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文旅创新融合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效显著,为迈入高速发展时代,打造幸福枞阳做出积极贡献。 一、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化基层党建工作
1. 夯实基础,规范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了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夯实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之基。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和局属单位支部负责人赴左光斗纪念馆,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召开全文旅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先进表彰大会暨专题党课,开展送书进防汛安置点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活动”。
2.表率引领,树立形象。深化“党员亮身份"活动,疫情期间,县文旅系统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爱心捐赠倡议,踊跃捐款16470元,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干部规范言行,熟知制度,提高带头工作、带头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示范引领作用,以创建先锋党支部为契机, 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履职尽责工作水平和能力;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形成创先争优的导向。
3. 助力防疫,党员先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系统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手机畅通,取消节假日和双休,严格落实值班值守,统筹推进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对包保社区和文旅市场进行排查防控。积极配合社区开展宣传、劝导和摸排,无缝轮班,严守防线。对城区和乡镇文化和旅游场所实行分片包干动态跟踪督促检查,疫情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00余人次,检查、复查、督查文旅市场各类经营单位650余家次,未发现从业人员感染。利用微信、QQ群、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和广播宣传等形式,及时宣传上级决策部署,通报防控权威信息,普及预防科学知识,引导全社会正确理解,不传谣不信谣,全面提升防控意识。
(二)全域旅游创建持续推进
1.舞好浮山旅游龙头。推进浮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编制了浮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方案,全面提升景区软硬件设施水平。
2.推进A级旅游景区和A级旅游村创建工作。三公山景区、白云岩景区成功申报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完成白柳镇山河村、横埠镇横山村、白梅乡岩前村、浮山镇浮渡村、义津镇高升村、钱桥镇邹姚村等11家A级旅游村创建评定工作。
3.推进“大美枞阳·民宿客栈”和“美丽枞阳·幸福农家”示范户创建工作。全年创建“大美枞阳·民宿客栈”和“美丽枞阳·幸福农家”示范户15家。
4.深入开展“四级联建”创建工作。整合全县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申报。目前,浮渡村成功入选安徽省特色旅游村名单,荷叶田田农家乐、坡上村79、青龙驿农庄、生生缘农家乐成功入选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名单。
5.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全年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12家,其中:国家级品牌5家:汤家墩遗址和阮鹗墓石刻公布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镇图书馆入选国家级文旅融合试点单位,枞阳县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县,枞阳县入选“中国天然氧吧”;省级百佳文旅品牌5家:浮山镇浮渡村安徽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荷叶田田农家乐、生生缘农家乐等2家安徽省百佳农家乐;坡上村79民宿、青龙驿家庭农场等2家安徽省百佳民宿;白柳镇、荷叶田田农庄等2家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
(三)文旅项目建设颇有成效
1.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完成“一部手机游枞阳”线上平台建设,进行线上集合展示旅游景区、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乡村旅游、旅游住宿、餐饮农家乐、特色美食、旅游商品、名人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
2.加快研学旅行建设。加快推进牛集职高、浮山、方园、左光斗纪念馆、荷叶田田和生生缘等研学旅行基地打造和申报工作。运用受捐退役武器和县科技馆场地资源,建设枞阳爱国主义教育园项目,开展研学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目前该项目即将完工验收。
3.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加快枞阳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的调研、挖掘,注重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以横埠章家大屋“红色摇篮”、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浮山会圣岩农民运动讲习班等红色资源,以汉武射蛟台、辅仁会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项目谋划为重点,推进文化传承、项目建设和文旅融合。枞阳旅游集散中心、上码头文化旅游特色商业聚集区项目正式进入省发改委重点项目库。完成枞阳历史名人文化园、非遗展示馆等文旅融合项目编制工作并上报省发改委,枞阳第一个党支部、八县联席会议旧址保护项目已获得省文物局批准。
4.加大文旅招商力度。与巢湖三瓜公社、大别山风情谷景区、大别山大裂谷景区、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兆运集团、亚洲汇储实业有限公司、吉林延边梦幻森林有限公司、景域驴妈妈等企业集团进行洽谈,目前与安徽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洽谈投资15亿元的安徽麒麟影视公园暨麒麟康养小镇项目,初步达成投资意向。
(四)文化旅游营销推广亮点纷呈
不断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推广战略,巧借新媒体传播新思路,释放文旅融合旅游发展新效应。广泛开展“一镇一品”推介活动,利用“5·19”旅游日进行专题宣传推介,有力有效地提升了枞阳文化旅游知名度。联合省自驾游协会,举办了安徽人游安徽·“情满后备箱,百车游铜陵”扶贫助农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150余辆自驾游车辆、400多名自驾游车主。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将我县优质农产品、特色旅游商品推向游客市场,深入推进旅游扶贫、旅游助农工作,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五)文化惠民工程持续稳定发展
1.公共文化场所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图书馆、文化馆、全民阅读点、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截止11月底,办理图书借阅卡的读者19000余人,外借图书66856册次,到馆借阅人次100000多人次 ,县图书馆(含阅读点)举办各类展览、培训45次,讲座活动 50 次,免费接待读者10万人次。县文化馆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人次11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展览、文艺辅导156次。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场地及设备等全部实行免费对外开放,每周坚持向公众开放42小时以上,每年每站举办各类培训12次以上,大中文化活动4次以上,制作更新宣传橱窗12期以上。同时为了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提高文化惠民工程社会效益,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开展了枞阳大讲堂、“周末大舞台”文艺演出等品牌文化活动,开辟了“黄镇纪念展厅”“老年活动中心”开展面向基层辅导培训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遇重大节日或传统节日组织如端午节龙舟赛、农村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活动。19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和农家书屋严格按照省市标准要求,每周免费对外开放5天以上。
