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树青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在我县建设服装企业创意创新研发中心的建议”(13-3-88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较快增长。2013-2017年,全县纺织服装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纺织服装规上企业产值实现连续五年增长。 2018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税收30万元以上企业共97户,其中纺织服装企业占46户,占47%;分行业看,全部纺织服装行业实现税收4751万元,同比增长16%, 在全部制造业中总量稳居第二位。
一、政府引导,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创新中心建设
1、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品牌。近年来,我县相继出台了《枞阳县推进自主创新工作奖励办法》、《枞阳县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奖励政策》、《枞阳县推进质量强县和商标品牌战略等工作若干奖励政策》、《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构建以质量、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为品牌核心内容的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品牌。
2、由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研发机构。目前,我县共有省级技术中心3家,省级设计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11家,市级设计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家。安徽迪迪贝贝的检测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份完成。
3、完善枞阳县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推动纺织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改变传统招商方式,牢牢把握产业定位,在提高招引纺织服装项目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着力引进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安徽迪迪贝贝等公司的引入,极大提高服装行业的档次。
二、项目支撑,推动服装企业产业创新建设
1、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运用综合手段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幕后产能步伐,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推进纺织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和企业的原创力度,率先实现设计开发、 科技创新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和经营,逐渐改变以加工为主的局面,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运行能力,对获得“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予以重奖。
2、增加对服装行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大对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的支持,鼓励服装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艺设计中心、企业创新中心等,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注重新型纺织面料研发和服装版型开发,对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在项目申报上予以重点倾斜支持。
3、鼓励企业引进智能落纱、智能落筒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引导纺织企业控制普梳产品产能,增大清梳联、精梳机使用比例,推广精密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开发精梳高支、新型纺织纤维等纱线,支持企业引进无梭织布机等先进设备,扩大坯布、面料生产规模,对获得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服装企业予以重奖。
4、鼓励服装行业品牌建设,大力实施纺织服装品牌战略,深入开展“三品”创建活动,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与推广机制,支持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一要秉承“微笑曲线”价值理念,鼓励企业实现从OEM (原产地加工)到0DM (原产地设计生产)再到品牌营销升级,逐步进入市场营销的高利润环节。对获得中国名牌、安徽省名牌产品及商标的服装企业予以重奖。
5、加强服装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建设,加强服装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对获得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及电商服务平台建设的服装企业予以项目倾斜支持。
三、聚焦需求,抓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1、聚焦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坚持服务大局、按霄引进,突出“高精尖缺”人才问题导向,重点支持引进具有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上实现新突破。
2、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强人才。智力的培育和引进,组织部分优秀企业家轮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努力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3、建设并运营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孵化器,搭建管理、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品牌、营销、制造等产业链资源,培养服装设计、制造、新媒体营销等团队。
4、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推动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依托纵川经济技术学院、浮山科技工程学校,开设纺织服装专业班,为技工群体打造优良的成长平台。组织员工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对参与和获奖企业及员工分别予以扶持、奖励,促使企业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强企业软实力。
感谢你对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科技创新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办复类别:B
联 系 人:何奇
联系电话:18055607779
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201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