个村14个项目,全长12.382公里,项目资金685.26万元。

四、聚焦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枞阳镇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好各项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一是不断完善社保体系。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全镇参保人数16794人,参保率达97.78%,在全县名列前茅,有9112人享受领取养老金待遇,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1400余万元,均实现社会化打卡发放。在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方面,目前我镇符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共计13304人,有3170人享受到龄发放待遇,2020年新增到龄享受人员50人。二是稳步推进就业扶贫。大力推动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力度。今年10月份在长在河村举办小龙虾养殖培训班,共25人参加,全员合格。2020年三保四护111人补助已发放到位,补贴金额为66余万元,居家就业160余人,补贴金额为60余万元,前三季度已打卡发放。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办理小额担保贷款77笔,共计1540万元。三是大力保护劳动者权益。认真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规定。坚持依法行政,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结合县组织开展劳动保障年度书面审查,企业缺工情况和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及诚信评价,企业欠薪隐患摸底排查等工作。认真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增强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制维权意识。加强公共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工作推进约束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

五、聚焦社会安全管理,护好全镇安全发展大局

今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总结经验,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快速有效、靠前指挥,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坚决抓好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抓好正常的每月一次例行检查,消防安全隐患。抓好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整治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共召开专题会议4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2余次并在后期进一步检查销案。我镇将7家企业纳入安全生产“两化”系统,并深入企业进行了细致摸底,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液化气站1家,指导企业对“两化”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对全镇村、社区、中心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发放《枞阳镇关于印发青少年防溺水活动的》通知并与村、社区中心学校签订了责任书。要求村、社区凡是所有池塘边都要求树立警示牌、宣传横幅。二是坚决做好日常应急管理工作。镇先后组建了镇、村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其中镇级综合应急救援队由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镇辖26个村居相应组建了26支村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主要由村两委干部、基干民兵、退伍军人、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等组成。在26个村配备了应急信息员,建立了安全信息传递渠道,着力加强对基层信息员的培训,确保信息报告简洁、及时、准确。2020年全镇共完成应急预案演练3次,其中2月份、11月份开展防火应急预案演练各1次,6月份开展防汛应急预案演练1次。三是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率先实行“网格化管理、小片区作战、封闭式运行”防控模式,划分17个片区、设立243个卡点,由包村科干、村两委干部、志愿者等组成专班24小时值守,严格人员、车辆出入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城区实现“零确诊”。四是坚决打好防汛抗洪“保卫战”。2020年发生特大洪水,镇应急分队一直在救灾第一线,转移安置人口2.4万人次,紧急转移灾民50多人次。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防指的统一部署,坚持江防、城防、湖防三线作战,配合住建、水利等部门做好县城防洪圈一道防线加固加高、二道防线构筑和连羹河防汛应急抢险工程,实施分洪和代排水工作。制定预案,及时组织转移群众3658人,设置安置点5个,集中安置转移人员320人,扎实开展灾后重建,防汛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