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谋划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11月20日)
为全面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工作,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开局工作,根据县政府有关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总结及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计划安排报告如下: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新常态,我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投资拉动、项目牵动、平台促动、创新驱动为主导,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枞阳工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入驻经开区园区,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传统六大主导产业转变为以铝基新材料、智能家居智造为主的“双首位”产业,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家居智造、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纺织服装等4个百亿产业,倾力打造现代环保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全力实施“2+4+X”产业攻坚行动计划,抢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新兴产业集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步伐加快。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分类处置“僵尸企业”,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提升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率,先后成功处置6家僵尸企业。深入全县乡镇、经开区园区摸底排查制售“地条钢”。依法整治落后产能。启动实施20家琉璃瓦行业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按照“关停、转型、提升”三个一批思路分类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结构,推动琉璃瓦行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扎实做好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了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雨具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横埠汽车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和新材料主要集中在经开区连城和新楼2个工业园,雨具加工主要集中以项铺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且项铺镇于2016年成功申报省级特色集群小镇。
工业转型持续推进。加快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工业技改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技术引进和装备更新,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截至2020年10月,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企业设计中心2个、市企业设计中心5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个、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个;打造省工业精品3个、省级新产品7个;省标准化示范企业2个、省专精特新版挂牌4个。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关键装备、技术标准取得突破,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获得4项;组织10户企业申报国家行业标准,立项28项,获准发布实施4项。培育“两化”融合企业2家。
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全力扶持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金誉金属30万吨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2018年,成功申报安徽省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以打造汽车部件及整车制造产业为目标,围绕韩国工业园电动汽车及部件生产项目、横埠汽车零部件,扩大产能、做大规模。积极培育高端制造等产业,重点推进中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和现代环保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对标县政府工作报告及局机关年度重点任务,着力实现全县工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有效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经济运行监测、落后产能整治、“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等各项工作。预计2020年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亿元,增幅在15%左右。
(一)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局机关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各乡镇和园区企业开展防疫督查、宣传推介“安康码”,督促企业落实防疫整改问题40余项,有力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精准调度复工进度,稳步推进复产节奏,118户规上工业企业如期复工复产。抓好防疫物资调配,优先保障复工复产企业防疫物资需求。防控期间,我局通过各渠道向规上企业免费发放募集口罩4万只、额温枪40只,助力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赢”。积极做好转产增效,7家工业企业先后被省、市列入疫情防控保障重点企业名单,转产生产隔离服和防护口罩等应急物资,填补我县卫生器材领域的空白。
(二)经济运行实现由负转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工业经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各方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在今年6月份实现“逆转”,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至10月,全县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产值87亿元,同比增幅14%;完成工业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85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04亿元,同比增长约15%;预计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4.9亿元。
(三)琉璃瓦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扎实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出问题涉及我县问题整改,全面启动20家琉璃瓦生产企业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印发进一步推进琉璃瓦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琉璃瓦整治工作专班,高效有力推进整治提升工作。严格按照“三个一批”要求,分类指导企业编制“一企一策”整治方案。截至目前,14家琉璃瓦生产企业已全面完成整改提升,6家企业退出琉璃瓦行业,转型从事其他行业。
(四)“制造强县”建设稳步推进。扎实做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调整完善中小企业培育库,引导企业向高端制造发展。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数字化车间1家,认定省级成长型小微企业2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获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2项,获安徽工业精品2个,获国家行业标准立项2件,获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实施2项。正在组织5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指导力度,不断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全年预计完成14家企业技改项目,累计技改投资4.93亿元。实施“企业登云”和“两化融合”贯标计划,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
(五)推动绿色发展务实有效。环保问题整改坚决到位。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加强对全县船舶修造行业日常监管,持续做好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做好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先后指导长江船舶、帆华船舶等5家企业落实环保整改任务,努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枞阳样板。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做好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加快工业企业燃煤小锅炉淘汰进展,全力实现年度节能降耗排污增效的目标,指导帮助4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六)非煤矿山管理规范有序。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坚持每月会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属地乡镇政府开展“一矿一月一巡查”;加强对重点时段和汛期期间矿山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共牵头组织10次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安全事故苗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绿色矿山创建有序推进,1家矿山已通过市级验收,5家企业申报创建绿色矿山。配合有关部门有效推进8家矿山复绿治理工作。矿山企业信息化可视监控平台建设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七)“四送一服”活动开展有力。建立干部联系企业包保机制,89名科级以上干部包保联系227户民营企业,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289户,解决反映的问题72个。扎实做好“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的开展,配合省、市“四送一服”工作组做好来枞期间走访调研等活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重点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组织集中政策宣讲会2场,企业座谈会3场,各类要素对接会12场,达成合作意向12件。抓好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将13个在建省重点项目、18个省重点储备项目纳入“四送一服”联系包保工作机制,通过省“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每月进行动态调整。协调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进度管控等问题,目前,重点项目竣工3个,储备项目抓紧推进。
