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2666-1/202112-00053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钱铺镇 | 主题分类: | 其它 |
名称: | 钱铺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 文号: | |
发布日期: | 2020-05-29 | ||
有效性: | 有效 | 咨询电话: | 0562-2097226 |
——2020年5月21日在钱铺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汤学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钱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回顾2019,我们总结提升,乘势而上,认真筹备新征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奋力推进民生改善,各项工作呈现新局面。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 1.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49.9万元。招商引资完成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0万元。城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
一年来,我们抓产业结构调整,完善经济态势。
坚持“农业固镇”基本要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打造以瓜蒌、茶叶、毛竹等为主导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努力打造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逐步实现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跨越。
坚持“工业兴镇”战略定位,发展镇域经济。2019年,我镇紧紧围绕壮大“实体经济”,打造“工业兴镇”的目标,不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2019年,共引进项目3个,计划投资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5亿元。
坚持“旅游强镇”发展规划,拓宽发展渠道。钱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文历史可追溯商至战国时期,古村落井边神墩遗址、黄柏岭官道遗迹、三公山“万亩竹海”竹林绵延不绝,苍翠幽深。钱铺人重视文化教育的理念,是民风淳朴、学风踏实的文化古镇。近年来以本镇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资源优势,以沿线村建成的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点,全力推进三公山AAA旅游风景区建设,成功举办了全县首届“油菜花”旅游节三公山体验之旅暨茶山开园仪式,进一步提升了三公山景区的知名度。
一年来,我们抓精准成效,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抓总体,着力打好“四季攻势”攻坚战。全面落实2019年脱贫攻坚“四季攻势”工作部署,对照村出列户脱贫标准,全面查找问题。着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排查,全年共排查2154户,其中贫困户956户,边缘户79户,一般农户1119户;发现问题共计3514条,其中涉及贫困户问题1641条,边缘户问题121条,已整改发现问题3054条,整改率86.91%。
抓整改,全面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等问题的整改要求。以中央巡视、省考核反馈的重点问题作为问题导向,结合我镇实际认领了中央巡视整改反馈35条问题,省考核反馈35条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对不能立行立改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倒排时间表,全面排查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
抓重点,狠抓年度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产业扶贫明显提速。产业覆盖贫困户不断增多,全镇经营主体6家覆盖贫困户已达101户;扶贫对象更加精准。持续抓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认真做好数据核查和录入工作,不断提升建档立卡数据质量。扎实开展2014年以来脱贫人口“回头看”,重点排查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存在问题,补齐短板,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共排查2019年拟脱贫户288户,426人;排查边缘户50户,涵盖老人户、整户低保户、大病重病户、残疾人户、分散供养的特困户和其他户共计149人。危房改造全面覆盖。完成危房改造68户,市县补助危房改造22户,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全镇干群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有效推动脱贫攻坚扎实开展,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11月,全镇228户425人脱贫,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任务。
一年来,我们抓双基建设,镇容村貌持续提升。
“双基”建设成效凸显。2019年全镇共实施项目 个,投资额 万元,民生工程建设资金 元,美丽乡村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资金650余万元,其他项目类工程建设资金 万元。全面完成上级下达和镇年初制定的各项资金建设任务;投入 万元建成区已全面完工,投入521万元污水处理厂已进入扫尾工程,彻底解决了集镇区污水问题,集镇面貌大幅改观。实施“四好公路”31.457公里,完成第二批农村道路扶贫项目6.93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胜井路2.5公里,全镇道路网进一步完善、道路安全等级进一步提升。全面创建特色旅游名镇工作,成功申报钱铺铺镇特色旅游名镇、鹿狮村特色旅游名村,实施自来水并网改造,铺设供水管道20公里,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实施抗旱机井5座。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了100%,通过水质检测,符合国家《生活饮水卫生标准》。开展互联网升级改造,实现全镇域光纤全覆盖。同时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实施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 平方,全镇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
村庄治理效果显著。高分通过2019年全县四个省级人居环境重点示范村鹿狮、井边省级考核验收工作,顺利完成2018省级美丽乡村井边左家院中心村省级验收,巩固鹿狮书院中心
生态环境整治呈现新亮点。继续抓好2018年中央和省督察交办件整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全力推进整改工作。一是水资源保护持续加强。实行河段长包保责任制,实行常态化巡河管理。开展河长巡河179人次,清理镇域河流、沟塘面漂浮物垃圾3吨。强化饮用水源点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源点监管职责,严禁有污染的企业入驻。严格执行养殖场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污染水资源养殖企业落地钱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对辖区16家畜禽养殖场开展环保监控和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实施农户改厕500户。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资521万元建设的镇污水处理站即将使用,有效解决建成区生产生活的污水处理问题。二是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加强。聘用40余名保洁员对集镇、各村及周边环境定期保洁,安排洒水车对集镇街道进行洒水除尘,采取有力措施,日均垃圾转运量达6吨。督促露天建筑工地、企业完善除尘设施设备。加强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全区域、全时段秸秆禁烧,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增绿护绿持续加强。实施退耕还林、补植补种、森林抚育、松材线虫病防治等林业工程,加强林长制工作,设立林长制公示牌,确保林有人护。加大林业执法,严打滥砍滥伐行为,设置防火卡点,大力宣传森防火法律法规等政策,森林火灾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连续三年我镇均被县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一年来我们抓社会治理,社会生态不断优化。
