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医保局)>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56342975-9/201911-00002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县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社保
名称: 市人社局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9-19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32
市人社局营造“四最”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9-09-19 22:50 来源: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主题

打造优质人社服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二、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9年9月19日下午3:00

地点: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八楼会议室

三、发布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发布内容

打造优质人社服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文字实录如下: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此次XX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媒体朋友们介绍市人社部门打造优质人社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人社吴正仁副局长,市人社局机关科室、市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等相关同志;铜陵日报、市广播电视台、铜陵新闻网、铜陵网络台等记者朋友。
我是就业科许定堃,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下2019年以来我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人社部门职能,通过落实政策要求、健全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宣传、加强人才对接、减轻企业负担等举措,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人力资源有效供给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企业用工难有所缓解。人力资源市场二季度末求人倍率为1.36,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点。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扶持创业、技工强市、人才强企等一系列扩大就业、稳定就业政策。2018年底,为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制定了稳就业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围绕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铜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创业铜都”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支持创业就业人员购(租)房的实施意见》,吸引各类人才来铜就业创业。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将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载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和相关工作。铜陵电视台新闻节目《就业和社保》栏目开播6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同时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就业创业政策、用工需求等信息,不定期编制《涉企政策解读汇编》等宣传资料。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入高校、企业、园区、社区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连续3年开展“春风行动·接您回家”活动,今年首次组织车辆赴常熟市、上海市开展活动,通过免费接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并引导至开发园区企业参观、求职,帮助外出务工人员留铜就业创业。

三是搭建供需平台。市县联动,不断推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落实“2+N”年度招聘计划。截止到7月份,全市累计举办招聘会302场,共7086家次用工单位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7万余人。为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旭创科技公司、铜陵国展电子、华创新材料等234家/次人才和用工需求比较突出的企业,赴省内外高校、职业院校举办“校园招聘会”以及省内外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开展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

四是提升创业服务。深入实施“创业铜都”行动计划,通过优化创客逐梦、创业筑巢等十大工程,打造创业服务、创业竞技等两大平台,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在政策、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积极推动创业园区建设。开展各类创业培训24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亿元,开展了“你创业,我助力”系列服务活动,先后举办了创业大讲堂、创业特训营、创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组织创业专家志愿团开展“创业把脉”活动。

五是加大引才力度。为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来铜创业就业,为我市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人力资源,在原有创业就业人才购房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政府进一步扩大了实施范围,出台了《铜陵市人民政府支持创业就业人员购(租)房的实施意见》(铜政〔 2018〕39号),将普通高校的全日制专科、或技工院校毕业生、来铜创业就业人员纳入政策享受范围,进一步降低来铜创业就业人才的落户门槛,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招才引智的环境氛围。

    二、惠企政策不断落实

一是做好降费减负工作。与市税务局、医保局会商,下发我市降费率实施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调整了费率参数及缴费基数。自2019年5月1日起,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调整为16%,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同步调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2019年职工月缴费基数上下限由16981.74元和3396.35元调整为13556.22元和2711.24元。仅5月份,就减轻参保单位和个人社会保险费负担5251.18万元。

二是实施就业帮扶政策。鼓励企业开发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降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就业,及时兑现就业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各项奖补政策。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各类就业补贴5471万元。同时,为各类创新创业企业积极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将个人贷款额度提高至15万元,小微企业贴息贷款额度为300万元。上半年,财政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提供贷款贴息813万元。

三是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失业保险费返还工作,生产经营活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环保政策,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缴纳失业保险费用,非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或“僵尸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周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86%的,统一按照企业上半年度单位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的50%发放企业稳岗补贴。对认定为重点(困难)企业的,按照人均7000元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目前,已审核首批109家企业,发放补贴资金2660.5万元。

四是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修订《铜陵市“1155”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团队考核奖励实施办法》。会同财政等部门,完成2018年度创业就业人才购房补贴审核工作,发放补贴资金530余万元。指导铜峰电子、三佳公司、安徽新视野科教文化、安徽日飞轴承等公司积极与高校对接引进对口专业博士进站开展科研工作。开展了图书资料等15个专业职称资格或执业资格考试报名人员的现场资格审核工作,共审核3650余人。

五是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上半年,开展企业新录用岗前培训3593人,完成目标任务65.3%;培养技师、高级技师140人,完成目标任务52.8%;培训高级工1460人,完成目标任务51%。完成中职学校困难学生免学费2641人,助学金873人。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及名师带高徒遴选工作,按计划遴选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10名左右名师开展带徒活动,并给予相应补助。

    三、政务服务显著改善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初步完成市、县(区)、乡镇(社区)三级清单编制工作,为一步推进“一窗综合受理”“一网通办”做好了前期基础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工作,所有滞留在科室、单位办公地点受理经办的事项,按照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纳入政务大厅窗口经办。就业和社保领域推行“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服务清单,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

    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开展春节期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有效化解群体性欠薪矛盾,积极推进建设领域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已实名登记农民工11600人,线上监管项目147个,工资专户12个,工资性工程款入账169.12万元。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97件,涉案金额382万元,法定时效结案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78.58%。

    五、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全力防范失业风险。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加密动态监测频次,密切关注企业动态和返乡农民工情况。落实好人才强企、技工强市、援企稳岗等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分类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建设新型人力资源产业园,落实好“2+N”年度招聘计划。稳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完成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900个,组织开展就业见习699人。

二是不断激发创业潜力活力。深入实施《创业铜都行动计划(2019-2021年)》,重点推进创业领航工程和融资畅通工程。细化鼓励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回乡创业的政策意见。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策,推进“社保贷”试点。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等各类孵化园区建设管理工作。落实好“你创业,我助力”系列创业活动各项内容。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数据库建设。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重新核算工作。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跨制度转移工作。积极协调枞阳县解决划到郊区的三个乡镇遗留的城乡居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问题。配合做好区划调整涉及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清算工作。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探索工伤参保先行,着力解决小微企业、有雇工个体经济参保,化解工伤先行支付矛盾。认真做好稳岗补贴审核发放工作。

四是加强人事人才工作。组织开展第八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人选和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评选推荐工作。开展安徽省第十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审核推荐工作。举办2019年焊接专业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交流活动创建3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10名技能名师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培养新型学徒制工人300名。实施技工大省民生工程,全年完成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5500人,新技工系统培养125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培训300人。做好2019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后续工作。完成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改革人员录用及盐业体制改革补录和岗位聘用工作。配合做好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相关工作。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颁发、走访慰问先进模范人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