2.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截至11月底,我县已建成21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99%。投入资金105万元,建成乡村文化大舞台21个。落实全县214个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岗位设置,年岗位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总投资1599999元,建成麒麟镇、会宫镇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数字化建设项目。
3.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了2020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枞阳面孔”摄影展、下基层慰问演出、“我们的节日”系列文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0场,服务群众50000余人次。协办了枞阳县首届童声合唱比赛;面向全县组织并征集优秀书画作品参加2020年安徽少儿书画大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端午节包粽子、“军民鱼水情”联欢文艺晚会等活动,线上开展了“每日一课”46篇。开展了以“脱贫攻坚 文化扶贫”为主题的专场演出活动7场次,开展2020年“送戏进万村”活动共197场次。
4.多举措多活动推进全民阅读。为倡导全民阅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利用第32个“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及“六一儿童节”,走进枞阳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流动图书配送活动;“八一”建军节,为武警中队人民子弟兵赠送了优秀书籍报刊百余册;开展送书下乡,拓宽图书流通渠道,拓展图书服务空间,把知识资源递到最基层的读者手中。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举办了线上国学讲座、阅读成长讲座、周末“书影时光”优秀影片展播、国学经典诵读、六一儿童影片展、亲子手工制作等各类主题活动120余次(含乡镇图书分馆及阅读点)。其中全民阅读活动(含讲座、展览、经典诵读等)90余次(含乡镇图书分馆及阅读点)。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1.加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成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山摩崖石刻安防项目和前期勘查研究项目工程编制工作;向国家文物局上报阮鹗墓石刻2020年修缮项目计划书和安防项目计划书;枞阳县第一个党支部活动旧址修缮、八县联席会议旧址修缮等3家文保单位的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目前预算评审已录入国家项目资金储备库。
2.加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大櫆墓修缮;通过了工程初验收合格,将请示省文物局组织文物专家实施验收项目工程。完成通过了浮山中学“中大楼”维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完成水毁文物文保类白柳镇《白柳公社帆矿冶炼遗址》修缮设计方案编制;成功争取省级下拨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修缮项目工程专项资金100万元。现已通过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网招标,枞阳县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保护维修工程。
3.枞阳县成功申报公布为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片县;编制黄镇故居、章逐明烈士墓、陈雪吾烈士墓等革命文物维修设计方案。
(七)文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有序
1.兼顾专项严抓整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和本部门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专项行动7次、积极组织开展全县网吧市场暑期专项整治行动,全县营业性演出市场专项治理,全县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全县文旅市场专项消防安全整治行动等一系列工作。
2.“扫黄打非”持续发力。加大对印刷企业、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和宣传力度,集中开展对印刷、出版物市场的执法工作,通过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的经营单位。严厉打击出版物经营单位销售侵权盗版的行为。积极参与了“护苗2020”绿书签活动。在全县各出版物经营场所张贴“护苗2020”宣传海报,倡导居民广泛参与,抵制盗版图书,不断增强“扫黄打非”意识。通过枞阳县广播电视台、枞阳在线、枞阳文化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加大“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宣传力度。
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真抓实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摸排和监管,对全县文旅市场进行摸底排查,通过业主微信群,向业主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意义。开展扫黑除恶“行业清源”工作,对全县网吧、书店、KTV、影院、印刷企业、景区景点、旅行社等进行检查,出动执法人员532人次,共排查文旅市场各类经营单位133家。并对排查情况进行及时总结,目前文化和旅游市场暂未发现涉黑涉恶势力。
4.加强学习提高技能。2020年县文旅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铜陵市举办的“扫黄打非”及出版广电管理业务培训班,积极向省市各级专家现场学习,交流执法经验,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技能。参加2020年铜陵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并在理论和实操评比中表现优异,获得铜陵市全体第二名和网络案件办理单项第一名。
(八)坚持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
1.加强疫情防控市场监管。春节期间,面对突发的疫情危机,县文旅系统全员投入到疫情防控督查和宣传工作中。对辖区内所有文化旅游经营单位,采取线上通知,线下督查的形式,深入各乡镇,现场督查文旅场所停业情况,向经营业主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2.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强化对象域内包装印刷企业疫情防控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同步见效。重点检查职工返岗防护、防控装备、场所消毒等工作落实情况。要求企业对上岗员工层层把关,上岗前进行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并按要求对厂区进行消毒。组织开展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疫情防控及安全工作会议,部署全县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和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保障我县文旅经营单位经营有序,市场稳定和谐。
(九)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文明创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建设、巡视巡察整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