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一产业
按照稳定农业,提升畜牧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总体思路,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现代建设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切入,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更新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业、转型、增效、降低成本、粮食增产、人民增收。
提升规模化质效。首要保障粮食稳定供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十四五”期间,致力发展种子产业,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推动与普济圩农场合作,打造糯稻制种、小麦种子种植基地1.5万亩,培育金山村100亩种姜种植基地,到“十四五”末,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2万吨左右。借助新希望六和、荷景生猪养殖项目,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努力建设国内猪芯片建设基地,着力打造皖中南“种子小镇”。
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做强茶叶、粮油、果蔬、畜禽等特色种养业。支持“鳌山稻虾米粒粒香”扩大生产规模,推动茶叶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打造沿湖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十四五”期间,新建标准化茶厂2000亩。推进林业资源管理,围绕万华板业上游,鼓励种植相关木材。积极参与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推进畜牧业发展。推进新希望六和、荷景优质生猪项目,积极推进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坚持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探索规模养殖与农田利用结合新模式,全面推行农林牧结合粪污资源化利用。
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持续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与小农户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探索创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统一经营功能。鼓励农民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类生产经营服务,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强村级供销社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到“十四五”末,新增家庭农场2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
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严格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的原则,全域谋划、高效推进鳌山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力打造农业观光示范区、精品农业试验地,争创金社·鳌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继续实施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加快实施“空心村”改造,将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实施农村拆旧复垦,盘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综合实力。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构建防止返贫、应对相对贫困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进一步完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纵深推进“六大万千工程”,推行“一村一业一社”,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升级迭代。
专栏2:农业工程(项目)
万华储备林项目、新希望六和生猪养殖、荷景优质生猪项目、鳌山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枞阳白茶乌金渡系列提优工程、标准化茶厂建设工程
|
第二节 第二产业
坚持把推动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作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引导传统产业走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道路,实施工业提质1510行动,即:全力打造1个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5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
——纺织服装产业。发挥鑫利服饰、奥顿服饰等优势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充分发挥乡贤资源,吸引鞋帽制造业等项目接续落地。实施“满区计划”,鼓励引导企业向镇区集聚,构建金社镇返乡创业园,推动全镇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
——建筑业。围绕金磊玄武厂,鼓励企业开辟下游市场,引导企业精细化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玄武岩资源高质化、循环化、综合化利用。利用闲置厂房、乡镇政府旧址、校舍引进中小型加工企业落户金社。有序推动琉璃瓦等行业退出转型。
——新能源产业。深度参与县绿色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用,重点推动鳌山村区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不断优化光伏发电发展模式,提高光伏发电质量和效益。有序推动桃山村区域风电场开发。打造枞阳绿色能源基地示范区。
——农副产品加工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育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糯稻精深加工、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茶叶深加工。谋划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专栏3:第二产业重大项目
金社鞋帽制造基地、金社纺织服装功能区建设、鳌山村区域农光互补光伏发电、桃山村区域风电场开发、玄武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云岭茶叶基地、金山瓜蒌基地、星河金蝉基地
|
第三节 第三产业
以提升集镇建成区功能为导向,以建设人口集聚,功能有序的集镇区为目标,加快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重点突出、服务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商贸流通。围绕提升集镇建成区功能,引导人口向集镇集,促进服务便利化,加速发展新兴商贸,大力发展特色商贸。推动王岗农贸市场迁址。加快建设集加油、中转、维修等为一体的大型汽车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天天高速金社服务区建设,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的商贸企业。完善镇村两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
电子商务。巩固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镇创建成果,加大优质大型电商招引力度,建设“线上金社”。聚焦引导农民进行电商创业,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培育一批省级农村电商“千万企业”和“百万品牌”,不断带动农村电商发展。
文化旅游。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融合共生,打造枞阳后山区文化康养度假区。深耕“大櫆故里”“秀美桃元”“古树情怀”“后山知青”等文化资源,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加速修复杨市老街青石板路、老街古韵商铺。围绕融入“大浮山”景区创建,巩固提升桃山村省级“百佳生态村”招牌,持续提高“桃霞花谷”品牌知名度。依托鳌山村筹办金社田园艺术节活动,打造一批精品路线。培育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家,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专栏4:服务业重大项目
金社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刘大櫆古墓修缮、修复杨市老街青石板路、修缮老街古韵商铺、金社田园艺术节活动、农家乐星级培育工程、鳌山民宿、白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