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财政局> 监督保障> 经验交流与工作开展> 工作推进与会议
索引号: 00312579-X/202011-00002 组配分类: 工作推进与会议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税务
名称: 2020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7-16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57
2020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0-07-16 17:36 来源:铜陵市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0年上半年,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和任务分工,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以政府权威发声及时回应关切、解疑释惑,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有效放大正面声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社会条件,我市报送的《铜陵市坚持公开透明 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工作》信息被省政务公开办公室《政务公开交流》第1期头版采用。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上半年,我市多措并举,规范公开内容,突出公开重点,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通过政务公开网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6147条,依法依规办结依申请公开事项75件。重点推动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坚持公开透明,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集中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网等公开平台及时开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开设防控动态、复工复产等6个子栏目,第一时间公开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价格监管巡查、商务经信部门的物资供应和复工复产、市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款金额及物资数量等信息。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政务公开网累计公开相关信息3000余条。二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针对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复解答。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政务公开网回应关切专栏累计回应群众关注的疫情防控热点问题238次。三是深入基层宣传引导,全面拓宽信息公开覆盖面。各基层单位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录制宣传音频,利用移动宣传车和“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报防疫指南,不断探索创新防疫宣传形式,通过“防疫三字经”、“防疫顺口溜”等通俗易懂的语言让防疫知识入脑入心,引导居民增强科学防护意识,提高防范防护能力。

(二)加强主动公开,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一是强化解读回应工作。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等重点工作,深入解读政策的决策背景依据、制定意义、创新举措等要素,上半年累计公开发布市级政策解读材料70篇;围绕热点舆情积极主动回应,扩大群众知晓面,上半年市政务公开网累计发布主动回应信息255条;采用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解读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增强解读回应效果,累计召开27场新闻发布会。

二是提升决策执行公开质量。推进重要决策公开,扩大公众参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持续开展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会议工作,《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铜陵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重大决策或政策文件制定前广泛征求社会公众、专家学者意见。截至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会议开放9次,应邀列席市民代表、企业代表、专家代表60余次,市本级发布公众及涉企意见征集信息15条。推进重要部署公开,及时披露政府月度重点工作安排及落实、督查督办及问责、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等情况。

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三大攻坚战信息公开,重点加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等相关政策举措的信息公开力度,协同生态环境、住建、城市管理、金融监管等部门,持续深化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围绕简政放权、创新监管、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信息公开助力全市“放管服”改革显成效,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公共文化、土地征收、拆迁安置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信息公开,截至目前,通过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题集中公开信息2500余条。

四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徽省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基层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出台《铜陵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旨在2020年底前,实现我市县(区)、乡镇(办事处)等基层单位构建一套涵盖26个试点领域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体系,全面公开各类主动公开事项,线上线下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信息,优化网站栏目设置和功能,开设基层政务公开专题专栏。

(三)完善公开平台,逐步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政务公开网电子监察功能。针对各级各部门政务公开网主动公开栏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栏目信息发布管理,完善政务公开网后台电子监察功能,实现对政策解读、回应关切、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等主动公开栏目信息发布量的自动监测、不合格预警提示。二是加强政务公开专题专栏建设。进一步优化页面展示效果,新开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政策支持一键查"2个专题专栏,优化“权责清单集中展示、行政权力运行、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专题专栏。

(四)强化监督保障,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

一是全面自查整改。认真开展2019年度政务公开省级考评反馈问题整改以及涉及个人隐私政府信息排查工作,督促各县区政府、市直重点部门及时对问题清单进行认真梳理,狠抓问题整改。二是强化日常监测。依托电子监察平台,加大读网频次,加强对栏目不更新,信息发布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的整改监督,做实日常监测工作。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政策解读与回应关切。一是全面阐释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各项政策举措,重点体现决策背景和依据、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研判和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创新举措、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等实质性内容,使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充分了解政策红利,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二是有效提升政策解读质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采取政策简明问答、新闻发布会、吹风会、图文解读、动漫视频等形式,将政策解读作为解答群众疑惑,释放政策红利的重要载体。三是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关切的医疗、卫生、养老等热点、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正面回应群众疑虑,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二)深入推进决策执行公开。一是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做好重大政策制定前的预公开,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书面征集、问卷调查等形式主动征求公众以及企业的意见,主动公开公众意见以及涉企意见反馈情况;加大会议开放频次,主动邀请公众、专家、媒体等代表列席相关的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二是切实围绕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重点任务分工,推进重要部署执行公开以及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公开,及时发布月度重点工作推进以及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强督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公开,确保政府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位,跟踪督促到位。三是全面推进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涉企收费清单等公开,及时动态调整更新,强化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及时公开。

(三)聚焦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围绕经济社会热点、群众关切热点、企业痛点赌点,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常态化公开,及时准确公开疫情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公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方面的相关政策及举措。持续推动三大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公共文化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信息公开。二是持续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领域信息公开,协同发改、住建、交通等部门,推进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全生命周期”公开,继续做好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信息、中标(成交)信息、合同订立、履约及变更信息的公开工作。三是进一步细化财政领域的信息公开,做好财政专项资金规范化、常态化公开,逐步增加部门项目内容、年度预算安排、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报告等情况的公开力度。

(四)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一是组织县(区)政府、乡镇(办事处)等基层单位对照26个试点领域标准指引,结合本级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完成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的编制,建立县(区)、乡镇(办事处)两级政务公开事项目录体系并向社会公开。二是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管理、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监督考核等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公开栏等平台作用,完善基层政务公开专题专栏,探索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三是全面准确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信息。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一次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工作制度,探索开设政务公开“一点通”,采用移动APP、微信小程序、触摸屏、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渠道,精准推送政府信息。

(五)加强基础工作,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一是根据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不断完善主动公开目录,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平台,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二是持续做好政务公开数据统计等基础工作,确保季度报表统一报送工作常态化;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年报的质量,确保年度报告可读性强,内容务实。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加大实时读网频次,做实日常监测,加强对栏目不更新,信息发布不规范、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的整改监督;充分发挥评价督促推动作用,会同第三方机构做好季度测评工作,明确工作短板,及时补缺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