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生态环境分局> 规划计划> 工作规划> 其他工作规划
索引号: 00312633-8/202204-00005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规划
发布机构: 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枞阳县生态环境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 文号:
成文日期: 2022-01-28 发布日期: 2022-01-28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828
枞阳县生态环境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1-28 09:15 来源:县生态环境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今年以来,县生态环境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生态环境局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亮点成效

空气质量方面,截至1117日,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6%,较上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1-9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第一1-10月暂未公布。水环境质量方面,截止目前,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5个考核断面(枞阳大闸、白荡湖、白荡湖入江口、神灵赛湖永登闸、汤沟河湖东闸)水质基本保持或优于类标准,连城湖保持或优于类标准。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县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农用地均为一类地,无建设用地污染地块。

二、2021年工作总结

(一)切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年度减排项目计划,明确重点减排项目责任清单,持续实施安徽枞阳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2#3#5#6#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技改项目,铜陵市宜康陶瓷有限公司等3家琉璃瓦企业工业炉窑整治,以及枞阳县白柳镇东哥畜牧养殖场等1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已完成时序进度要求。

(二)积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出台《枞阳县 2021 年大气污染防治(冬春季)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编制《枞阳县2021年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35个,已完成18个,正在持续推进的17个(建筑施工扬尘整治项目)一是开展工业废气“严管”行动。督促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75家固定污染源企业自行开展监测,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指导重点企业枞阳海螺公司完成碳排放核查报告和编制碳排放检测计划,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安徽玉堂公司正在实施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改项目,安徽金誉材料公司按照生态环境部推荐的废气污染防治先进工艺要求,正对10条涂装生产线进行Vocs技改。二是实施城市扬尘“严治”行动。加强城区道路扬尘整治,强化重点路段渡江北路深度保洁措施,每日洒水冲洗频次不少于8次,确保主干道路、辅路和路牙无积尘积泥现象;督促各类施工场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三是落实机动车排放“严查”行动。强化重点路段渡江北路限行规定,省空气自动监测站站点附近安装了2套机动车违章抓拍系统,严查违反禁行规定行为,今年以来处罚违反禁行违法行为63起,切割高排放老旧车辆6辆,指挥劝导货车绕行100余辆。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控力度,县生态环境部门和县交管大队联合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秋季以来共抽检柴油货车 275辆,3检测不合格柴油货车现场督促尾气治理。

四是推动面源污染“严禁”行动。禁燃区内32台燃煤小锅炉已全部实施淘汰整治,并积极开展回头看,未出现反弹现象。县城区餐饮服务单位(个体工商户、单位食堂等)343家以及露天烧烤28家,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落实无炭烧烤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查督查工作,查处秸秆禁烧案件5,罚款7200行政拘留1五是引入专业团队强化管控。继续邀请第三方合肥光博量子科技公司专家团队开展管控咨询服务,提供大气污染综合溯源服务,包括激光雷达扫描、激光雷达走航、无人机巡查等,形成科技治霾的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已96个点位发现的524个问题提出管控建议,并及时交办,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2021年1月1日-11月17日,县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38.4ug/m3PM10平均浓度为62.5u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6.6%。

(三)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出台《枞阳县2021年碧水工程实施方案》,紧盯长江枞阳段干流、主要支流及重点湖库,实施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农村农业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行动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1-8月累计获得水生态补偿金200万元。一是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工作成绩显著。15个乡镇政府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工程和配套管网工程均已完工,土地证、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并已全部移交安徽长江环境科技公司运维。按照年度目标任务,推进横埠镇、汤沟镇、浮山镇、官埠桥镇4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积极争取开展项目编报、资金争取工作,枞阳县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修复延伸项目,已通过国家二审,入选国家发改委项目库,预期可获得中央财政资金9000万元左右。二是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有力推进。经动态调整,我县列入261个入河排污口9个调整到安庆市,剩余252个排污口,经排查拟核减98个,已全部建立台帐,年底拟完成树牌154个。三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全面加强白荡湖、菜子湖等湖泊水质监测和例行巡查,确保水质达标,枞阳县菜子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申报已由县发改委审核并上报省发改委,总投资315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资金1417.5万元。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科学编制我县2021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列入乡村振兴工程,督促项目所在乡镇、村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全力推进13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到目前为止,13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部竣工整合小型水利项目实施8个农村水体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是饮用水水源保护进展明显。完成汤沟镇、雨坛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整治,落实山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问题整改,编制完成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年度评估报告。通过启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强化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检查,县城区域每月1次,其它划定保护区的乡镇每季度1次。

(四)认真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出台《枞阳县2021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组织实施重点工程项目3个。一是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建立涉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对现有15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并建立排查整治清单,督促存在问题的7企业限时完成整改。二是加快尾矿库综合治理。开展尾矿库排查摸底,全县共排查在册尾矿库12座,已全部完成尾矿库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备案和尾矿库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协调多方,加快进度,完成2020年省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反馈的虹伟工贸排形山尾矿库问题整改工作。积极争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尾矿库治理专项资金1792万元,对原井边铜矿尾矿库和恒丰尾矿库开展闭库治理工作,达到要求后,依法实施销库,彻底解决2座无主尾矿库的环境污染问题。