此外,机关党建、脱贫攻坚、招商引资、上码头拆迁、机关效能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2021年工作计划安排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特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工业强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主责主业,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奋力夺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21年工业发展目标确定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完成114.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幅10%;完成工业投资28亿元,同比增幅12%,完成技改投资5亿元,同比增幅11%;全年力争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
(二)重点工作安排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动项目落地落实。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抓紧编制全县“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把握新发展阶段工业发展的重点,紧盯“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抢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着眼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不断提升园区重点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研发创新。全年力争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两化”融合企业1家,安徽工业精品1个。
3.精心培育中小企业,抓好企业进规退规。按照“抓大扶小、培优育强”的思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企业培育动态调整、跟踪指导、精准服务机制,重点做好超1亿元、5亿元、10亿元企业培育。加强与有关部门对接,指导企业做好“小升规”工作。及时掌握规上企业停产、退规等情况,及时督促企业所在乡镇(园区)做好可能退规企业的情况跟进,会同有关部门找准原因、精准施策,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规。
4.狠抓招商项目落地,推动工业质量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双招双引”年度重点任务,精准开展招商。结合县域“双首位”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效益显著、带动性大的发展项目。坚持“亩均论英雄”评价导向,大力推行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试点,做到好项目“精准入驻”“尽快达产”。支持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加快集群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全年局机关力争完成引进亿元以上招商项目2个,实现开工项目1个。
5.常态开展“四送一服”,切实提升服务质量。落实落细“四送一服”联系包保机制,“点对点”指导帮扶企业,“一对一”调度重点项目。扎实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切实帮助解决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服务民营企业的“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按照企业诉求闭环管理和全程响应机制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问题收集、交办和办理机制,形成问题办理“闭环”服务、“响应”及时、“有效”解决。
四、“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基本思路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枞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高水平编制“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高起点谋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业项目;深入实施“工业强县”主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重点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做大做强新材料、秸秆综合利用及家居智造等新兴产业,倾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创新创业。不断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全县工业现代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构建具有枞阳特色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体系。
(二)目标任务
序号 | 工业主要指标 | 2020年 实绩 | 2025年 目标 | 年均 增长(%) | 备注 |
1 |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 | 104 | 167 | 10 | |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户) | 124 | 166 | 6 | |
(三)具体措施
1.加快“双首位”产业建设,打造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一是大力发展新材料新兴产业。围绕加快建设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金属浆料、金属粉末等金属材料在市场应用,着力提升电子浆料等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实现金属材料的多领域多功能多层次的利用。二是加快建设绿色家居智造产业园区。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比重,围绕万华无醛生态秸秆板、绿色大家居智造产业园建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及家居智造百亿产业;推动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拓宽新型环保材料研发与产品生产的范围。
2.实施百亿产业提升工程,完善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一是倾力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业。围绕韩国工业园电动汽车及部件生产项目,依托东星部件、展鹏液压、汇泰车轮等县域汽车零部件企业扩大产能、做大规模,着力发展汽车减震器部件、电动转向系统、液压缸油泵、液压翻转机构、液力缓速器、制动及安全系统、底盘模块总成、发动机悬置系统、汽车锂电池、全表面仿铝合金车轮等部件生产,加快由汽车零部件向总成部件转型,全力打造汽车部件及整车制造百亿产业。二是提档升级纺织服装传统产业。围绕居民对功能服装的需求,建立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对服装的研发设计,不断提高服装的舒适、保健、美观功能和产品吸引力。依托泰阳织造、迪迪贝贝服饰等优势企业,推动全县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雨具(衣)加工等配套企业,做强做大雨具产业,推动雨具特色小镇建设。
3.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扎实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抢抓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后发优势和文化旅游及绿色资源优势,从承接传统产业向承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扩展,加速全面融入长三角、积极联通合肥都市圈、合铜经济发展带,着力将枞阳打造成为长三角产业承接重要制造基地。二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智慧经济,扎实推进智造枞阳。大力发展铝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超前布局氢能源产业、低空产业等未来产业。
(四)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将是枞阳工业发展“大有作为”的爬坡期,抢抓枞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打造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重点谋划如下重点工业项目:
(1)建造一个铝基新材料产业园。计划投资10亿元,拟建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进10家以上铝基新材料生产企业入驻。
(2)中国(枞阳)绿色大家居产业园一期系列入园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引进15家以上定制家居生产企业和产业配套企业,目前,万华司空新家装、中科院热安全工程、顾家家居、比乐木业、欧蒂尼定制家居等项目正在洽谈落实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