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聚力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强化主动担当意识,确保财政改革实现新突破、财政发展取得新成效、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确保预算任务完成。高度重视财源培育工作,提高收入质量,保存量、挖增量,全力保障财源持续稳定增长。客观分析全县经济形势,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坚持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预计2021年收入增长6%以上。加强库款调度,合理安排支出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财政运行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实现政策早对接、项目早储备、工作早见效。
二、确保惠民政策落实。优化财政资金资源配置,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强化“三保”工作。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和交通费按照15%的比例进行压减。部门单位专项工作经费,平均按5%的比例进行压减。坚持民生资金优先安排原则,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及时拨付,保障各项目实施资金需要。继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投入不减。把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风和能力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持决战决胜的良好精神状态。
三、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推动融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落实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大有效信贷投放,优化信贷投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风险预警防范体系。
四、促进财政稳健运行。树立底线思维,严肃政治纪律和财政纪律,做到于法周全。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调整事项。深入推进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评审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稳步推进PPP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PPP模式推广要素保障。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债务存量。
五、推进社会事业进步。继续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确保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教育优先投入,支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财政配套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水利重大工程和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投入,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各项改革。
六、推进机关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坚持不懈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提升财政干部科学理财、依法理财、廉洁理财的能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完善权力内控体系,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坚持将抓业务工作与抓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提高财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