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农业农村局> 政策解读> 上级政策解读
索引号: 00312577-3/201904-00001 组配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县水产局 主题分类: 其它
名称: 专家解读――学习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01-0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5756227
专家解读――学习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9-01-01 10:51 来源:县水产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谢培秀(省社科院乡镇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关安徽崛起,影响民生福祉。

我省正处于经济增长加快、能源消耗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阶段,总体上看投资驱动型、资源消耗型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型任务十分艰巨。面对压力,紧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是破解资源环境和投资需求等要素瓶颈、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要推动生态强省建设,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实施节能工程,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要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进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发展节水农业、加大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改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推动生态强省建设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城乡良性大循环机制,控制和减少工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农业、水利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围绕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要坚持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抓好重点行业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河流整治,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环境保护执法,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此外,还要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地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示范区建设,使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