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2021年“四送一服”工作总结
和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四送一服”办公室的有力指导下,我县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入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联合发力、精准施策,精心组织开展了政策宣讲、走访调研、要素对接、问题办理等一系列贴近企业需求的活动,落实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执行说“不”提级管理规定,纾困解难激发企业活力,不断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企业家满意度不断刷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为全面总结2021年“四送一服”工作,根据有关要求,高标准谋划2022年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力量,全力构建服务企业体系
优化升级“四送一服”工作机制,急企业所需、尽职责所能,强化统筹推进,加强部门联动,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配强力量,抓好两支队伍。组建“1+5+16”工作队伍,即:县“四送一服”办、5个工作组和16个乡镇,调整充实县“四送一服”双百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将县“四送一服”办公室改设在县政府办公室,抽调专业力量负责县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建企业服务小分队,根据工作实践和企业实际需求,从5个县直有关单位遴选10名懂企业、会管理的业务骨干、技术人才组建企业服务小分队,常态化为企业进行上门服务,进行针对性政策宣传、解读,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完善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全覆盖。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和企业联系包保工作全覆盖,结合实施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将省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四上”企业、外贸企业等纳入联系包保范围并动态调整。印发《枞阳县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工作方案》,按照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每人联系4户企业,科级干部每人联系3户企业的原则,79名领导干部包保联系259家企业,16名干部包保联系72个项目,联企干部定期进行走访调研,“一对一”精准推送支持帮扶政策,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紧扣服务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细
率先在全市推出十条新政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服务和环境上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招商项目服务实现“一站式”包保,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由1名县级领导、1个县直部门包保服务,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保服务,企业办理各项手续由包保服务单位“一站式”首问负责、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创新载体,落实政策直达机制,涉企优惠政策“便捷式”兑现,对符合条件的“免申即享”,对确需申报的一次申报、快速兑现,省、市奖励资金到位后,县级配套资金1个月内兑现,切实让企业享受“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各类政策资金兑现实行“免申即享”,确需申报的,一次申报、快速兑现。今年以来,累计兑现县本级奖补资金4582.72万元,其中: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资金1752.09万元、农业生态发展资金448.12万元、科技创新资金473.73万元、服务业发展资金495.28万元。出台扶持企业发展奖励政策。先后出台了《枞阳县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奖励政策》《枞阳县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枞阳县促进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政策》《枞阳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从政策层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三)创新主题活动、精准要素对接,提升服务企业工作水平
围绕小微企业在融资、用工、用地等要素需求,主动牵线搭桥,促成要素精准对接,帮助企业化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举办各类特色专题活动,与铜陵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帮助县内20家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着眼企业发展之需,常态化组织开展要素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制约发展难题,着力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取得突破,努力构建全方位要素服务保障体系。先后组织要素对接会8场、专场招聘会40场,为115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12亿元,帮助36企业招聘技术工人58人。通过“政银担”“税融通”等解决企业资金需求近2亿元。此外,为解决企业订单少、销售难问题,县商务局等部门与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国内知名网络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帮助电商企业进行网络销售、直播带货,完成线上交易7亿元,增长34%。
(四)抓实专项行动、提供贴身服务,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紧抓实二季度、四季度2次专项集中行动的开展,通过集中政策宣讲、企业座谈、进企入园调研等方式,持续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工作。专项行动期间,先后举办“四送一服”集中政策宣讲会1场、“四送一服”包保企业培训会1场,参会企业累计400余家,发放各类政策清单580余份;组织企业参加市“四送一服”全追踪电台专栏节目“局长送政策”、政策宣讲会及《承诺与兑现》专题访谈,有力有效推动惠企政策覆盖面、知晓率。深入枞阳经开区和乡镇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推动“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力,2次专项行动累计走访调研企业77家,其中督导重点项目和“双招双引”重大项目13个;组织资金要素对接会1场,参会企业60家,为8户企业融资3600万元。做好企业贴身服务。推广应用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措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2020年基础上再下降15%,企业资金成本“承诺式”减轻;推行“非禁即入、容缺受理”,全面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隐性门槛等,市场准入管理“清单式”规范;探索多规、多审、多介、多评、多验、多证(书)等“六多合一”,工业类项目承诺即开工,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建设项目审批“联动式”提速;行政许可事项平均审批时限比法定承诺时限缩减60%以上,承诺办结事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企业简易注销即时办结,行政审批时限“快速式”压缩;推行包容审慎“柔性式”执法,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或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违并及时改正的,不予行政处罚。
(五)落实闭环管理、执行说不规定,着力推进企业问题解决
按照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具体措施要求,在精准服务企业上下功夫、见实效。构建问题交办机制。建立企业诉求和问题收集、审核、处理、督办、反馈、回访等各项机制,全面收集、认真梳理、分头交办、逐项解决、逐一销号、跟踪回访,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抓实问题办理,形成闭环管理服务。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照单全收,能够现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通过县“四送一服”办公室进行问题交办,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对本级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梳理上报市级层面协调解决。同时,积极对标落实《枞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对企业个性诉求“必答式”响应,企业诉求3个工作日内明确答复,5个工作日内予以解决或服务确认。压实问题办理,按照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措施要求,深化拓展全流程“首问负责制”,落实“说不”提级管理办法,推动事项高效办理。高度重视省、市平台交办企业问题整改,构建县本级企业问题收集、交办和办理机制,加快形成问题办理“闭环”服务、“响应”及时、“有效”解决。先后收集企业反映问题98件,答复(解决)企业问题84件,正在办理中问题14件。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们将坚持发展至上,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重如千钧的危机感谋发展、抓发展,以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为抓手,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奋勇争先,努力在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构建全方位要素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企业问题闭环管理机制上取得实效,不断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为加快建设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统筹协调,完善领导干部包保机制
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制,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联系包保机制,精准帮扶企业,强化调度重点项目。按照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措施要求,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巩固提升企业问题收集、交办和办理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办理形成“闭环”管理、“响应”及时、“解决”有效、“服务”到位。常态化开展走访企业调研,打通政策性梗阻,精准对接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二)积极开展活动,推深做实各类要素对接
积极主动搭建各类要素平台,常态化开展要素对接活动。计划组织开展“个转企帮扶专项行动”“小升规帮扶专项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行动”“人力资源要素对接专项行动”“资金要素对接专项行动”“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等六大专题活动,持续跟进推动“万名税干进企业”“百名行长进企业”等活动,调动各方力量,急企业所需、尽职责所能,努力构建全方位要素服务保障体系。
(三)紧扣政策落地,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加大推广运用“铜陵政企通”平台,深入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利用集中政策宣讲会、联企干部走访调研宣讲、座谈会等方式,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行动,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变为上门送政策。进一步深化政策奖补“免申即享”,精准梳理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各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编印《枞阳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并动态更新,扎实推进惠企政策落地。
(四)对标先进地区,实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对标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研究本级举措,贯彻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改革举措,落实落细枞阳县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通过推广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鼓励各类型企业反映其问题和诉求、查询惠企支持政策。定期会同县直有关部门,通过明察暗访、随即回访、体验式办理等方式,推动我县在营商环境部分领域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努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