继续强化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一是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结合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全县33家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1家废矿物油危险废物贮存经营单位、28家医疗机构开展危险废物执法检查。据统计,2020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656.5吨,危险废物贮存经营单位贮存转移废矿物油345吨,医疗废物产生量199.9吨,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为100%二是强化无废城市项目建设。按照《枞阳县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大力打造万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迪芬巴赫秸杆板生产线装备,建设年产 25 万立方米无甲醛秸秆生态板生产线,引进德国温康纳表面技术装备公司饰面板生产线装备,建设年产 800 万平方米贴面板生产线,2020 年利用稻麦秸秆、枝丫等农林废弃物21 万吨。积极实施安徽枞阳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物质替代燃料技术改造项目,一期已建成并投运,年利用农用秸秆15万吨,实现年节约标准煤7.3万吨;枞阳海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已竣工并试运营,一期日处理规模 400 吨;枞阳海创一般固废综合处理项目,已投入试运营,年处理固体废物 10 万吨;安徽省新丰牧业有限公司秸秆沼气发电并网项目,已投入试运行,年处理秸秆物料约3000吨。三是强化塑料污染治理。大力实施快递塑料绿色包装,统一在平台上采购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的包装产品,邮政营业使用胶带均为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深入推进标准地膜应用和农膜回收行动,按照枞阳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案,建设1个县级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转运保管中心、20个乡镇集中储存点,实现全县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着力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扎实推进2020年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后续整改工作。2020年11月9日-11月23日(为期15天)省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我县共受理转办信访件29件,已全部完成整改二是推进省警示片披露2个问题整改。盛世龙城水体污染问题和梅冲尾矿库问题已经省级验收销号。三是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我县共受理转办信访件53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抓好11+11+13”问题整改。我县2021年国家层面(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11个问题,省级层面(2018年省环保督察、2020年省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和省“N”类清单)反馈11个问题,以及全县自查13个问题,共计35个问题已完成现场整改23个,按照要求年底前再完成3个问题整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2个问题,2020年省生态环保专项督察反馈共性问题1

(六)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三线一单”管理要求审查审批各类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在工业园区(集中区)外新建化工、电镀等项目,否决小化工、小塑料、非法洗砂等行业项目20截止2021年11月我局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7个。通过登记表备案系统备案的登记表项目120个,豁免审批项目65个,登记备案和豁免的比率达到89.8%,极大的提高和优化了项目落户。二是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环境执法行动108次,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133份,调查询问笔录65份,下达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通知书63份,下达环境监察意见通知书13份。截止目前,已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起,其中有5起目前正在侦办中;截止目前,累计罚款69.25万元;配套实施查封扣押案件2起,另有适用行政拘留移送县公安局处理案件1起,对当事人实施行政拘留5日。三是认真抓好环境信访调处工作。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件133起,其中市长热线转办44起,市生态环境局8起,县委督查室转办5起,12369”信访平台举报40起,县信访局转办件11县生态环境分局直接受理来电来访件25起均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四是加大双随机抽查工作力度。加强日常监管和信息公开,严格后督察工作,切实把双随机抽查制度落到实处。截止目前,累计抽查企业64次,出动执法人员136人次,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64份。

(七)着力提升环保能力建设。一是稳步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按要求开展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工作,编制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月报及比对报告,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县内主要河流湖泊两赛湖、连城湖、乌金渡大桥、横埠河、马鞍山水库等水系地表水进行采样监测,共发放各类监测报告共计89份。积极谋划推进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拟建2座水质自动站,其中预警站1座。此外,按要求做好枞阳大闸、菜子湖、杨市河、罗昌河、白荡湖、白荡湖入江口6个已建成水质自动站运行维护相关工作。二是全力保障环境监管和执法监测工作。完成枞阳钱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信访投诉执法监测工作,共出具报告27份。完成枞阳亚同环保有限公司、横埠镇污水处理厂、枞阳县毛巾有限公司、枞阳县垃圾填埋场、枞阳县联润食品有限公司、安徽玉堂雨具有限公司等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三是积极公开报送环保政务信息。2021年共公开各类生态环境信息288条,向枞阳政府公开网、枞阳在线、铜陵生态环境网、县委信息科共计报送信息207条,发布《2020年枞阳县环境质量公报》。四是有序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全县省重点排污单位强制评价单位7家,其中5家企业被省生态环境厅评为环保诚信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环保良好企业。县内非省控重点企业强制参评企业35家,已完成2020年度信用评价工作,其中诚信企业9家、良好企业23家、警示企业1家、不良企业2家。五是大力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根据《关于开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已备案企业5家。六是抓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协办并办结市政协提案1件,主办县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1件,协办县人大建议1件、政协提案1七是做好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完成核技术单位年度评估,督促2家单位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油烟扰民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秸秆焚烧时有发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还有压力;二是生态环境基层执法力量薄弱,乡镇一级的生态环境机构基本处于空白;三是部分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问题整改不到位,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少数单位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不快,存在被动应付现象,生态环境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更加有效有力举措,积极拼搏,奋力攻坚,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改善我县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