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发改委>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00312559-7/202112-00010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县发改委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部门解读】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1-12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33007
【部门解读】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12 09:05 来源:县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一、决策的背景和依据

    【背景】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对农业水价改革提出要求。
    2.李克强总理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次提出指示、批示。2014-2015年连续2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3.2016年1月全国农田水利改革现场会在云南曲靖召开。汪洋副总理在会上强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深化农田水利改革的关键和要害所在,要紧紧扭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个“牛鼻子”,通过定额管理、累进加价、协商定价、精准补贴等办法,加快在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上去的突破,创造有利于农田水利发展的市场环境,并带动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依据】
    1.《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6〕2号);
    3.《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办〔2017〕165号)。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制定意义】
    首先,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60%以上,在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同时,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粗放、浪费用水问题普遍存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节水潜力巨大。
    其次,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综合手段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总量和强度,有利于缓解我国用水紧张的态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国家。
    再次,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效益。灌溉工程老化失修、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轻管、水费实收率不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等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困难是成为制约农田水利改革发展头号问题,通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农机农艺措施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转。
    【总体考虑】
    枞阳县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县,计划用5年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国务院、省、市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的整体进度,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2020年12月,县发改委牵头起草《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并于2021年1月7日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各单位无反馈意见后,由县发改委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我县农业水价改革工作整体情况,经县政府同意,于1月11日印发了《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以及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情况。

    四、工作目标

    根据省发改委统计数据,枞阳县有效灌溉面积为45.255万亩,又因枞阳县是市政府确定的加快改革县,5年内即从2018年至2022年底要基本完成45.255万亩的改革任务。

    五、主要任务

    一是夯实农业水价改革基础:具体任务是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农业水权制度的建立、提高农业供水效率和效益、加强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加强农业用水需求、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二是建立农业水价机制:具体任务是合理核定农业用水价格、探索实行分类水价、逐步推行分档水价。三是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具体任务是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

    六、创新举措

    1.因地制宜,选点试行:我省农业水价改革是以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但我县与安徽北方地形和水系不同,共有14个中型灌区,分布在不同的乡镇,各灌区水资源禀赋、灌溉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种植养殖结构等也不尽相同,鉴于以上实际中存在的差异状况,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式改革,而是选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麒麟镇梅花灌区作为改革试点区,计划用1年时间,完成梅花灌区的农业水价改革。
    2.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在梅花灌区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参照梅花灌区的模式,把全县改革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其他具体的灌区、地块,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明确措施,全面推行我县农业水价改革工作,确保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七、 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安排

    【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委、水利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分管负责同志,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负责协调推进工作。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有关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灌区骨干工程及供水计量设施的建设,落实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建立田间工程管护机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完善田间工程和用水计量基础条件,指导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节水农业发展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的落实;三是细化改革方案。以灌区为单位编制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按改革任务要求并结合区域条件,明确改革具体目标、任务、途径和时间节点。
    【下一步安排】
    一是做好2022年改革任务申报。
    二是按照农业综合水价改革任务分解表,按照各灌区确定的改革范围面积,加大力度,倒排工期,确保2022年如期完成改革任务。
    三是督促已改革灌区建立完善好工作台账,做好验收申报。

   

    解读机关:枞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咨询科室:价费股
    联系方式:573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