扫黑除恶工作有序推进。我镇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强化工作举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行动、重拳出击,从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六个方面,强化政治担当抓部署推动,强化宣传氛围抓线索摸排,强化部门联动抓斗争合力,强化执政基础抓基层整顿,强化责任落实抓统筹保障,强力推进全镇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张贴扫黑除恶宣传标语110余张、通告55多张,横幅90条,固定宣传栏10个,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先后召开20场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会、专题联席会议和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对56多名村两委成员进行回头看,确保干部的纯洁。并对扶贫项目建设、国土及矿山、市场经营等领域进行排查摸底,加大对吸毒人员,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人员的管控和帮扶力度,让其融入社会,成果明显,社会治安管控良好。
矛盾纠纷领导包案化解机制更加健全。实行领导干部轮流接访和每周四开门大接访,着力解决群众难事有地说、群众困难有人帮、矛盾纠纷有人调。镇级综治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通过调解中心面对面调解、远程调解等,成功调解38起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网格”作战效能,建立健全平时一周一排查,重点节日、敏感节点一日一排查的动态排查机制,共受理网上平台信访案件30件,办结30件,办结率为100%,接待群众来人来访15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8件次,未出现1起进京信访事件。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日排查、日报告、双签字”制度,组织各类安全检查21次,排查整改隐患12处,有效防止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全镇安全生产环境持续稳定向好。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四员”作用,及时上报各类安全信息,形成村民组自治、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全年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辖区各餐馆、旅店、集贸市场、学校食堂、各药店等进行检查 12余次,确保全镇食品药品安全。
一年来,我们抓民生保障,人民福祉不断增强。
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广泛深入宣传民生工程政策,确保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及时准确打卡发放各类补贴(补偿)项目共37项2386万元;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完成镇敬老院修缮和安全改造,敬老院的消防、卫生、居住和医疗条件不断提高。对378名留守儿童,实行“五位一体”包保体系。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工作稳中有升;全镇参合人数28379人,参合率96%。共办理2019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0279人,占县下达目标任务的92.35%。为大病住院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达330多人次。严格低保、农村特困人员、残疾人补贴等民政资金发放,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038人483.05万元,农村特困127人107.59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178人80.28万元万元。大力推进双拥和征兵工作。
救济帮扶持续推进。按照应帮则帮、应帮尽帮的原则,持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全年共发放核灾减灾款59.5余万元,冬春生活救助1638人,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灾害损失。办理医疗救助191户25.73万元,临时救助260人33.47万元。发放优抚、优待金共169.26万元,完成605名复员退伍军人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积极推进社会帮扶救助,争取铜冠助学资金10万元,帮助90名贫困家庭子女圆梦大学,让关爱无处不在,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卫生健康工作有序推进,大力宣传全面两孩计划生育政策,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完成全民体检3200余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6295人,人口计生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强力推进教育优化布局和质量提升。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使钱铺文化市场健康开放;高质量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和201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全程网办,钱铺镇在安徽政务服务网平台办件事项678件,涉及民政、计生、人社等19个部门,全程网办达98%以上。此外,共青团、妇联、工会、国防、民族宗教、统计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抓作风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突出项目建设和资金监管等重点,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认真落实
政府透明度不断提升。加强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五公开”,将政务公开从传统的专栏公开向“网上公开”转变。主动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采纳社会各界意见,办理建议意见答复16件,答复率100%,公开政策法规、决策事项、重大项目等政务信息903条,办理12345服务热线95件。
民主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镇上下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镇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钱铺发展的各界人士、各级领导、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发展实践以及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
“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我镇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受疫情影响客观存在,而且困难和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压力仍然很大。我镇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实力不强,企业复产复工、转型升级的步伐需要更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续推进还需更进一步探索;产业结构调整的渠道还不够宽;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矛盾仍然存在;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和工作成效不平衡;少数村的队伍建设仍需要加强;少数干部的作风仍需进一步转变,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展望2020,我们拥抱新时代,实干苦干,努力开辟发展新航道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客观总结过去,正确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局。决胜之年必是攻坚之年,下一个阶段,是消除疫情影响巩固我镇精准脱贫攻坚成果的决胜期;是乡村振兴的蓄力期;是乡村治理的冲刺期;是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钱铺品牌、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工业优化转型的黄金期。面对险阻,只要我们把铮铮誓言和铁肩担当统一起来;只要我们锁定目标、持之以恒、顽强奋斗、只争朝夕,就一定能够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提升特色发展水平,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是:财政收入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攻坚战收官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越是到后期越要注意脱贫质量,越是要夯实脱贫基础,越是要发挥“绣花”精神,在最薄弱的环节做最细致的工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我们面临的扶贫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艰巨了,我们肩负的脱贫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重大了。为确保完成2020年全镇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我们务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重视、重视、再重视,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要坚持“零差错”,抓好基层基础。从严从实整改,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围绕中央巡视脱贫攻坚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切实改到位、不反弹、固基础。