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人社局(医保局)>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56342975-9/202005-00014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县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社保
名称: 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新闻发布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5-09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32
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0-05-09 10:11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主题

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

二、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9年11月28日上午10:00

地点: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八楼会议室

三、主办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发布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五、发布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王华

六、发布内容

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

七、列席单位及企业代表

     市社保中心

    文字实录如下: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社保中心曹仕平: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局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老年人工作,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朋友们集中介绍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市社保中心征缴科科长朱海琴、养老保险科查荣亮主任、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科科长张艳,局养老科科长王华、副科长陈程。

我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曹仕平,主持本场新闻发布会。

首先,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王华发布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王华:

    我市从1996年起,建立并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后,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由国有、集体企业逐步扩大到各类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并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制度实施范围。到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时,我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企业的退休人员均按时足额享受养老金待遇。我市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外,自2005年起,我市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办法,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揭开序幕,对原退休费制度作了重大调整。至此,我市已建立起以城镇职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强服务、惠民生”工作思路,将城乡居保工作纳入市级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努力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证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截止2019年10月份,我市地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1.63万人,离退休人数10.65万人,人均月基本养老金2214元;机关事业单位参保32542人,享受待遇1801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6.1万人,享受待遇22.92万人,人均月发放养老金168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12.42万人,享受待遇3.11人,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240元/月(枞阳县150元/月)和290元/月。    

一、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我市养老保险工作

(一)大力实施全民参保工作,为“老有所养”提供物质基础。我市自2015年8月份开始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工作,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库和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参保与户籍信息数据比对结果,完成384个社区(村)7.7万未参保人群的入户调查登记工作,并引导2.39万人新参加了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5万人重新续接社会保险,有效推动了参保扩面工作。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工作部署,我市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大力实施“多证合一”社会保险登记制度,简化企业参保登记手续,继续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措施,努力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参保扩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不断优化线上线下办事流程,提升经办机构服务水平。按照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要求,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关系转移衔接、缴费基数核定、养老待遇审批等各项经办流程,扩大网上办事范围,深入践行“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简化程序,大力精简材料,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优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流程,将待遇申领手续等环节下沉到区人社部门、乡镇社保所,使老百姓就近申领待遇,打通经办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

(三)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养老保险待遇,及时解决诉求化解矛盾。从今年3月份起,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金农商银行的社银直发,通过社银直发省去了人工报盘环节,实现发放数据不落地,确保社保基金安全,保障退休人员及时享受待遇。另根据社保扶贫工作要求,我市按照部社保中心和省居保中心部署,于今年5月底前及时将达到待遇领取年龄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养老金发放范围,努力提高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对退休职工的各类待遇诉求,每月及时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对符合政策规定人员的养老待遇及时予以更正调整。向广大退休人员耐心细致解释相关政策,对出现重大信访事项的,及时跟进,努力化解和消除信访隐患。

(四)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标准。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我市已连续15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进行调整。今年全市共有97176名企业退休人员(含枞阳县和义安区)基本养老金得到调整,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25.5元,全市地方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水平为2214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1.76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得到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76.9元。另外,积极稳妥做好区划调整后涉及的郊区江北三乡镇等城乡居民养老待遇衔接及发放工作,按照同城同待遇原则及时将江北三乡镇享受待遇人员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25元(人均月提高10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由每月150元分别提高到240元和290元(70岁以上)。

二、深入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2002年,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试点城市之一,2003年7月我市该项工作正式启动。全市社区、乡镇均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各社区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库,联系卡发放率100%。社区成立了退休人员自管组织,目前我市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9%。

(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活动场地。2007年我市在开展标准化社区建设时,规定了社保所办公用房应在50—100平方米之间。目前,全市各社区都有图书阅览室、绘画室、棋牌室、健身房等,每个社区活动场所200多平方米;各社区和社保所均配置了计算机及电子显示屏(费用由人社局支付),实行了计算机管理退休人员基本数据库,形成了两级领导、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机构、管理人员、工作措施到位。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退管活动,增进退休人员身心健康。自2006年起,我局会同一县三区政府,先后多次成功举办“健身秧歌表演赛”、“大众广播体操团体赛”、“迎国庆、唱和谐”歌咏比赛、“退休人员健身展示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等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充分体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依托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多种帮扶活动,如成立社区老年协会,举办适合退休人员的文体活动,开展关爱老人活动等,激发了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受到广大退休人员的欢迎。

    (三)开展“家门口”服务,增加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归属感。为进一步延伸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近几年已连续4年到异地居住退休人员比较集中的上海、南京市开展“家门口”服务,为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开展资格认证、医疗费报销、社保卡办理等工作,免去了他们从外地到铜陵的往来奔波之苦。2014年,我市首次在上海、南京两市成立异地退休人员自管自助组织,参加对象为同一城市居住的原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建立起与异地居住退休职工沟通的桥梁,及时向他们传递人社部门和社会保障的有关政策信息,更好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将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扩大广大劳动者参保率。把建立健全全民参保登记数据更新机制,作为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推进大数据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各方支持,拓展全民参保数据来源。及时转移衔接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险关系,大力推进广大城乡居民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实现应保尽保。

(二)顺应“信息网上走、群众少跑路”的改革趋势。梳理业务流程、引入先进做法,改进办事流程,大力实施“互联网+人社”工作思路,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实现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逐步实现群众在就近社区或网上办事。

(三)进一步建立以大数据比对为主的新的养老金资格认证机制。全面取消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等待遇集中认证工作后,以“大数据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努力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

(四)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前我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仅有铜陵有色公司、铜陵车辆公司退休人员纳入地方社会化管理服务,下一步需将供电、发电、金融 、保险、通讯、铁路等行业统筹企业纳入社会化管理。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实现让退休人员由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督促指导,市、县、区和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督促指导,创造条件增强社区对退管工作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五)高度重视部分群体养老待遇偏低问题。一是加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历史欠费清缴力度,有效充实被征地养老基金,补充市本级基金规模。二是在省厅建立城乡居民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基础上,尽快拿出我市的实施意见。三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部分退休人员反映的待遇问题,向上级部门建议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同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四是加大地方企业年金建立情况的督促力度,特别是督促一些效益较好有优势的企业建立年金制度,多渠道提高退休人员待遇。

(六)加强区级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把涉及为个人服务的业务分流至区、社区办理。根据人社部公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规程,参照省内兄弟市的做法,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强化铜官区、郊区的基层平台建设,把涉及个人申报及审核的业务下放区、社区,并与市连通自助查询、自助打印系统,让群众就近查询和打印个人权益清单,方便群众办事。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社保中心主任曹仕平:

谢谢王科长的介绍。记者朋友们,今天发布的铜陵市养老保险工作针对性强、含金量高、信息量大,请大家帮助全面、准确做好报道。我们已经把文件印发给了大家,并且制作了一图读懂,会后可以提供给大家。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