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医保局)> 财政资金> 部门项目信息
索引号: 11340722MB157695XC/202111-00001 组配分类: 部门项目信息
发布机构: 县医疗保障局 主题分类: 其它
名称: 枞阳县医疗保障局2020年度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7-22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32
枞阳县医疗保障局2020年度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1-07-22 17:26 来源:县医疗保障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级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15万元。

项目单位:枞阳县医疗保障局

项目背景:根据《枞阳县2020年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之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枞医保发[2020]20)文件精神实施。

项目内容:根据《枞阳县2020年困难人员救助暨困难职工帮扶工程之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枞医保发[2020]20)文件精神实施对城乡居民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三无”对象不设救助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住院费用的10%进行救助,不设年救助限额;特困供养人员、城市“三无”对象年最高救助限额为20000元;城乡低保户年最高救助限额为8000元;重点优抚对象年最高救助限额为5000元;城乡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合规自付费用4000元以上且符合12个重特大救助病种的年最高救助限额4000元;自付费用超10万元的重特大疾病救助原则上每人每年救助总额不超过2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保障全县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全覆盖,稳定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应救尽救,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自评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所有项目支出。

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主要包括:

1)绩效目标与战略发展规划的适应性;

2)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

3)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绩效评价原则: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和公开透明。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决策 

 

 

项目立项 

立项依据

充分性

项目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依据情况。

评价要点:
①项目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②项目立项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要求;
③项目立项是否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
④项目是否属于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是否符合中央、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原则;
⑤项目是否与相关部门同类项目或部门内部相关项目重复。

立项程序

规范性

项目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评价要点: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②审批文件、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③事前是否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绩效评估、集体决策。

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

合理性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评价要点:
(如未设定预算绩效目标,也可考核其他工作任务目标)
①项目是否有绩效目标;
②项目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是否具有相关性;
③项目预期产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业绩水平;

④是否与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

决策 

绩效目标

绩效指标

明确性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③是否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资金投入

 

预算编制

科学性

项目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
②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是否匹配;
③预算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编制;
④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资金分配

合理性

项目预算资金分配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补助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
②资金分配额度是否合理,与项目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

过程

资金管理

资金到位率

实际到位资金与预算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预算资金)×100%。

实际到位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落实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预算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预算安排到具体项目的资金。

预算执行率

项目预算资金是否按照计划执行,用以反映或考核项目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实际支出资金: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拨付的资金。

 

过程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

合规性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是否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
④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组织实施

 

管理制度

健全性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
②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制度执行

有效性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②项目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是否完备;
③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

产出

产出数量

实际完成率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实际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项目实际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计划产出数:项目绩效目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计划产出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产出

产出质量

质量达标率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产出数/实际产出数)×100%。

质量达标产出数:一定时期(本年度或项目期)内实际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既定质量标准是指项目实施单位设立绩效目标时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或其他标准而设定的绩效指标值。

产出时效

完成及时性

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时间:项目实施单位完成该项目实际所耗用的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或相关规定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时间。

产出成本

成本节约率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实际节约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成本节约程度。


成本节约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00%。
实际成本:项目实施单位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实际所耗费的支出。
计划成本:项目实施单位为完成工作目标计划安排的支出,一般以项目预算为参考。

效益 

项目效益 

实施效益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效益。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设置和细化。

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因该项目实施而受到影响的部门(单位)、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总分由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

采用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成立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小组,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办法,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开展自评工作,汇总自评结果,加强自评结果审核和应用,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相关评分表附后)

本项目评价综合得分 100分,等级为“优”。 预算资金执行率得分10分,产出指标得分50分,效益指标得分30分,满意度指标得分10分.

项目总体完成情况优,达到立项预期目标。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项目预算编制比较科学合理、标准明确,预算资金分配依据充分。

(二)项目过程情况。

县级预算安排资金51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1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项目预算资金按照计划执行,预算执行率100%。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健全,项目实施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三)项目产出情况。项目实施的实际完成率100%,项目完成的质量达到既定质量标准,项目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一致,达到时效目标。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四)项目效益情况。本次绩效自评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规范,较好的完成了项目既定的绩效目标。项目整体效益较好,群众满意度较高。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绩效目标三级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充实,更好体现项目实施的目标本质。

阶段性目标不清晰,无法为绩效跟踪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撑。

六、有关建议

加强项目绩效跟踪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枞阳县医疗保障局

          2021年7月20日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020 年度)

项目名称

县级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主管部门

枞阳县医疗保障局

实施单位

枞阳县医疗保障局

项目资金
(万元)

 

年初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分值

执行率(B/A)

得分

年度资金总额: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10

100%

10

 其中:本年财政拨款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515万元

-

100%

-

  上年结转资金

 

 

 

-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保证对我县7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计生特困人员、贫困人口等特殊人员及时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确保他们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提高就医保障。

保证对我县7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计生特困人员、贫困人口等特殊人员及时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确保他们正常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提高就医保障。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指标值

实际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50

数量指标

医疗救助人次

≥4.5万人次

45831人次

20

20

 

质量指标

发放到位情况

及时到位

100%

10

10

 

时效指标

发放时间

及时发放

达成预期指标

10

10

 

成本指标

医疗救助资金支出

≥515万元

515万元

10

10

 

效益指标
30分)

经济效益
指标

减轻对象就医成本

显著

达成预期指标

10

10

 

社会效益
指标

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感

达成预期指标

10

10

 

可持续影响
指标

基金合理持续使用

长期

达成预期指标

10

10

 

满意度指标(10分)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参保人员满意度

≥92%

95%

10

10

 

总分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