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扶贫对象识别、退出的标准和程序,强化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规范档案管理。对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全面“瘦身”规范,杜绝华而不实,节俭节约求实效,注重通过帮扶干部、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宣传政策,帮助落实政策,让贫困户发自内心说“好”,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要坚持“落实落细”,抓好政策落实。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促进产业增收,强化健康脱贫工程,进一步落实“351”“180”政策,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履约服务。强化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确保教育扶贫政策不漏一人,巩固提升教育扶贫质量及成效。扎实推进就业脱贫工程,围绕“人有一技之长”,进一步加强靶向式、菜单式就业培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积极探索“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继续保持符合条件的对象“户有一岗”。强化农村“双基”建设,积极谋划好2020年扶贫项目库,提升已出列贫困村双基建设,补齐贫困村“双基”短板,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双基水平建设。要坚持“统筹兼顾”,抓好脱贫巩固。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已脱贫人口实行“三不脱”,加强防范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强化分类监管。加强对边缘农户和易返贫农户的跟踪和持续帮扶;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综合实施社会兜底保障性扶贫政策;对已脱贫户,落实后续帮扶项目、联系跟踪等措施,确保该享受的政策继续享受。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脱贫户分类分级动态信息管理台帐,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要坚持“入脑入心”,抓好宣传引导。强化政策宣传。加强对贫困户的精准宣传。加强对贫困户的宣传引导,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现站所作用,持续开展乡风文明振风超市评比活动,挖掘一批脱贫攻坚示范典型事例和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
(二)深化招商引资,谋求经济发展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无从谈起”。项目是发展之基、投资之源。必须旗帜鲜明地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要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整招商思路,多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加大玉龙石料公司、长山加油站点推进力度。鼓励本地和外地返乡有志人士回乡创新创业,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项目1个。重点围绕钱铺新镇区开发,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积极盘活利用160亩建设用地,引进商贸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项目。要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争取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2个。做好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等,确保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依托钱铺的茶叶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档次,催生现代农业精品点。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活力。推进三公山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继续通过举办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打造安徽知名乡村旅游区。通过实施环境整治提升及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集农耕文化展示、现代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等为一体全线旅游精品旅游示范线路建设。推进鹿狮村旅游提标升级,引导X039沿线群众积极发展“农家乐”,建成集观赏、美食、住宿、娱乐为一体的“农家风情一条街”,推动沿线村旅游业链条式、团队化发展。加强三公山片区内油菜花管护工作,凸显“万亩花海”的震撼效果。要有效化解债务风险。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拓宽增税渠道,增加财政税收。要开源节流,锁紧办公经费开支,制定部门办公经费核算包干制度,严禁盲目开支、随意开支。全面清理和追回借款,有序开展政府工程性债务,增加财政收入渠道,提高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
(三)认真谋划,筹备乡村振兴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结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落实“三农”政策,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要聚力补齐基础短板。一方面在完善镇域整体发展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钱铺发展需求,重点推进三公山旅游路网建设、钱白公路建设、虎栈中心村的建设、立新水库的扩容工程、加油站的建设G330国道的拓宽改造工程以及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实施第三批“四好公路”18公里。另一方面是强力推进安全饮水全覆盖。积极向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持续推
(四)突出民生保障,谱写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人民作为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筑梦成果为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提升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
三、主动加压、提升标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提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以意识形态工作为保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为抓手,让初心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勇于自我超越,加强自身建设,善作善成,负责、守责、尽责。
坚持从严治政,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固化起来,与恪守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与推动全镇各项重点工作融合起来,推动中央方针政策、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工作部署落地生根,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案建议。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为民勤政,加强作风能力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大力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坚持把勤政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尽的本分,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廉洁从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部位的权力制约和风险防控,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确保政府权力规范运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三资”管理,严格执行村级财务“三审双签一核报”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千难万难,只要踏实肯干就不难;大路小路,只要迈开步子就有路。2020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在精准脱贫攻坚战收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新的征程中,谱写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钱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