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场监管局1-8月份落实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实便捷进退工程。牵头全县21个部门推出了94项容缺受理清单,着力提升“一网通办”服务速度,实现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一网填报、合并申请、一次办理”;1-8月新增市场主体2354户、免费为企业刻制公章4020枚,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28%;全面提升企业注销登记效率,将普通注销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将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缩减至20个自然日,1-8月共简易注销企业226户,便捷进退工程为企业节约成本近110万元。
(二)做实包容监管工程。一是减少监管干扰。牵头“唱主角”。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牵头单位,我局牵头召开了“双随机、一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培训会,对27个成员单位“双随机、一公开”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指导其合理安排抽查任务;扩大联合抽查比例,今年要求各单位牵头发起联合抽查的次数达总抽查任务的25%;强化督查考核,定期不定期通过工作群提醒督促各成员单位推进抽查任务,对不能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的,及时通报,并在年终目标考核中扣除相应分数,倒逼各成员单位完成监管任务。带头“做示范”。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开展本部门抽查6次,抽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三品一械”、知识产权使用和餐饮服务、网络订餐、直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经营95户;深入推行部门联合监管,共开展联合抽查12次,抽查纳税连锁药店、融资担保企业、燃气经营单位、电影发行放映单位、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道路运输客运站经营企业、养老机构、物业服务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加油站、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公司等19家。开展全省市场监管部门不定向抽查,抽取企业218户。二是下放监管权限。深度下放监管权限,在全面委托下放所有监管权限至开发区所取得实效后,又继续探索下放所有权限至横埠所。三是实施免罚监管。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于处罚,结合枞阳县实际,持续优化免罚清单内容,在2018年出台的10条免罚清单的基础上增加至2021版100条,做到行政执法有“温度”,避免一罚了之,今年来共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50次,免罚金额20余万元。
(三)做实信用修复工程。根据市场主体性质、规模等,列出200余户企业信用修复轻重缓急清单,对可能要参加招投标、评先评优等活动的企业,采取一线办公的方式指导其填写信用修复材料,主动向上报送修复材料,变“企业跑”为“执法人员跑”,减轻企业材料、时间等成本负担,已温馨提醒500余个被罚市场主体如何修复信用,将80家企业信用修复材料呈上,目前已有160户企业实现“零成本”修复信用。
(四)做实质量提升工程。出台了《枞阳县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善了枞阳县质量提升奖励管理办法,组织12户小微企业参加“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会议”;帮扶1户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2户企业完成2021年铜陵市知识产权体系贯标认证;2户企业申报省优势企业;;完成“枞阳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和“枞阳媒鸭”地理标志的使用工作;培育枞阳茶叶协会申报安徽省商标品牌基地;帮助指导枞阳白茶协会成功注册枞阳白茶互联网域名;完成枞阳媒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启用工作;上半年新增注册商标600件【国家局暂只公布了上半年数据】,帮助1户企业完成1件商标质押融资。
(五)做实隐患排查工程。全面排查餐饮单位气瓶使用安全隐患,杜绝超期、报废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钢瓶流入餐饮单位,对排查出的29只报废、超期未检气瓶整改到位,消除气瓶漏气隐患2处;强化夏季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领域、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制度,目前共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968户,责令改正65户,立案63起。
(六)做实医药发展工程。针对全县无药械生产企业现状,采取一线办公指导、走出去学习取经、请进来模拟检查等方式,指导有意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申报证书,制定企业产品技术标准,有1家企业申报的二类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注册已通过现场核查,实现了枞阳县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零突破”;今年8月底我县再有1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获得“医用外科口罩”(灭菌型)产品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填补铜陵市空白;有8家企业取得一类医疗器械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备案凭证及生产备案凭证;抢抓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和枞阳县入选2020年度“中国天然氧吧”的机遇,传承中药材种植养殖历史,成立加快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锚定目标、落实责任,从官方层面推动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起步开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