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改革委
2016年11月3日
县区经济考核指标体系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铜发[2016]11号)文件精神设置的,共19项指标,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19项指标解读
1、地区生产总值。市工作要求: 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每年至少前进1—2个位次;到2020年2个县区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 。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49亿元,占计划64.9%,增幅5.6%。其中一产20.55亿元,增幅2.8%;二产67.86亿元,增幅4.8%;三产48.07亿元,增幅8.1%。存在问题:从前三季度GDP增速看,低于全市(8.8%)3.2个百分点。
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市工作要求:每个县区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总量18.42亿元,增幅-12.1%。存在问题:1—9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7.13%,2015年占比6.98%,距离目标值提高1个百分点少0.85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加值。市工作要求:到2020年每个县区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个以上。完成情况:三季度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8.07亿,增幅8.1%,低于市增幅(8.8%)0.7个百分点。存在问题:目前县发改委已着手谋划电子商务、现代物流2个服务业集聚区,但项目成熟度不高,特别是市发改委更倾向的现代物流业集聚区建设,目前没有一个可支撑的大型现代物流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市工作要求:县区制造业投资年增速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45亿元,增幅4.8%。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58.18亿元,增幅6.8%,占比37.4%(全市制造业投资391亿,增幅16.5%,占比42.9%)。存在问题:分析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要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2%)30%以上则要达到17.92%,那么目前(6.8%)就落后11.12个百分点。
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市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到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完成情况:前二季度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86%(市下降6.41%,市目标是下降4.46%)。存在问题:能耗总量增长较大,前二季度能耗总量增长5.16%(市增长2.16%,市对枞阳的目标要求是不能超过1.5%)。
6、地方税收收入。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财政收入9.72亿元,增幅1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75亿元,增幅9.9%。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市工作要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同期经济增速。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10331元,增幅5.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6558元,增幅8.4%,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幅11.5%。存在问题:低于前三季度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
8、新增贷款。市工作要求:各县区要做大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提高资信等级,多方位、多品种、多形式提升融资能力、拓展融资领域。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新增贷款13.22亿元,预计能完成年度15亿元目标任务。
9、直接融资额。市工作要求: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市财政对在主板新上市企业的县区,给予其奖励企业50%的补助。完成情况:2户(金誉、大地)挂牌“新三板”推进中,10亿元绿色债券已取得省信用担保集团出具的正式担保函,近期上报国家发改委。存在问题:完成年度2亿元直接融资任务存在变数。
10、农业产业化。市工作要求:枞阳县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到2020年每个县区新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家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2亿元,增幅-1.7%,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2个,均居全市第一。
11、进出口总额。市工作要求:各县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引进内资、外资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3196万美元,增幅91.38%,居全市第一。
12、“三上”企业数。市工作要求:各县区要在2015年基础上,实现规上(限上)企业数、企业挂牌上市数三年倍增。完成情况:目前“三上”企业数35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15家,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61家,资质建筑及房地产开发企业83家。
13、民营经济增加值。市工作要求:各县区新增注册户数3年60%目标,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各县区经济总量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情况:该指标为年度统计指标,2015年完成157.7亿元,占经济总量81%。
14、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完成情况:上半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0.67件(全市6.2件)。存在问题:鉴于我县人口基数过大,力争在完成全年500件申请量的同时,注重申请质量,确保授权率提高10个百分点。
15、实际利用亿元以上省外资金。市工作要求:各县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引进内资、外资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42.8亿元,增速185.3%,高于全市增速(20.4%)。
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市工作要求:各县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引进内资、外资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完成情况:1—9月份完成3302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110.1%。
17、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5%、1.7%、1.2%,预计能完成年度任务。
18、空气质量。市工作要求: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完成情况:1至10月份PM10、PM2.5月均值分别为65微克/立方米、3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8%、11.63%。
19、水环境质量。市工作要求:统筹开展沿江、沿河、沿湖生态系统保护和整治。完成情况:全县地表水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二、下步工作安排
1、聚焦需要发力的指标。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量。涉及到的责任单位为发改委、经信委、农委、科技局等,各责任单位要抓住年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争取第四季度在全市的位次有所前移。
2、聚焦需要协调对接的指标。主要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环保三项指标等,责任单位要积极主动与市直有关部门做好汇报对接,确保弹性指标不失分。
解读机关:县发改委
咨询科室:综合股
联系方式:573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