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桥镇(Qianqiao Zhen)
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钱桥镇形成于明代,原址在现址南面1公里处的钱家桥。明弘治年间,布政司都事钱如畿建桥于王家渡,以利行人,以其姓氏称其桥为钱家桥,以钱家桥首尾两字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17°10′2″~117°16′45″,北纬31°03′38″~30°55′44″。地处枞阳县北部,东隔罗昌河与白湖乡相望,南临浮山、义津两镇。西与麒麟镇接壤。北与合肥市庐江县的乐桥、罗河两镇交界。人民政府驻钱桥村,电话区号0556,邮政编码246732,南距枞阳县城41千米。
政区沿革 钱桥在1949年后并为钱桥区。1958年10月公社化时并为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9月设区建制,1992年2月撤区并乡为钱桥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钱桥、大塘、邹姚、马塘、新埠、朝阳、兴旺、洪湾、石马、高丰、宣庄等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 504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5.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万人,城镇化率26.32%。另有流动人口6000人。总人口中,男性29678人,占52.07%;女性27312人,占47.93%;18岁以下 11068人,占19.43%;18~60岁38014人,占66.70%;60岁以上 7908人,占13.8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6928人,占99.87%;少数民族(蒙古、回、苗、壮族)72人,占总人口的0.13%。2011年人口出生率9.8 ‰,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3.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总面积89.0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77.53平方千米,占87%;水域11.56平方千米,占2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40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岗冲交错,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8~50米,最高点海拔61.5米。
气候 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性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9℃,1月平均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7.0℃(1984年1月22日);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39.5℃(1988年7月10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5.2℃。生长期年平均244天,无霜期年平均261天,最长297天,最短2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63.4小时,年总辐射110.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8.7天(一般为1月17日~次年1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1381.5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1956.2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756.3毫米(1978年)。
水文 境内河道属白荡湖水系(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罗昌河,由北向南汇入白荡湖,流域面积141平方公里,流域长度28.3公里。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霜冻、雷击等。洪涝灾害频发,最严重一次发生在1983年6月,涉及境内钱桥区,石马乡,受灾面积达35000亩。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69715.35亩,人均1.22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8.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3000万吨,人均753千克,其中水稻37000万吨,小麦3596吨,油菜2943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3453公顷,产量793吨,主要品种有白菜、大葱等,其中白菜745吨,大葱48吨。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5000头;家禽年饲养量7万羽。
工业 以服装制造、机械加工、粮食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5.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拥有工业企业6家,职工1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个,职工195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5%。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48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0万元,增值税150万元,企业所得税1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80元,比上年增长22%。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镇文化站1处,有村级老年文化活动中心1处,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农家书屋10个,藏书3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60人,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
教育 2011年末有小学15所,在校学生3058人,专任教师20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2082人,专任教师113人;高中1所,在校学生2380人,专任教师10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4%,比上年增长11%。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2个,床位50张,固定资产6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2名,其中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9人,乡村医生资格48人,其中执业医师14人,助理执业医师20人,执业护士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8.743万人次。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3%。
广播电视 1995年12月建成镇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用户0.3万户,入户率21%。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户,人数140人,支出25万元,月人均190元。医疗救助230人次,支出5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125户,2590人,支出243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3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0万元,比上年增长8%。敬老院2家,床位10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6万人,参保率92%。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有县道,连接安庆和合肥市庐江县,东距京台高速10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310万元,其中纯收入153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8万份。电信企业1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9万户,电话普及率92%;移动电话用户1万户,互联网用户0.08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90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 1958年建成钱桥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50班次,日均容量800余人次。
给排水 2000年建成钱桥镇自来水厂,有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58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D500排水管道2000米。
供电 1992年钱桥镇变电所、供电所建成,位于镇大街中段路东。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5个,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