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财政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9年上半年,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优化支出结构,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力推进我县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一、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组织收入,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牵头做好收入征管协调调度,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全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确保财政运行平稳有序。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9.6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17.16亿元的56.5%,增长12.7%,财政收入超序时进度6.5个百分点,增长超计划任务2.7个百分点。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4亿元,同比增幅6.06%,其中八项支出累计完成23.9亿元,同比增幅6.85%(扣除划转到郊区三个镇上年同期支出后,全县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3%,其中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0%)。把对上争取资金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实际到位资金24.52亿元,已完成市下达对上争取目标25.55亿元的95.97%。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保”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大“三公”经费管理力度,完善“三公”经费日常管理,上半年我县“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82.3万元,降幅12.1%。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5亿元,重点支持民生、扶贫等领域。
(二)紧扣发展主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1亿元(首期3000万元),安排5150万元企业发展资金,推进我县产业结构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县政策性融资担保37户1.11亿元,其中政银担10户3890万元。税融通0.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倍。完善修订《枞阳县中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续贷过桥23户,周转金额1.17亿元,周转率7.21次。发放无还本续贷1.86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直接融资持续发力,县投发集团5亿元债权融资计划顺利发行。国电能源、诚易金属在省科创板挂牌,企业上市(挂牌)稳步推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定了《枞阳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办法》,完成对枞阳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县机械配件供应公司和县航运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等3家企业改制资金审核工作。引进社会资本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入库项目6个,总投资额51.97亿元。
(三)积极落实措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扶贫小额信贷摸排出2019年到期贷款227笔1024.85万元,强化到期提前预警机制。我县2019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20725万元,上半年已化解6922万元。上半年政府性债务余额375693万元,其中新增债务99581万元,截止目前已发行45057万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县域22家养殖企业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拨付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425万元。完成37家农村自来水厂清产核资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四好农村路”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项目,计划开展62个行政村1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四)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35项民生工程,足额保障配套资金,全年计划投入资金43.51亿元,其中县级配套安排3.23亿元,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出台了《枞阳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枞阳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操作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相关制度。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县各级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严把项目关,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4亿元,其中县本级投入0.32亿元。已拨付1.1亿元到乡镇或项目实施主体,拨付进度59.52%,超时序进度9.52个百分点。全县16个乡镇17个村19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均已启动实施,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47万元。出台《关于印发枞阳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办法》,立足实际,实现“应贷尽贷”。加大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现主体工程已完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水共治、农村电子商务等工程重点支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布局。
(五)持续推进改革,扎实做好财政监管。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截止5月份全县享受各类税收减免政策的企业7514户,减免税额8007万元。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减征地方税种和相关附加、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及所得税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等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完成辖区企业全覆盖。全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各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我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顺利完成,预算管理的一、二级单位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资金范围越来越大,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财政支出比例达61.33%。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正在实施阶段购买服务项目30个,已拨付项目资金1357.96万元。审查审批政府采购事项57个,预算金额9200万元。完成预(结)算项目评审179个,送审金额8.13亿元,审定金额7.38亿元,核减金额0.75亿元,核减率9.2%。开展“小金库”、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严肃财经纪律。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大。受宏观经济和国家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二是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保障发展、改革、民生以及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支出刚性持续增强,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债务风险不容忽视。隐性债务增量被严格禁止,政府融资渠道收窄,防范债务风险的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增强定力,精准发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抓实“三保”,做好“六稳”工作,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切实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
(一)加强财源建设,实现收入平稳增长。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形势,加强财政收入预期管理和形势分析,科学调度税收收入任务,不断发掘税源征收增长点。积极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巩固壮大存量税源,培育引进增量税源。完善协税护税联动机制,加强税源监控,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二)强化保障能力,抓实“三保”工作。千方百计组织资金,为“三保”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坚持以“三保”为基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县直部门的“三保”支出列入部门预算安排,乡镇的工资性支出县财政每月调度资金予以保障。合理调度资金,坚持把保工资作为政治任务列入资金调度的第一序列,将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作为基本要求。
(三)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积极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杠杆和引导作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扎实开展“无还本续贷”试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出台扶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政策,继续化解不良信贷风险,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引进社会资本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PPP项目实施进度,公交一体化项目增加新能源公交车辆100台。
(四)积极落实措施,打好“三大攻坚战”。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重点领域信贷风险防控,严格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制定应对养老保险金潜在缺口风险防控预案。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专项公司债。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按地方财政收入增量10%比例增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对清理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可统筹使用部分5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设立县级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基金,重点支持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民生工作,足额保障配套资金,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障教育优先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存量资金执行进度,完善存量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对多年未执行、项目不能落实等存量资金予以清理收回,统筹安排用于发展亟需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预算绩效评价,按照突出重点,逐步涵盖的原则开展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拟对经信局“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等具有针对性项目且支出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展绩效评审,把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严格项目变更签证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范围。积极推进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