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有关农药问题整改工作为抓手,认真实施“两减两增”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和“两强一增”行动,科学、扎实、有序推进2022年化学农药减量化工作,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防控水平,保障粮食、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
一、总体目标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3%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7%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1.5%以上,农药使用量与基期相比实现负增长。
二、技术措施
(一)完成反馈问题整改。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验收工作的严肃性、重要性、迫切性,明确整改内容和目标任务、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将整改工作抓紧抓实,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整改验收销号工作。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农药减量化问题整改为契机,系统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病虫监测预警。积极申报植物保护提升工程项目和全省病虫害风险监测预警项目建设,推进病虫疫情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疫情监测网点布局。加强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小麦赤霉病、水稻穗期病害等重大病虫,以及农田草、鼠害和植物疫情的监测调查。及时会商研判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的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形势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发布趋势预报预警信息。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抗药性监测评估,为实现精准用药和抗药性综合治理提供支撑。
(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三大主粮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建设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示范片,加强对全县农户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重大病虫害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加大特色经济作物示范区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探索水稻等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促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贯彻《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办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与能力建设。结合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诚信度高的统防统治队伍做优做强,提升统防统治组织的运行管理水平,引导统防统治组织从代防代治向承包防治转变,提高统防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程度,从化学防治为主向全程绿色防控转变,促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发展。
(五)开展用药指导培训。开展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安全高效农药试验示范,筛选出高效低风险药剂。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集成易于农户掌握且效果较好的精简化综合施药技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新型植保机械使用与维修培训、植保无人机培训等,开展2022年全县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加强对种植户、统防统治组织和农药经营销售商指导培训,提升全县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
(六)促进植保机械更新替代。开展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治效果、机械性能的测试评价,掌握不同施药器械的作业、雾化效果、农药利用率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宣传推广高效植保机械,淘汰落后机械,提升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整合利用植保项目、农机补贴资金,推动统防统治组织购买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把农药减量化工作作为保障农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组建专班专人稳步推进,把农药减量化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投入。强化与财政、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协同,建立协调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等,加大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配套资金和病虫害防治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三)强化宣传督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网络、报纸和明白纸方式,以及包村联户、农民田间学校、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药减量化工作目的要求,增强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关键农时季节,结合重大病虫害防控督导,开展好农药减量化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四)强化监测评估。积极会同统计部门制定完善农药抽样调查技术指标体系,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农药统计数据科学真实。客观分析当前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药使用管理、指导、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